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审计技术和方法2014最新习题与答案
审计技术和方法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1.审计导向审计模式发展规律的三个阶段存在者截然的划分,各阶段所采用的审计技术、程序和方法不能相互利用。(X)2.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以查错防弊为审计目标对所有会计事项进行审查的传统审计。(√)3.账项导向审计模式中资产负债表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是同一种形式。(√)4.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以对所有会计事项进行审查为主线。(√)5.账项导向审计模式阶段所采用的审计方法不能适用于系统导向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局模式阶段。(X)6.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广泛采用符合性测试和统计抽样审计方法。(X)7.在会计报表审计的初期,由于以抽查测试为主的审计方法还没有成熟,仍然大量采用详细审计的方法。(√)8.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没有区分阶段、步骤,无所谓审计准备阶段。(√)9.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报送财务审计时,同样应采用盘点法、观察法。(X)10.审阅法和核对法在经济效益审计中运用最为广泛。(X)11.函询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往来款项的查证。(√)12.顺查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和凭证较多的行政事业单位。(X)13.详查法的主要缺点是工作量太大,消耗人力和时间过多,审查成本高,故难于普遍采用。(√)14.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对所选项目发表审计意见的方法。(X)15.对于容易出现舞弊行为的现金、银行存款和贵重的原材料,应采用监督盘点。(X)16.系统导向审计模式是以证实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以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为导向的审计模式。(√)17.风险导向审计能够满足审计人员降低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的需要。(√)18.风险导向审计不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审,而是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外部环境。(X)19.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以审计风险的评价做为一切审计工作出发点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审计模式。(√)20.审计风险是随着审计抽样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X)21.抽样风险存在于审计抽样,非抽样风险不是审计抽样中的风险,而是详细检查中的风险。(X)22.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23.在进行实质性程序时,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在不改变对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条件下所愿意接受的最大误差。(X)24.审计准则要求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测试应尽量应用统计抽样技术,因为运用统计抽样比运用非统计抽样更能提供审计准则所要求的充分、适当证据。(X)25.可接受的抽样风险水平越低,样本量就越少。(X)26.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误差越小,需选取的样本量就应越大。(√)27.在控制测试中,审计人员要做出总体误差率多少的结论,而不必做出总体错误金额大小的估计,除非注册会计师执行双重目的测试。(√)28.审查应收账款的余额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将对某客户的应收账款错记在另一客户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中,由于这并不影响会计报表应收账款的余额,所以,在评价抽样结果时,并不认为这是一项误差。(√)29.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越高,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小。(√)30.注册会计师不论选用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只要运用得当,都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31.在细节测试中,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主要是指抽样风险中的误受风险,有时也包括误拒风险。(√)32.由于抽样风险可以量化,注册会计师可以控制,但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不能量化,所以注册会计师无法控制非抽样风险。(X)二、单项选择题1.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审计的目标是()A.查错防弊B.确认财务报表的公允性C.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D.尽量降低检查风险2.书面资料审查的方法按审查的顺序划分分为()A.详细审计和抽样审计B.顺查法和逆查法C.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D.详查法和抽查法3.书面资料审查的方法按审查的范围划分分为()A.详细审计和抽样审计B.顺查法和逆查法C.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D.详查法和抽查法4.以审查账表上的会计事项为主线的审计,称谓()A.会计事项审计B.账项导向审计C.主线导向审计D.详细审计5.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审阅法与()结合起来加以运用。A.观察法B.鉴定法C.比较法D.核对法6.函询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一般用于()的查证。A.无形资产B.固定资产C.往来款项D.流动资产7.究竟是选用统计抽样技术,还是选用非统计抽样技术,主要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对()的考虑。A.成本效果方面B.个人经验C.样本规模D.个人的判断能力8.()是由审计人员亲自到现场盘点实物,证实书面资料同有关的财产物资是否相符的方法。A.监督盘存B.观察法C.调节法D.直接盘点9.()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以证实实际数据的方法。A.鉴定法B.调节法C.盘存法D.抽样法10.系统导向审计是伴随着评价日益复杂的受托经济责任而产生的,它脱胎于()。A.账项导向审计B.经济的发展C.内部控制系统D.审计技术的发展11.系统导向审计模式审计的目标是()A.查错防弊B.确认财务报表的公允性C.尽量降低审计风险D.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12.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A.变量抽样B.属性抽样C.统计抽样D.非统计抽样13.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审计的目标是()A.查错防弊B.确认财务报表的公允性C.尽量降低审计风险D.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14.以审计风险的评价作为一切审计工作出发点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审计模式,称为()A.凭证导向审计B.账项导向审计C.系统导向审计D.风险导向审计15.在进行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如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预期信赖程度,则应当()。A.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B.增加样本量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C.增加样本量,扩大测试范围D.增加样本量或修改实质性程序16.有关审计抽样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注册会计师可采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只要运用得当,均可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B.审计抽样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中的所有审计程序C.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方法的选用,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D.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率17.在选取测试项目以获取审计证据时,对于下列()情形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A.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B.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C.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项目D.超过某一金额的项目18.统计抽样是指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A.随机选取样本B.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C.A和BD.A或B19.下列关于审计抽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审计抽样是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B.在审计抽样中,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C.审计抽样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D.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属于审计抽样20.有关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的下列表述中,注册会计师不能认同的是()。A.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会降低审计效率B.信赖过度风险与误受风险会降低审计效果C.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影响D.审计抽样只与审计风险中的控制风险相关21.应收账款总金额为4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6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4.5万元,而账户的实际差错额为8万元,这时,注册会计师承受了()。A.误拒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误受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22.由于任意抽样是任意地抽取样本,故其审查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所以这一方法不久就被()所替代。A.统计抽样法B.概率抽样法C.判断抽样法D.总体抽样法23.()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方法。AA.属性抽样B.变量抽样C.任意抽样D.判断抽样24.从8000张现金支出凭证中抽取400张进行审计,采用系统抽样法,抽样间隔数为()。A.10B.20C.30D.4025.在随机选样条件中,选样的起点、方向可以任意确定而不影响选样的效果,是因为无论怎样确定选样的起点、方向,()都是相同。A.选取样本的随机性B.所选的样本编号C.所选的第一个单位D.推断的总体误差26.将统计抽样运用于下列()项目,属于属性抽样。A.未经批准而赊销的金额B.赊销是否经过严格审批C.因赊销而引起的坏账额D.应收账款余额的真实性27.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关注的,可能导致不正确审计结论的两种风险是()。A.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与误受风险C.信赖过度风险与误拒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与误受风险28.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下设若干家子公司和联营公司。在审计关联方关系和交易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在询问关联方关系时,下列组织或人员中,A注册会计师的询问对象通常不包括的是()。A.内部审计人员B.董事会成员C.证券监管机构D.内部法律顾问三、多项选择题1.依据审计目标及所采用的审计方法的划分,审计导向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包括()。A.凭证导向审计B.账项导向审计C.系统导向审计D.风险导向审计2.账项导向审计按其发展的先后顺序,经历的形式包括()。A.形式审计B.账簿审计C.详细审计D.资产负债表审计E.财务报表审计3.账项导向审计的特征包括()。A.会计事项是审查的主线B.查错防弊是审计的目标C.审计方法是采用查账的方法D.审计工作效率高、成本低E.不区分阶段、步骤4.账项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查账方法包括()。A.书面资料审查的方法B.财产物资审计的方法C.分析复核方法D.分析复核程序5.书面资料审查的方法包括()A.审阅法B.核对法C.复算法D.调查表法6.财产物资审计的方法包括()A.盘点法B.调节法C.观察法D.查询法E.鉴定法7.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可分为()。A.审阅法B.核对法C.查询法D.比较法E.分析法8.审阅法在财务审计中运用最为广泛,主要审阅()。A.审计工作底稿B.会计凭证C.会计账簿D.审计约定书E.会计报表9.核对法是指对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书面资料之间的有关数据进行相互对照检查,借以查明()之间是否相符。A.证证B.账证C.账账D.账表E.表表10.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可分为()。A.详查法B.抽查法C.顺查法D.审阅法E.逆查法1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按审查书面资料所涉及的数量,可分为()。A.顺查法B.详查法C.抽查法D.逆查法E.分析法1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主要包括()。A.核对法B.盘点法C.调节法D.观察法E.鉴定法13.在审计历史上,审计抽样先后出现过()。A.任意抽样B.判断抽样C.统计抽样D.概率抽样E.随机抽样14.审计抽样通常在()程序中不采用。A.应收账款函证B.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C.实地观察D.分析程序15.在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的情形有()。A.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B.可容忍误差与预期总体误差C.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D.注册会计师对发现的样本错误所做的适当反应16.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选取样本方法,主要有()。A.随机数表法B.随机数图法C.系统抽样法D.判断抽样法E.整群抽样法17.变量抽样主要有()。A.可靠性估计B.精确度估计C.平均值估计D.差异估计E.比率估计18.注册会计师在样本的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有()。A.审计目的B.抽样风险以及非抽样风险C.可信赖程度D.可容忍误差及预期总体误差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B.重要性水平越低,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C.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大D.可容忍误差越小,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大20.如果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当()。A.减少样本量B.增加样本量C.重新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D.执行替代审
本文标题:审计技术和方法2014最新习题与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1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