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读书笔记一。寄生虫学总论全球防治的六种热带病:麻风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除第一外,全部为寄生虫病。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1、寄生与寄生关系互利共生:双方都获益共栖:一方收益一方无害寄生:一方获益一方受害2、寄生关系的演化由兼性到专性,由暂时到长期,由多宿主到单宿主。感染阶段: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期。生活史:1)直接型:不需中间宿主,如钩虫,蛔虫,又称土源性昆虫。2)间接型:需中间宿主,又称生物源性昆虫。保虫宿主:保存成虫的宿主转续宿主:保存幼虫的宿主3.对宿主的损害1、夺取营养,影响吸收2、机械性损伤(这个...后果比1还严重的多...)3、毒素作用和免疫病理。(比如水解酶类和排泄物,分泌物,虫体虫卵等抗原物质)二。医学原虫学一).概论单细胞真核动物,约40种寄生于人体,部分为共栖,部分为致病性。二)、生活史1.人际传播型1)以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如阴道毛滴虫2)通过饮水或食物传播,如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等2.循环传播型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作为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如:刚地弓形虫,可在终末宿主(猫,犬)与中间宿主(人等)间传播3.虫媒传播型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如:疟原虫(有世代交替),利什曼原虫(无世代交替)三)、生理1.运动伪足,鞭毛,纤毛,其他2.摄食渗透,胞饮(液态养料),吞噬(固态)3,代谢多数兼性厌氧,但是血液中的寄生虫为有氧代谢*机会性致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不表现临床症状,单如艾滋病患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晚期肿瘤的病人,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症状或致命。×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阶段:四核包囊感染方式:经口感染寄生阶段:滋养体寄生部位:肠腔内滋养体结肠上端;组织内滋养体结肠壁,肝肺脑等。离体阶段:滋养体,包囊离体方式:经粪便致病特点:造成烧瓶样溃疡或肝脓肿防治原则:注意饮食卫生,不喝任何生水。×其他消化道阿米巴×(非致病性)一、迪氏帕内阿米巴二、结肠内阿米巴三、哈门氏内阿米巴四、微小内蜓阿米巴五、布氏嗜碘阿米巴六、齿龈内阿米巴(这个感染率实在太高了,好在一般没有危险,也不会出现病征)×自生生活阿米巴×(致病性)潜在致病性,可侵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等如:耐格里属阿米巴(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炎卡氏棘阿米巴(肉芽肿性阿米巴性脑炎)通过破损的皮肤,眼角膜,呼吸或生殖道进入(免疫低下人群)×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需要通过白蛉和人完成生活史无鞭毛体寄生于单核巨噬细胞内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经媒介昆虫(白蛉)叮咬感染寄生于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内。病死率高,愈后终生免疫。流行地区:长江以北有白蛉分布的农村,输血亦可感染。防治:避免被白蛉叮咬(=_=||||说的真轻松啊。。。。。)×锥虫×(昏睡病)南美及非洲分布。在我国无分布,通过舌蝇叮咬传播,引起脑膜炎等。×蓝氏贾第鞭毛虫×繁殖阶段:滋养体,二分裂法传播阶段:包囊寄生部位:十二指肠,吸附于肠壁上感染期:成熟四核包囊感染途径:包囊排出后污染食物及饮水,经口感染。人体感染多无症状,儿童易感,旅游者中发病率高防治方法: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疟原虫×雌雄配子进入蚊胃,进行配子生殖与孢子生殖。子孢子随蚊唾液注入人体,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內期,配子体形成期免疫:不同种,同种不同株,同株不同发育阶段均无法诱导交叉保护性免疫作用。带虫免疫:感染后有一定免疫作用。防治:灭蚊可传播种类: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刚地弓形虫×终宿主:猫科动物中间宿主: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类感染阶段:包囊,卵囊,假包囊,滋养体感染途径:口,胎盘,损伤的皮肤,输血,器官移植寄生部位:所有有核细胞多为隐形感染,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时转为急性弓形虫病。侵犯脑,眼,淋巴结,心,肺,肌肉等处防治方法:注意个人卫生,对于猫要注意!不要随便逗弄野猫,与猫玩耍后要洗手,孕妇要避免与猫接触。×隐孢子虫×传染源:病人,带虫者,感染动物感染,诊断阶段:卵囊感染途径:口条件致病原虫一般隐性感染,发病症状为腹泻等三、医学蠕虫一)。吸虫概述:发育阶段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1.形态外形大多呈舌状或叶状,背腹扁平有口,腹吸盘消化系统不完整,雌雄同体(裂体吸虫为雌雄异体)无体腔虫卵多为椭圆形,除血吸虫外均有卵盖毛蚴:椭圆形,全身有纤毛,运动活跃胞蚴/雷蚴:袋状/长袋状,寄生于淡水螺内尾蚴:分体部与尾部。日本血吸虫尾部分叉囊蚴:圆形或椭圆形,外有囊壁,内有虫体2.生活史成虫寄生于人及哺乳动物体内。虫卵需进入水中才能进一步发育需要淡感染阶段大多为囊蚴,经口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感染阶段为尾蚴,经皮肤感染。都需经历时代交替。无性世代一般在中间宿主,有性在脊椎动物里。##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虫卵为人体寄生虫中最小的)1.形态:似葵花籽,半透明,大小为10~25mm×3~5mm(我觉得不算小了)虫卵棕褐色,后端有一小的疣状突起,内含一成熟毛蚴。2.生活史1)、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肝胆管内,人为终宿主,猫犬为保虫宿主2)、第一中间宿主为赤豆螺,长角涵螺,纹沼螺(开始我还以为是稀有螺种....结果看到标本才知道,那简直是分布广泛的各地都有的常见东西啊....)(再PS:千万别说什么防治措施是消灭这个螺消灭那个螺,听着就觉得实在是太自我太不人道了)3)、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尾蚴侵入淡水鱼虾体内发育为囊蚴(尤其在肌肉内,而且几乎是淡水的鱼虾就能被寄生)4)、人食入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感染(于是,奉劝大家去吃海鱼....至少要煮的熟才行)3.致病特点寄生于肝胆管内,引起包括胆管壁炎症,胆管狭窄性黄疸,胆道结石,肝癌等疾病(解剖活体猫的时候....胆管内寄生的不是一条两条,而是无法计数.....怎么能还活着真是无法理解....而且许多地方的猫感染率高达90%以上,人体感染率在有生食鱼片或醉虾习惯的地方在较高,尤其在广东和日本感染率较高广东达到1.824%,其次,如果生食与熟食不能有效分开处理,危险不亚于生食鱼片等,所以一定要将生食熟食分开切,最少最少也要用两块案板或一块案板的两面去处理)4.传染源:病人,保虫宿主5.防治:90度热水可使1mm厚度鱼片内地囊蚴在1s内死亡,故充分烧熟食物,用热水给案板,菜刀等消毒,不食用任何生鱼片,不吃醉虾等,不吃未充分蒸熟的鱼,醋与酱油均无法在2h内杀死囊蚴!(还是觉得这个并不十分危险,即使感染了,用吡喹酮也可以治愈(副作用....)##布氏姜片吸虫##又称肠吸虫(虫卵为人体寄生虫中最大的)1.形态:外形似姜片(我觉得更像瘦肉片,尤其是活动时候,粉嫩粉嫩的,还颤动着,很有质感的样子,不过死了以后像姜片就是了),大小为20~75mm*8~20mm*0.5~3mm腹吸盘漏斗状并明显大于口吸盘虫卵淡黄色2.生活史:寄生部位:人/猪的小肠,人是终宿主,猪是保虫宿主中间宿主:扁卷螺,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到尾蚴植物媒介:菱角,荸荠,茭白等水生植感染阶段:囊蚴。人生食水生植物感染3.致病要点影响消化吸收,造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4.流行特点传染源:病人与猪传播途径:生食水生植物,喝生水易感人群:成人或儿童均易感防治:菱角荸荠什么的不要生吃,不要用碰过生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的手或其他器具沾到食物,不喝生水。(这个也不是很严重啊,因为寄生在肠道,所以容易治疗,但是看到解剖猪肠里面一片片的虫子,觉得还是最好最好不要遇到...)##肝片形吸虫##成虫与布氏姜片吸虫十分相似,腹吸盘没有布氏姜片吸虫发达,主要寄生于畜类,人非主要宿主主要因为童虫移行所造成的损伤性肝炎和成虫对胆管的机械性及化学性刺激所导致的胆管上皮增生。异位损害可在皮下,腹膜,腹壁肌肉,脑,肺,支气管,眼,膀胱等处造成机械损害(这个危害非常大,如果在眼部或者脑部....后果会很诡异.....就是在最不危险的皮下....想想从一个皮下结节中夹出一条肥硕扭曲的虫子是怎么样的BT情节吧.....于是.....你寄生就寄生吧.....乱跑乱窜就是你的不对了....OTZ)牛羊的肝片形吸虫感染率在20%~60%,人在0.002%~0.171%防治:不吃生的牛羊肝脏(真的有地方有人有这么危险的习惯么.....)不生食水生植物,不喝生水,基本同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1.形态虫体肥厚,长7.5~12mm,宽4~6mm,厚3.5~5mm,全身有体棘,口腹吸盘大小相近,虫卵金黄色2.生活史终宿主:人,肉食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蝲蛄(就是俗称小龙虾的那个....)感染阶段:囊蚴移行过程:囊蚴在人的消化道内脱囊发育为童虫,童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部分穿过横膈进入胸腔,侵入肺逐渐发育为成虫:一部分虫体可侵入皮下,脑,腹壁等组织器官造成异位寄生。(别的虫子是偶尔乱跑,这个就是故意的故意的...)3.致病特点童虫移行症(急性),表现为低烧等非特异性症状,正常寄生部位肺部表现为肺部炎症等4.流行特点传染源:人,虎狼猫犬(我看到的那个影像资料里面,那个虎瘦的皮包骨头的,一点风度都没有....果然应验了某句很有哲理的话啊)传播途径: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溪蟹,蝲蛄而感染(比如教学资料片上说的绍兴等地喜欢吃绍兴酒浸蟹,东北等地有生吃蝲蛄能强健身体的说法,简直是自取灭亡.....于是,就算要吃,还是那句话,吃熟的,而且是熟透的)人群均易感##斯氏狸殖吸虫##人作为转续宿主,食入囊蚴而被感染,终宿主为果子狸,猫犬等,造成(还是能够想到啊....那些在皮肤下面游走的一条条虫子们)第一中间宿主:拟钉螺,小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终宿主:果子狸,猫,犬(成虫寄生于肺脏)...于是...不生吃溪蟹,就可以了吧血吸虫1.形态成虫雌雄异体,圆柱状,1~2cm,外观似线虫,雄虫乳白色,腹吸盘下有抱雌沟,串珠状排列7个睾丸,雌虫前细后粗,中部卵巢,常合抱。虫卵椭圆形淡黄色,无卵盖,一侧有一侧棘。毛蚴有一锥形突起尾蚴尾部分叉,中后部有5对穿刺腺。2.生活史虫卵入水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经母胞蚴子胞蚴发育为尾蚴中间宿主:钉螺终宿主:人,牛羊鼠等哺乳动物感染阶段:尾蚴感染途径:尾蚴经皮肤/黏膜钻入人体3.致病特点1).尾蚴钻入皮肤可导致尾蚴性皮炎2).童虫移行到肺脏,穿破血管导致肺脏点状出血,病人可出血从咳嗽到支气管哮喘等3).成虫可引起静脉内膜炎等(轻微)4).虫卵可导致虫卵肉芽肿,在肝脏形成门脉高压,在结肠形成肠溃疡,息肉等。5).异位损害见脑与肺部,导致组织器官的损害4.免疫(啊啊啊,这么多虫子终于有个带免疫的了,好像自从黑热病能终生免疫外,到现在就看到了这个,可惜还是有限的免疫)伴随免疫(特)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对再感染可有获得性免疫,主要是杀伤再次入侵的童虫,但是对原发感染的成虫无作用(大概是因为如果这东西多了,人就直接挂掉....对血吸虫也不好吧~)5.流行特点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人接触有尾蚴的水而感染所以去旅游的时候不要轻易下水玩啊~一定要确认没有这种东西的存在才行~一)。绦虫概述:分圆叶目与假叶目形态特征:成虫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呈带状的,白色或乳白色。虫体分节,有头接,颈部,连体(幼节和孕节)组成,颈部可不断生出节片.....雌雄同体。圆叶目无子宫孔,孕节与成节相差很大,假叶目有子宫孔,孕节与成节相似虫体无效化到,通过皮层表面的微毛吸收营养。无体腔假叶目卵壳有盖,圆叶目球形,内有一六钩蚴。假叶目需中间宿主×2,圆叶目只需一个或不用。##曼氏迭宫绦虫##1.形态:成虫长60~100cm头节细小,指状,背腹各一吸槽,子宫孔开口于阴道后虫卵椭圆形有卵盖,卵壳较薄裂头蚴300mm×0.7mm,虫体不分节但有横纹2.生活史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蝌蚪(蛙),蛇终宿主:猫,犬等转续宿主:蛇,鸟,猪等人可成为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或感染阶段:裂头蚴,原尾蚴感染方式:皮肤或经口1)局部敷贴生蛙肉2)吞吃生蛙,蛇,猪肉(蛇胆)3)误食剑水蚤或原尾蚴直接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3.防治方法不用生蛙肉敷贴任何地方(我不管中医里对生蛙肉的清凉解毒化瘀生
本文标题:寄生虫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4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