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导线及高程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书
G354(原S312)娄底至涟源公路(金子塘至秀溪段)改建工程导线及水准点加密成果报告书G354(原S312)娄底至涟源公路(金子塘至秀溪段)改建工程04标段(K16+000~K21+260),全长约5.26公里,主要工程项目有路基、桥涵等。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及交桩情况,我部于2014年10月04日至2014年10月06日对全线导线点(及加密导线点)进行了严格的一级导线点附合测量,于2014年10月07日至2014年10月09日对全线水准点(及加密水准点)进行了四等附合水准测量。现将相关情况做如下说明:一、坐标及高程系统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1°48’2、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二、测量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三、测量仪器1、仪器型号:拓普康GTS-102N出厂编号:2Q4993检定结论:合格检定单位:湖南省交通勘察仪器检测站检定日期:2014年09月15日有效期至:2015年09月14日2、仪器型号:湘测AL12A-32B水准仪出厂编号:3084324检定结论:合格检定单位:湖南省交通勘察仪器检测站检定日期:2014年09月15日有效期至:2015年09月14日四、测量过程及方法1、一级导线测量我标段于2014年9月13日接桩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所接导准点进行加密设点工作线及水。设计方提供的导线控制点有I27、I28、GPS15、I29、I30、I31、I32、I33、I34、I35、I36、I37、I38、I39、I40、I41、I42、I43共18个点;另根据我部现场施工需求沿线增加L4-1、L4-2、L4-3、L4-4、L4-5、L4-6、L4-7、L4-8共8个导线加密点;由于I29、I30、I31、I32、I33、I35、I37、I38、I39、I43十个点经现场观测,已经破坏,故未采用;因此全线复测、加密导线点共16个。我部测量人员于2014年10月04日开始进行一级附和导线测量工作,于2014年10月06日完成整个导线点复测工作。按照《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相关要求,导线点测量全部按一级导线测量精度要求进行两测回边角观测,导线复测以I42、I41为起始基线,附合至终点基线I28、I27,共14站,计算方位角闭合差fβ=14”<fβ容=±10√14=±37”,平均角度改正值-1”;导线全长ΣD=4.238538km,纵坐标差fx=-0.008m,横坐标差fy=-0.071m,全长闭合差fd=0.071m,相对闭合差K=1/59697<1:17000,复测成果符合规范要求,故采用简易平差法,可满足精度要求。2、四等水准测量(1)、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同导线点共18个,其中I29、I30、I31、I32、I33、I35、I37、I38、I39、I43两点经现场观测,已经破坏,但I34、I36、GPS15点距离路线较近,考虑到方便施工,我部对I34、I36、GPS15点进行了重新加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是做为加密点进行了复测;另根据我部现场施工需求沿线增加L4-1、L4-2、L4-3、L4-4、L4-5、L4-6、L4-7、L4-8共8个水准加密点。我部测量人员于2014年10月07日开始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工作,于2014年10月10日完成整个水准点复测工作。(2)、水准高程测量采用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红黑双面尺按照四等精度要求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为:后黑——后红——前黑——前红。按照《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相关要求,从起点I42按照四等水准附合测量要求标准进行测量至I27共16个水准点(及加密水准点),附合线路总长L=6.605km,实测误差Σh=-13mm,小于允许误差fh容=±20√L=±√6.605=±51.40mm,复测成果符合规范要求,故采用简易平差法,可满足精度要求。附件:1、附合导线计算表2、附合导线测量成果表3、附合水准计算表4、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表5、导线、水准点平面布置示意图6、导线测量观测记录表7、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8、全站仪标定证书9、水准仪标定证书
本文标题:导线及高程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8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