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导师制活动计划导师制工作计划一、活动目的学校在引导年青教师学习规章制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的同时,继续开展年青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子活动,以便及时解决新教师在备课、上课、学生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促进全体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二、工作要求(一)、发挥骨干引领作用。结对子的骨干教师要及时对年青教师进行指导,备课、作业、课堂教学及学生管理等各方面要全面引领。在指导时,骨干教师应做到:1、对新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认真指导新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及班级管理工作。2、欢迎新教师听随堂课。3、每月听新教师总课时不少于4节课,并给出详尽的导评,帮助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指导新教师上期上好合格课一节,下期上好考评课一节。4、经常和教师谈心,言传身教,使教师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5、制定出本学期的学习提高计划。6、主动和导师谈心,学习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7、虚心学习,勤听、勤看、勤问,积极探索。按时参加各种教学活动,促进个人素质不断提高。8、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1节课,每月邀请指导教师听课两节,上期献合格课,下期上考评课,撰写结对子成长体会一篇。积累、保留结对子活动的听课及各种材料。导师制工作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教育新观念、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充分、和谐发展奠定健康成长的坚实基础。导师制是一种新德育制度创新,以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使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学校通过实践,广大教师依据“用心沟通、以情动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一、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由校长负责,成员为副校长、教导主任人员、班主任、校外辅导员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把握导向。第二、班主任例会。每月一次,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总结完善,取长补短,提高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第三、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表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进行跟踪记录,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帮助成长。第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悄悄话”信箱。帮助学生解惑释疑,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五、完善警校联系制度。每月一次的警校联系,是学校法制教育的组成部分,每学年聘请派出所同志任法制副校长,定人定时进行联系,做好预防工作,每学期开展法制教育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第六、开展民族特色教育。学校自编教材,在学生中开展“学习民族常识、继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民族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主意识,自尊自强意识,团结合作意识。第七、积极开展艺术教育。为提高学生的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自创自编大型民族舞蹈《南山情韵》获得大家的好评。书法、美术、课本剧、合唱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能力,促进了校园和谐发展。第八、加强德育宣传阵地建设。黑板报、广播、闭路电视、宣传窗、校园网络等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阵地,学校充分利用这些阵地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活动,既提高学生能力,又充实了德育教育,提高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第九、教育帮带助学。开展教师一对一,一对二的帮带助学活动,特别是对问题学生,经常开展帮教活动,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守纪自觉性,提高学习成绩。行为见效果,教育出成果,通过“德育导师制”这种德育教育的新模式,使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内呈现出遵纪守法,学习努力,尊师重教,诚实守信,文明礼貌,活泼开朗,快乐生活,面貌全新的校园新景象。
本文标题:导师制活动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7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