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判断题(含答案)
A10.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基本精神,是对人们职业工作态度的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要求。(A)B13.“八荣八耻”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是)C1.促进社会生产力长期稳定地发展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方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道德观的首要条件。(是)5.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8.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是)7.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7.从经济制度看,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们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是)21.从经济制度看,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8.从业人员在形成职业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既存在积极因素又存在消极因素,因此,这种消极因素,我们一定要压服。错D11.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的章程,标志着为人民服务理论已经形成和中国共产党政治宗旨的正式确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A)2.道德本身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言行不一是不道德的。错3.道德观念,是对道德上的理想、目标坚定不移的信仰。P3(否)道德信念16.道德意识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否)内心信念24.道德规范是人们对待各种社会关系的总的行为善恶准则,而道德原则是人们分别对待某一种重大社会关系的行为善恶准则。(否)定义相反4.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否)道德意志17.道德理论体系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和义务的基础之上,并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是)9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2.道德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道德观念、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否—意识、关系、活动10.道德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是道德的社会本质。P2(是)30.道德修养是人们对自己的意识行为所作的自我解剖、自我改造,人们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是由道德修养决定的。(A)3.道德评价是人们相互交往中所采取的有意识的、经过选择的、能够进行善恶评价的一种判断。B25.道德评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形式来进行的,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所作出的善恶判断。(A)22.道德范畴的含义有广狭之分。从狭义上说,是指反映和概括人类道德的各种现象及其特征、关系、方面的本质的基本概念。P6(否)广义15.道德范畴的含义有广狭之分,从狭义上说,是指那些反映和概括道德的主要本质的,体现一定社会整体的道德要求的,并需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是1.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方式是非强制性的。(√)2.道德以善恶、荣辱为评价标准。(√)F24.法律是对人们行为的调整则是靠内心信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的。P2(否)15.发展的目的在于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发展的举措要依靠社会。(否)28.发展的目的在于人,发展的动力在于经济,发展的举措要依靠社会。错12.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就是不要个人的利益,强调和追求集体和国家利益。B12.服务群众是职业道德的根本,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错诚实守信G17.个人谋求正当的利益是合理合法的。国家不仅不反对,而且大力支持。(是)17.个人道德缺失是腐败现象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源。否职业道德沦丧16.个人利益是最大多数人民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利益是指集体范围内一部分人民的利益。(否)26.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和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坚持走共产主义道路。(否)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做到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B和谐文化的建设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是29.公民道德建设要在知与行结合上下工夫,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是)30.公民道德建设要在践与行结合上下工夫,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B2.贯通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统一原则是为人民服务原则。否是集体主义原则H7.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P51(是)27.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经济建设,这是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条件。(B)重在建设14.和谐文化的建设重在倡导文化精神,培育文化理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错J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是基础,其中就包括文化素质教育。(否)职业责任心22.加强诚信建设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集中解决那些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是)21.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A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是基础,其中就包括职业责任心的教育。(A)1.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领导作用。(否)29.集体利益是最大多数人民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个人利益是指集体范围内一部分人民的利益。B22.集体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实践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3.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对其他原则和规范起着指导作用,并且处于基础地位(否)主导地位4.集体主义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和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统一。对18.集体主义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统一。否共产主义道德26.集体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必然要求。B无政治5.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是会因改革而发生变化的。(否)24.集体主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表现,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是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本质要求。(B)4.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22.极端个人主义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与集体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背道而驰的。(A)25.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不仅仅是一般的学术之争,还是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立的反映。(是)22.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背道而驰的。(是)19.价值心理是价值观中的核心要素。(否)价值评价21.价值心理包括欲望、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是主体内在结构和需要直接生发出的心理活动。A9.价值观是指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根本看法,主要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以及如何满足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A22.坚持标本兼治,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贯方针。坚持标本兼治,则要以治标为主。(否)29.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迫切需要。(是)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否)马克思主义24.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否)社会和谐19.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做好工作尽心尽力。(否)爱岗2.“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其职业道德的第一要求是)K7.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积极向上,创造巨大的人生价值。(是)21.科研工作者职业道德是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2科技道德的协调功能是指协调科技成员之间、科技成果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的能力。正确6科技道德规范是调节人们所从事的科技活动与自然界、科技工作者与社会以及科技工作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在科学活动中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对8科技道德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对5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确L17.乐业以敬业、勤业为前提。(B)9.廉洁奉公、一心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价值观,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的集中体现。(是)6.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否)27.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A15.良好的文化氛围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A9.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是)M1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18.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既是一种善恶评价,表现为心理和意识现象;又是一种行为规范,表现为行为和活动现象。对2.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最显著的特征是科学性,这种科学性和它的革命性、真理性是一致的。(错)阶级性、实践性3.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发展应以人为本,立人则应以教为先。错21.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所在的环境范围内互相对立的方面之间既斗争又同一的关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性。(是)28.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之一,是社会和谐的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AN11.内在价值是创造价值的潜在能力,外在价值是发挥自身创造力所创造出来的现实价值。AP29.培养职业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对从业者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从业者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对)R13.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无产阶级道德观的最集中概括和共产党人人生价值的选择,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否---社会主义道德建设16.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A)17.人生价值在于贡献,只有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任、作贡献,他人和社会才会尊重和满足个人的各种需要。(A)28.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利于达成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的统一。A2.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历史的责任和贡献,它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是)22.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历史和现状的责任和贡献,它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A)3.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奉献,是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是)29.人生价值是与人生观紧密联系的,因此我们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之前,必须首先弄清人生价值的含义。(A)4.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世界观是人生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否)弄翻了30.人生观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生的意义,即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生活才算值得:二是人生的目的,人生最终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人生的最高理想:三是一个人待人处事的根本态度,也包括处世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对)8.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生成与发展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以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为目标,更应突出强调和谐发展。(错)强调重在建设3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和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正确9.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问题是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
本文标题: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判断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8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