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往年教育学的期末试题和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整理的不是很好,期望有需要的同学自己编辑一下,不太会用这个文档处理框框的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编号40500100成绩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教室题型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解释带点字简答题案例题论述题总分分值161810242012100得分得分评阅人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共16题,每题1分)()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2.《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A.洛克B.夸美纽斯C.卢梭D.杜威()3.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4.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以______为代表。A.英国B.美国C.苏联D.中国()5.着眼于训练学生的心理官能,偏重发展智力的教学理论是A.传统的教育理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教学论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密----------------------------------封-----------------------------线---------------------------------------------------------第1页(共5页)()6.儿童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杜威()7.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杜威()8.“以尽可能大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A.布鲁纳课程结构论的中心思想B.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核心C.赞可夫教学论的中心思想D.赫尔巴特教学论的中心思想()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0.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A.教育具有社会性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11.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能力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1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A.备好课B.上好课C.抓好课后的教导D.搞好教学评价()13.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其具有A.社会活动能力B.自我教育能力C.道德认识D.道德情感()1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A.班主任工作B.教师的正面教育C.能动的道德活动D.学校教育和家庭的影响()15.学生自发形成和组织起来的群体叫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参照群体D.课外活动小组()16.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职业的教育家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乌申斯基得分评阅人二、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3分)1.教育学2.学校教育制度3.素质教育4.个人本位论5.发展性教学-------------------------------------------------密----------------------------------封-----------------------------线---------------------------------------------------------第2页(共5页)6.榜样法得分评阅人三、解释带点字:(共5题,每字2分)1.学而时习.之。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4.教学相长。..5.因材.施教。得分评阅人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共3题,每题8分)1.怎么理解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实现哪六个改变?-------------------------------------------------密----------------------------------封-----------------------------线---------------------------------------------------------第3页(共5页)3.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得分评阅人五、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1.路老师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教学?运用这种方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新编《自然》教材第一册《植物的果实》一课,正好安排在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课前,我(指天津市特级教师路培琦)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搜集各种果实,并提醒注意:“你认为是果实的,上课时你把它带来。”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把带来的果实放在桌上,并重复我的要求:“我说过,你认为是果实的,你把它带来。”“现在你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果实?”这时我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带来的大多是水果类,如:梨、菜果、桔子、柿子、香蕉等。少数同学带来花生、粟子、枣、核桃、葵花籽等。这时,有个同学举手发言,说:“有的同学把胡萝卜也带来了,胡萝卜不是果实。”“胡萝卜是果实。”——带胡萝卜的同学不举手就急着争辩。“胡萝卜到底是不是果实?”我问大家。“是果实!”“不是果实!”全班同学几乎同时发言,立时形成了“两派”。“认为胡萝卜是果实的和认为胡萝卜不是果实的,能不能谈谈你们的理由?”我说。“胡萝卜能吃,所以是果实。”主张胡萝卜是果实的同学说。“能吃的不见得都是果实,鸡蛋糕也能吃。”另一同学反驳。“鸡蛋糕不是植物长出来的,胡萝卜是植物长出来的。”又一同学申辩。“植物长出来的不一定都是果实,芹菜、大白菜就不是果实。”又一同学提出相反的意见。“胡萝卜有营养,所以是果实。”一同学又提出一条理由。“有营养的一定是果实吗?大白菜也有营养。”又一同学反驳。“胡萝卜是长在土里的,所以不是果实。”最先提出胡萝卜不是果实的那位同学说。“花生也是长在土里的,花生,暂停,该是果实吧。”又是一次反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家都忘了“举手发言”的常规,一来一往争辩着。“好。争论得很好。”我终于发言了。“说胡萝卜是果实或不是果实的理由,看来都说服不了对方。怎么办呢?现在,我教给大家一个研究的方法。”此时,同学们精神非常集中,都想知道这个方法是什么。我说:“当你对一个事物、一件东西认不清、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它相类似的,拿得准的东西来跟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就容易找出答案来了。”“比如,”这时我拿起一个菜果和一个梨。“这个菜果和梨是不是果实呀?”“是。”同学们齐答。“有说不是的吗?”没有人回答。“看来都认为它们是果实,没有不同的意见了,那么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个菜果和梨吧。”……-------------------------------------------------密----------------------------------封-----------------------------线---------------------------------------------------------第4页(共5页)2.请你仔细阅读材料,肖老师的做法符合哪几条德育原则?怎么符合?(罗列无关原则或讲不清符合的理由要扣分)高一(二)班的语文自习课上,几个同学在议论“男同学留长发好不好看?”肖老师听见了,感兴趣地问:“结论呢?”他们都摇摇头。看着几个不肯剃掉长发的男同学,长发被高领毛衣拱起,翘得象要下蛋的母鸡尾巴,肖老师忽然问道:“想听听我的意见吗?”这下,这几个同学可来劲了。“要听就大家一起听!”肖老师面对全班同学大声说。当其他同学弄明白肖老师要讲什么时,也都来劲了。陈刚同学还大声喊到:“我们要听真话!”他的话外音肖老师是明白的。“大家知道吗?最有权威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什么人?是女同学。因为男同学留长发是给女同学看的。”肖老师的语音刚落,全班轰了一下,许多男同学都低下头,有几个留长发的同学尴尬地红了脸,厚脸皮的陈刚也只是笑,他的嘴巴可老实多了。“我想女同学是不会公开回答这个问题的”,肖老师接着说:“但根据报道,女同学普遍觉得男同学留长发显得很疲塌,不精神,缺乏青春活力。”……渐渐地,班上留长发的男同学越来越少了。试论“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一个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密----------------------------------封-----------------------------线---------------------------------------------------------(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1分)1.B2.D3.D4.A5.B6.D7.C8.C9.B10.C11.C12.B13.B14.C15.B16.A二、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3分)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学生素质中的重要部分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4.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增进他们的个人价值。5.发展性教学指教学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适应他们的发展水平,同时要引导他们发展,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这种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6.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三、解释带点字:(共5题,每字2分)1.学而时习.之。复习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心求通而未得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4.教学相长。..促进,增长,助长5.因材.施教。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共3题,每题8分)1.怎么理解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循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内容和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华中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编号40500100成绩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教室题型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解释带点字简答题案例题论述题总分分值161810242012100得分得分评阅人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共16题,每题1分)()1.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著作是A.《学记》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培养》D.《普通教育学》()2.《爱弥儿》的作者是A.洛克B.夸美纽斯C.卢梭D.杜威()3.我国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4.我国的私学开始于A.殷商B.春秋C.汉朝D.唐朝()5.“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是A.梅伊曼B.斯宾塞C.卢梭D.杜威()6.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A.“六艺”B.“七艺”C.四书五经D.论语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密----------------------------------封-----------------------------线-------------------------------------
本文标题:往年教育学的期末试题和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8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