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前言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2、对当代世界经济、世界政治、时代主题与国际秩序进行宏观概括和综合分析3、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等不同类型的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战略进行分类介绍和分析4、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发展变化对外战略思想以及对外关系进行重点分析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1、进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2、了解和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对外战略3、了解和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4、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与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三、学习和研究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方法。学习和研究本课程要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理论为指南,着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国家观、民族观、战争与和平理论、历史发展的‘合力论’、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理论、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思想,以及阶级分析的方法。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第一节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一、世界经济的构成(一)、世界经济的含义: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二)、世界经济的形成(三)、世界经济的主要行为主体:1、国家主体(1)、按社会制度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2)、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大体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非国家主体(1)、企业(2)、跨国公司2(3)、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贸易组织等世界性经济组织(4)、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等区域性经济组织(四)、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二、战后初期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一)、世界经济格局的含义: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经济中若干中心力量(国家或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二)、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措施和步骤1、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2、在国际贸易领域,缔结了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则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3、对西欧、日本等盟国提供经济援助和支持。4、推出“第四点计划”,拉拢和控制亚、非、拉国家。5、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三、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一)、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出现四、冷战结束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更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进程(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三)、区域经济集团化也在迅速扩展1、欧洲联盟2、北美自由贸易区3、亚太经合组织第二节当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和趋势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加速发展(一)、经济全球化含义: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活动和合理配置,逐渐以至最终完全消除国家间的各种壁垒,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日益发展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二)、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当代才出现的新事物,而是自资本来到世间后便开始产生的一种扩张的表现(三)、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同步的(四)、经济全球化在生产、消费、经济体制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均有所体现(五)、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它是一把双刃剑。1、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2、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二、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贸易、金融的迅速发展3(一)、生产力迅速发展,国际分工更加深化(二)、世界贸易迅速增长(三)、国际金融发展迅速三、经济信息化与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加快(一)、经济信息化(二)、经济体制市场化三、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一)、综合国力的含义: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二)、世界各国具体的措施1、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2、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3、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努力扩大世界市场份额。4、争夺科技人才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的焦点。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更加拉大(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加剧(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加剧二、全球性经济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一)、人口问题(二)、粮食问题(三)、能源问题(四)、水资源问题(五)、生态环境问题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第一节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当代世界政治的构成与世界政治格局(一)、世界政治的含义(二)、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1、主要是国家2、非国家行为主体4(1)、国际组织(2)、跨国公司(3)、政党(4)、民族解放组织(5)、宗教等(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含义(四)、世界政治格局的类型1、单极格局(一元格局)2、两极格局3、两极多元化格局4、多极格局二、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对峙(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二)、两大阵营的形成1、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1)、“杜鲁门主义”出笼(2)、实施“马歇尔计划”(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4)、“第四点计划”的提出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实施“莫洛托夫计划”(2)、成立工人党、共产党情报局(3)、签订条约确立政治同盟关系(4)、成立经互会(5)、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三)、两大阵营的对峙1、政治2、经济3、军事4、意识形态三、两极政治格局的动摇(一)、第三世界崛起(二)、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三)、帝国主义阵营分化四、两极政治格局的终结(一)、1989年12月美苏首脑马耳他会晤,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结束。(二)、1989年东欧各国形势剧变。(三)、1990年10月3日东德并入西德,意味着将欧洲一分为二的雅尔塔体制的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四)、1991年7月1日华约正式解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格局彻底结束。(五)、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第二节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一、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5(一)、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含义(二)、经济多元化是政治多极化的基础(三)、当今世界力量对比逐渐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四)、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政治多极化二、阻碍多极化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一)、霸权主义(二)、强权政治三、未来的多极化格局不是列强争霸的重演(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间的相互依存,构成了有利于新的多极化发展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二)、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政治多极化健康发展重要保证。(三)、未来多极化的构成不会也不能仅限于现今的某个大国或某些大国。第二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一、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一)、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发展经济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首要目标3、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深4、大国之间在国际安全上积极合作(二)、动荡因素仍然很多1、冷战思维依然存在2、局部冲突时起时伏3、一些地区性军备竞赛加剧4、国际恐怖主义猖獗,恶性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二、大国关系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一)、当前大国关系重大变化的体现1、大国之间的首脑外交空前活跃2、大国之间纷纷建立和加强战略伙伴关系(二)、冷战后大国之间关系不断调整的特点1、不针对第三国、不结盟、不对抗2、冷战后大国关系的目标是在战略高度上建立平等、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合作关系新模式3、大国关系中的合作、协调与矛盾、竞争仍将同步发展,大国关系仍将具有两面性和复杂性4、具有连锁互动的特性(三)、冷战后大国之间关系不断调整的原因1、日益扩大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各大国在全球、区域层次上国家利益的交叉与汇合,是大国伙伴关系变动的根本原因2、大国关系的调整都着眼于21世纪。各大国都争先恐后地构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积极迎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寻求在未来国际关系中的最佳位置63、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要抛弃冷战思维,摆脱敌视对抗,树立新观念来处理国家间的关系4、大国间相互借重、相互利用以达到各自目的,是推动各种伙伴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三、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强化(一)、国际组织的类型(二)、联合国的宗旨(三)、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四)、冷战后,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1、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2、在推动非殖民化进程中做出重要贡献3、加强协调,推动和促进各国经济发展4、联合国还是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的有效场所,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协力解决各种共同关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中心四、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一)、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成为各国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依据与重心(二)、经济手段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手段(三)、各种层次的经济外交空前活跃五、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一)、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含义(二)、在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中,恐怖主义尤其引人注意第三章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第一节当今时代的主题一、时代主题的转换(一)、时代主题的含义(二)、20世纪时代主题的转换二、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重大发展(一)、邓小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认识和概括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2、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期(二)、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具有坚实的客观依据1、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3、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4、美苏两个大国谁也没有完成战争的准备(三)、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高度概括了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新特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2、为我国制定内外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7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第二节当今世界两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一)、危害世界和平的因素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起当代战争的主要因素2、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和历史纠葛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成为局部战争冲突不断的重要原因3、特定的政治及战略需要也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因素(一)、当代战争的性质和特点(三)、维护世界和平的途径1、要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要真正停止军备竞赛,根据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行有效的裁军和军控3、倡导以和平方式政治解决一切国际争端,消除世界“热点”地区的冲突(四)、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景二、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一)、当今世界,人类的发展面临着困境(二)、在当今世界所有的发展问题中,核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三)、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1、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2、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障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3、军备竞赛、地区冲突及局部战争也严重牵制和阻碍了世界经济发展(四)、谋求世界共同发展的主要途径1、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谋求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2、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缩短南北差距,是谋求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3、加强南南合作是谋求共同发展的又一重要途径4、谋求世界共同发展,关键是需要各国搞好自身的发展
本文标题: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6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