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验题2
1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验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人体某蛋白质在细胞中合成后必须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方能分泌到细胞外。欲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得以表达最终获得成熟蛋白,下列适于充当受体细胞的是()A.大肠杆菌B.酵母菌C.噬菌体D.质粒解析:考查细胞结构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具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噬菌体无细胞结构,质粒只是细胞结构的一部分,三者均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答案:B2.如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A.抗体B.雄性激素C.呼吸酶D.DNA合成酶解析:由坐标直方图可看出该细胞生命活动前后,内质网膜减少,高尔基体膜未变化,细胞膜面积增大,说明该生命活动是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分泌过程。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雄性激素是脂质物质;呼吸酶、DNA合成酶是蛋白质,但不分泌到细胞外。答案:A3.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下列叙述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A.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有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完成C.离开细胞的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等也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离开细胞的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等不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解析:各种细胞结构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整体中,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离开了细胞的各种细胞器,都不能独立地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病毒的一切生命活动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答案:C4.2008年8月14日,美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报道称,他们发现一种抗体蛋白,这种蛋白能有效地将非仿杰金氏淋巴瘤病人的T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起来,能2更好地检测出癌症,或使肿瘤消失,此抗体蛋白将两细胞识别并结合的成分为()A.糖脂B.蛋白质C.磷脂D.糖蛋白解析:糖蛋白具有细胞的信息识别功能。答案:D5.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A.胰岛细胞B.造血干细胞C.效应B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解析:A、C两项中细胞进行大量分泌蛋白的合成,B项细胞要进增殖分化,所以A、B、C三项都是代谢水平较高的细胞。而口腔上皮属于保护组织,高度分化后代谢水平很低。答案:D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但没有中心体B.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高倍显微镜下的成熟植物细胞,不可能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D.许多果实、花瓣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解析:叶绿体只分布在植物的幼茎、叶肉细胞中,低等植物细胞也存在中心体,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亚显微结构。答案:A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膜中载体种类和数量是其功能特性的基础B.植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C.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D.细菌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壁解析:细胞膜上有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载体,细胞选择吸收不同的物质。B项中核膜不属于细胞器,C项中细菌、真菌的细胞壁不是纤维素和果胶,不能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D项中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答案:A8.天然食品防腐剂可以溶解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溶菌作用。这种天然防腐剂中的溶菌物质存在于()A.液泡B.线粒体C.溶酶体D.核液解析:细胞溶酶体中有大量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的细胞壁,从而具有杀菌作用。答案:C9.下列可以作为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的是()A.神经细胞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人的成熟红细胞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壁与细胞膜紧贴在一起不易分离,因此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能作为实验材料。神经细胞里有细胞核和许多细胞器,它们的膜与细胞膜混在一起,不易分开。因此神经细胞不可以作为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答案:D10.某同学观察血涂片时,发现有一种白细胞中,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的数目明显多于其他细胞,你认为这种细胞最可能是()A.红细胞B.浆细胞C.效应T细胞D.淋巴细胞解析:细胞中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数目明显多于其他细胞,说明细胞进行旺盛的蛋白质的合成,应为浆细胞。答案:B311.细胞膜常常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断,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可能含有()①磷脂②蛋白质③多糖④核酸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由相似相溶原理和酶的专一性可知,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有磷脂和蛋白质。答案:A12.对下列生物或结构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最相似的是()A.艾滋病病毒和染色体B.噬菌体和染色体C.核糖体和染色体D.噬菌体和中心体解析:噬菌体和染色体的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艾滋病病毒的成分是RNA和蛋白质,核糖体的成分是RNA和蛋白质,中心体的成分是蛋白质。答案:B13.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A.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B.动物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过程C.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D.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解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所以细胞膜在结构形态上发生改变,如细胞分裂、分泌蛋白质、细胞膜的延展性等都能体现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而糖蛋白的识别体现的是蛋白质功能上的特点。答案:B14.下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C.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解析:A正确:因为图中既有叶绿体又有中心体。B错误: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除5、9外,还有2(大液泡)。C正确:形成RNA的过程中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而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都含有RNA。D正确: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答案:B15.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都不正确的是()4①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②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③结构2不含磷脂,其复制发生在间期④结构1、3、5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此细胞有核膜、核仁等,为真核细胞。另外,含有中心体,可能为动物细胞,也可为低等植物细胞,2为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含磷脂,1为线粒体,3为核糖体,5为细胞核,都可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答案:A16.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下列哪类细胞中()A.分裂期的细胞B.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C.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解析:核仁具有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功能,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大量事实证明核仁增大的细胞其蛋白质合成旺盛。答案:D17.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有关B.液泡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C.线粒体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比较集中D.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都是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的解析: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可调节细胞内渗透压等,线粒体一般集中在细胞活动旺盛的部位,D项中光能的吸收、传递、转化,靠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的色素分子进行。内质网与核糖核酸的合成无关。答案:A1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菌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在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动物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功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解析:有的细菌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主要与细胞的识别有关,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在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光合作用)、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和细胞质基质(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答案:B19.下图是胰腺细胞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的过程,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5A.该分泌蛋白移动的最可能途径是:③→②→⑧→⑨B.内质网腔中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穿过3层生物膜C.④为该过程提供能量D.该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参与解析:B项中内质网腔中的分泌蛋白形成后,包裹在有膜的小泡中;然后与高尔基体膜融合,经进一步加工后,又形成具膜小泡;最后与细胞膜融合,经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外,所以穿过0层生物膜。答案:B20.下面甲、乙、丙三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细菌B.三种结构中都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C.从结构上看,甲和乙的相同点是都具有双层膜结构D.从功能上看,甲和丙的相同点是都能进行有机物氧化分解解析: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线粒体、细胞核、细菌。线粒体和细菌中所具有的DNA都不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答案:B21.牵牛花的叶为绿色,花瓣为红色或蓝色,则使其呈现不同颜色的色素分别存在于()A.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细胞液D.细胞核和细胞质基质解析:牵牛花的叶为绿色,是因为其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而花瓣的颜色为红色或蓝色,是因为花瓣细胞的细胞液中含有相应的花青素。答案:C22.根据下表资料,下列有关细胞构造的叙述,哪一项错误()甲细胞核乙原生质膜6丙线粒体丁核糖体戊叶绿体己内质网庚细胞壁辛中心粒A.甲、丙是由双层膜所包围的构造B.乙、丁是真核与原核细胞均含有的构造C.乙、辛是存于动物细胞,但不存于植物细胞的构造D.戊、庚是存于植物细胞,但不存于动物细胞的构造解析:线粒体膜、核膜均为双层膜。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均有原生质膜,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叶绿体、细胞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但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内质网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而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的植物细胞中。答案:C23.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⑤转动转换器A.③-⑤-②-①B.④-③-②-⑤C.③-①-④-⑤D.③-⑤-④-①解析:由甲图转为乙图,细胞放大倍数增加。操作时,要移动装片,将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开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答案:D24.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A.环境因素的影响B.功能对寿命的影响C.遗传因素的影响D.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解析:人成熟红细胞无核,精子细胞质非常少,所以二者寿命短说明了核质的依存关系。答案:D25.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7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解析:①是核膜,属于生物膜;②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③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④是核孔,有利于mRNA等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答案:A二、简答题(共50分)26.(2009·安徽师大附中测试)(10分)请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完成问题:在食用苹果、梨时,常会看到鲜嫩的果肉很快变成暗褐色,这是植物的这些细胞存在的酚类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但若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结构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
本文标题: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验题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