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三方物流责任风险的保险转移研究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方物流责任风险的保险转移研究姓名:李晓林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邵燕华20090401第三方物流责任风险的保险转移研究作者:李晓林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相似文献(7条)1.期刊论文张为群.ZhangWeiqun浅论从事第三方物流的责任风险-中国市场2007,(36)第三方物流是商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提供者,服务多样化,责任和风险很大.从事第三方物流主要有与客户、分包人、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商的合同责任风险、分包人的信用风险、对第三者侵权的法律责任、物流方案设计责任风险和投资等风险.2.期刊论文覃兆祥.邓小明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和控制-科技经济市场2008,(11)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在物流业务外包的基础上,以契约或合同的方式对有物流需求的客户提供物流服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风险,主要有合同责任风险、道德风险、业务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控制的措施主要有要与客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合作关系、加快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控制投资风险、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人才的培养等.3.学位论文邓侠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法律责任研究2007物流尤其是第三方物流最近十几年在发达国家很受重视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与欧、美、日等物流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巨大差距;不过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同时也蕴涵着无限的潜力和无穷的挑战。如果得到政府政策的正确导向和完备的法制环境的扶持,相信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会发展得更快更好。近几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大量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到国家支持发展物流业并给予财政支持等,各地也陆续出台政策扶持物流业的发展,其中上海于2006年提出要建立国际航运中心,与此相适应,上海在信息系统、公路等方面加强建设,为物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已经为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不断努力。第三方物流营人也即运营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其发展需要许多支撑,而物流系统支撑要素中最直接、最基本、最稳固的要素就是法律规范,这也是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和信赖的要素。法律责任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因此要讨论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扶持,就不得不涉及法律责任的确定问题。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较晚,至今尚没有一部物流专门法规,实践中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是依据合同(本文称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来运营的。而合同的内容也主要就是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因此,笔者试图仅就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责任这一块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我们知道,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具有一般性,限于篇幅,本文所研究的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责任是仅就民事责任而言的。而且,由于本文主要是研究实践中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责任承担问题(即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中约定的法律责任),因此这里所讨论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违约责任。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在物流经营中会有不同的身份,参与不同的法律关系,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其中其与物流需求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由于无现成法律可循,因此显得较为复杂,从而较难厘清法律责任的承担,因此,笔者仅就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对物流需求企业承担的违约责任进行研究。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与传统的物流企业相比,运营在更加复杂的责任环境中。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并不像传统物流企业一样仅仅作为物流需求企业的代理人,也不是仅仅作为物流服务合同的当事人,他兼具两种不同的身份,从而其法律责任的确定上也应根据其不同的身份来决定。但由于实践中其更倾向于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的当事人,因此其作为物流需求企业代理人的身份相对弱化。本文所研究的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主要是就其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当事人的身份而言的,法律责任的探讨也是基于其在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中所应负的法律责任。本文在探讨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法律责任的同时,结合我国的法律实践及理论界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新颖观点:统一责任制应作为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责任制的基础,将来物流立法中应确立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责任限制制度,应制定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法及设立物流综合责任保险制来预防和救济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责任风险等。笔者综合采用案例分析、举例分析、图表分析、对比分析、分类法等说明方法将文章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介绍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及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的基席概念为文章的开头,这作为全文的铺垫和基础。这些概念的厘清对研究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责任归责原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笔者不惜花了大量笔墨。第二部分研究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责任归责原则,这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国际国内尚无有关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统一立法,物流各环节的法律规定又千差万别,造成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在法律责任的确定上存在很多问题,围绕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及《海商法》、《合同法》本文对此进行一一分析,并在.止匕基础上对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将来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如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应采用统一责任制及应享受责任限制权利等。第三部分,文章归纳和总结了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责任和风险,探讨了几种防范与救济措施。其中提出建议我国应制定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法及建立第三方物流综合责任保险制度以降低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责任风险负担。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社会宏观环境的完善、政府的大力扶持,也需要自身的不断完善,本文仅从法律责任层面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这对促进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健康和谐发展显然是不够的。但笔者能力有限,不足之处,万请赐教。4.期刊论文齐艳铭物流业如何掌控风险-中国保险2005,(10)第三方物流面临的业务风险根据风险管理的理论,第三方物流风险可谓是体系庞大、纷繁复杂,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纯粹风险,还包括责任风险、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各个方面.5.学位论文牛晓丽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民事责任制度研究2008第三方物流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和传统的货运商相比,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工作在更加复杂的责任环境中。目前,尚没有专门关于第三方物流的国际或国内法律法规来规范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和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第三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仍要由不同的法律来约束。由于我国货物运输相关立法缺乏协调统一性,而第三方物流要求其各个环节的有关规定要统一协调,如果法律不作专门的调整,势必会影响第三方物流的顺利开展。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认真研究并分析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责任,进而实施有效的第三方物流责任保险机制,这对于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取得长远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有必要的。全文除引言、结束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基础理论。本章介绍了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以及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基本概念,对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进行了界定,并与无船承运人、国际货运代理人、多式联运经营人等相关主体进行了比较。第二章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民事责任制度。本章围绕《合同法》、《海商法》等法律规定及第三方物流合同对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责任期间、责任范围、责任形式等内容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专项立法提出了建议。第三章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责任保险制度。本章分析了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责任风险,探讨了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责任风险的含义、性质、内容,并对第三方物流责任保险制度提出完善的建议。6.期刊论文李敏.LIMin第三方物流的法律责任风险分析-中国市场2008,(49)第三方物流是商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提供者,服务多样化,责任和风险很大,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整合物流各环节和各功能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形成行业优势从而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7.学位论文郑静我国物流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初探——基于第三方物流公司风险分析视角2007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物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服务部门,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中国物流业的政策环境也在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在下大力气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而近年来,社会物流需求持续增加,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更是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内在动力和良好的经济环境。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十五”时期,我国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得到更多重视,物流公司和物流市场成长迅速。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近1.4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5%左右。“十五”时期,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已跨越“起步期”,迈入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有史以来第一次专门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提出了规划和目标。这标志着”十一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现代物流业与传统物流不同,它不仅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同时还将提供其他服务,如集运、存货管理、分拨服务、加贴商标、订单实现、属地交货、分类和包装等,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因此,为风险转移最佳途径的物流保险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物流保险在我国尚处于萌芽状态,除了中国人保在2004年推出《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两个保险险种,2006年深圳亦禾集团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签订了物流和供应链保险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的合作框架协议外,目前我国基本上还没有其它保险公司涉足物流保险这一领域。即使有,也只是一些保险公司对运输保险和仓储保险等险种做一个简单的打包处理,然后捆绑出售,或者还是采用传统的财产货物保险体系,因此可以说相应的风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各个环节的保险被肢解,不能提供物流活动中全部过程的无缝式保险服务。同时在理论上对我国物流保险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探讨的基本上还是空白,有关物流保险理论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也很难找到。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物流业2004年和2005年承担的社会物流总额分别为38.4万亿元和48.1万亿元,物流总费用分别为29114亿元和33860亿元,而保险费用在同期分别为90亿元和110亿元,只占物流总费用的0.31%和0.32%。这些保险费用中大部分都是货物运输保险收入。也就是说每一百元的物流成本中,只有三毛钱的保险费。所以一方面是物流业为了转移自身风险而对物流保险产品有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物流保险并没有在高风险的物流业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就我国第三方物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我国物流保险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完善的建议。本文主要采取定性研究的手段,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在介绍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情况后,分析了第三方物流目前所面临的风险和物流保险的发展情况。最后就完善物流保险的做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希望能对我国正在还处于发展期的物流保险的研究起到一些启示的作用。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物流及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与面临的风险进行阐述。第一节介绍了物流的概念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并划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针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二节着重对第三方物流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合同责任风险、第三者法律责任风险、投资风险、提供物流方案的风险、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责任范围加大的风险、商品特性的风险、文化冲突的风险等等。第二章是对我国物流保险发展现状的介绍。第一节提出了物流保险的定义,与以往理论研究中的定义有所不同。第二节对传统货物财产保险体系的内容进行介绍,并且分析了在现代物流服务下的不足。第三节对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物流综合保险产品的条款内容、责任范围等进行介绍,并对物流保险实践中第一方(或第二方)和第三方物流可能产生的错误的行为进行说明。第三节从相关制度、第三方物流公司,保险公司,物流保险险种等方面分析了物流保险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第三章针对前文所提出的问题,分为三节来提出完善物流保险的建议。第一节从制度层面上进行分析,包括建立健全配套的物
本文标题:第三方物流责任风险的保险转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