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彭滢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周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周教案彭滢第一课:教学内容:单元教材特点介绍及教材结构分析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运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算。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教材编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整十数的加减法;第二部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第三部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第四部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本单元教材编写体现以下特点。本单元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数的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1.结合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本单元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目标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教材安排了“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害虫”等大量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抽象出算式,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在尝试进行运算的过程中,教材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运算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各自算法和自主选择算法的空间。在多种算法呈现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算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各种算法的理解。3.重视直观操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儿童的数学学习必须和直观操作相联系。由于儿童主要以形象直觉思维为主,所以教材在计算教学中安排了大量学具操作,这样的操作不仅是理解抽象算理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探索运算方法的有效途径。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的教材将加减法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创设问题情境,以供学生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当加减法问题从具体情境中自然提出时,学生既体会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体会到学习运算的必要性。在运算的练习中,教材安排了许多解决加法和减法。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口算和笔算能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实际问题的活动,这些问题现实、有趣、呈现方式多样,安排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学课时:本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力。当然,针对本校学生的共性及个性特点,可能课时会做适当的调整。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第二课;教学内容:《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活用知识于生活实际中。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一一,能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2.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培养学生多动脑筋,敢于探索的精神。3.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将数学知识“包装”在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中。让学生亲历具体情境(小兔请客)-----形成刚刚开始接触教复杂的100以内的加减法,要慢慢引导学生。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表象(加减法的表象)-------抽象出算式(30+20,50-10)的过程,促进学生对加减法的主动建构。教学准备:食物投影仪、口算题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春天)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该出来活动了,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课件显示情境图)谁能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学生讲故事说图意)原来是小兔在请他的小伙伴们吃果子呢!板书课题:小兔请客(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1)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①一共有几盘果子?引入时要绘声绘色,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②一共有多少个果子?重点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2)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好吗?学生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4)师:那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果子摆一摆。)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②因为2+3=5,所以20+30=50;③因为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30=50;④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⑤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师: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学生交流。)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探究过程一定要细,让学生真真正正明白来龙去脉。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师:同学们,请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课件显示第二幅情境图,学生说图意。)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好吗?(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引导帮助。)(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0=40或50-40=10。)3.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师: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每一个数都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如果有的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边说边板书如下:20+30=5050-10=4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教师再次举例说明。)(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师:吃完了果子,小兔子还给同学们出了几道题呢!讲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定要结合实例,将抽象转化成具体。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课件显示下图)(学生口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2.师:小猴子、小兔子、小刺猬玩得非常高兴,又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做起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吗?3.师:它们做完了游戏,高高兴兴地去参加森林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看!它们正在布置会场呢!(课件显示情境图)它们在说什么呢?(学生叙述图意,并解答。可能出现的算法有:刚改是联系一定得先引导学生,慢慢放手自己做。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80-30=50(张);30+(50)=80(张)。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4.师:开完了联欢会,小动物们也该回家了,你们看(课件显示)。师:这两辆车够坐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思考过程,只要说得合理,都应给予肯定。)(评析以故事的形式贯穿练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这样设计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足够的素材、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发展,特别是“乘车”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对作业的评析要客观,要计时鼓励做的优异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在练习1中“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在解决“乘车”问题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第三课:教学内容:《采松果》教学目标:作为教师,教学反思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提升自己。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体会加法交换律。教学准备:挂图、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今天上山去了,快看,他们的收获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可真不小!(二)讨论探究1.提出问题师: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说什么呢?师: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生2:妈妈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生3:小松鼠说:“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师:你对他们的回答满意吗?(生1微笑点头。学生齐说:“满意。”)生4:我的问题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5:请问大家,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生6: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生7:我还有一个问题: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生:25+4=?注重对学生开放问题的培养。能提出别样的问题要给予鼓励,即使错误的也应该加以引导正确。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学生大部分已经能够说出结果。)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暂时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数器等,也可以请求同组的同学来帮忙。(学生动手探究,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生4:我也是口算出来的。看着25然后把4直接加到个位的5上,就是29了。生5:我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是我妈妈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竖式。)生6:我是口算出来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同样借助学具--小棒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计算的方法。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师:刚才大家想到的这些算法:拨计数器、口算、摆小棒、列竖式,都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生1:我认为口算最简单。生2:我也是认为口算简单,因为列竖式我还不是很会。3.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注意其他小组的活动。)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组1: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我们的算式是25-4=21。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师:谁听懂他们组的意思了?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生1:他们的意思是用5减4就足够减了,还剩下1,20根本用不着。所以25-4=21。对所有的计算方法都要加以提倡,不要加以限制学生的思维。一年级下册数学彭滢教案成都高新顺江学校组2: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算式也是25-4=21,也是用口算得出来的。组3:我们解决的是“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多少个”这一问题,算式和口算方法与他们小组是一样的。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个说法不一样的问题,解决
本文标题:彭滢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周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8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