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13动检1361104005张鑫焱摘要简述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症状,分析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综合措施。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发生症状;流行成因;综合防治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小麦总产量仅次于玉米,位居第二位,小麦的丰缺直接影响人们的粮食安全。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与产量。近年来随着土肥水等条件的改善和小麦栽培密度的提高,小麦白粉病危害逐年加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市普遍发生,其中,西南地区和河南、湖北、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发病较重外,西北地区和东北辽宁等省春麦区,也日趋严重。1病原及发病症状1.1病原小麦白粉病病原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grarninisDC.f.SP.triticiMarthai),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表寄生,无色,仅以吸器深入寄主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菌丝上垂直生成的孢子梗,其上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闭囊壳,球形,黑色,外有发育不全的附属丝。无性态为串珠状粉孢菌(Oidiummonilioides.)1.2发病症状白粉病在小麦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1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并产生许多小黑点(闭囊壳)。霉斑最初分散,后联合成大斑,覆盖全叶,病斑下面及周围组织褪绿,病叶易发黄早枯,茎和叶鞘被害后,植株易倒伏。一般叶片正面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上病斑多于上部叶片。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危害颖壳和麦芒,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2致病机理2.1病原菌的越冬和越夏在西南地区,部分山区夏季气温较低,小麦白粉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麦苗上越夏。平原地区,夏季温度高,白粉菌不能在这些地方越夏。另一种越夏方式是以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越夏,成为秋季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冬小麦出苗后,来自自生麦苗上的分生孢子或越夏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到麦苗上,侵染小麦,以分生孢子形态菌丝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在夏季干燥的情况下,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夏,秋季子囊壳得到充分湿度后,放射出子囊孢子侵染秋苗;病菌越冬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一种是以菌丝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影响病菌越冬存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冬季温暖,雨雪较多有利于病菌的越冬。2.2传播和侵入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而且病菌可借助高空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并随降雨沉落到小麦叶片上,遇到合适的条件即可萌发产生芽管,芽管的形成附着孢,附着孢上会再产生侵入丝直接穿入寄主表面的角质层,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并在表皮细胞内产生吸器,吸取寄主营养。适宜条件下(10-20℃,较高的相对湿度),病原菌一天即可完成侵入过程。2.3再侵染病原菌完成侵染并与小麦建立寄生关系之后,菌丝即可在其寄主组织表面不断蔓延生长,随后在菌丝中分化形成分生孢子梗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由气流向周围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白粉病潜育期很短,21-25℃时只有3d,整个生育期中再侵染十分频繁。该病一般在植株下部呈水平方向扩展,以后逐步向上部蔓延。发病早期,病田中有明显发病中心,由此向四周传播蔓延引起流行。3发病原因3.1预测预报不到位由于近年来个别植保部门在预测预报工作上的松懈,没有贯彻好预防为主的方针,致使病原菌基数逐年上升。3.2小麦品种抗病性目前的小麦品种大多数都不抗病,这是近年来小麦白粉病发生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有些品种苗期抗病,成株期却感病;而有些品种苗期感病,成株期却抗病。病菌的变异性和致病性的改变导致品种的抗性变化。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生育期生理生化方面条件的变化对小麦抗自粉性都有一定的影响。3.3白粉病菌的变异性小麦白粉病菌存在极其复杂的变异性,变异速度快,不同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具有特异性,一个品种开始推广时表现出较强的抗性,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品种抗性逐年丧失。3.4气候条件白粉病发生的适温为15-20℃,最新研究表明18℃左右时发展最快,气温低于lO℃或超过25℃,病害在潮湿条件下发生会加重,一般相对湿度达60%-70%,白粉菌孢子就可以侵染小麦。小麦直射阳光不利于白粉菌发病,在春季发病期,若日照少,阴天多,病害发生重,反之则轻。小麦白粉病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性很强,适温、高湿、弱光照最有利于发病。3.5栽培条件和方法主要是播期不当,播量过大,通风透气性差,为病原菌滋生蔓延创造条件。施肥过度,为病原菌提供丰富营养。连年种植,多数病叶、病秆不作处理,造成田间病菌大量积累,成为翌年侵染的病源。4防治措施防治策略小麦白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防治仍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做好预测预报,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4.1预测预报技术对小麦白粉病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预报是科学指导大田防治、抗灾保产的关键。由于小麦白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发生趋势预测主要对病害发生流行规律进行总结、对流行因子进行分析,应以春季温度、雨量、日照为主导因子,以越冬菌源基数、冬温、积雪等为辅助因子,通过系统模拟方法进行。但其流行因素复杂,一般预测方法的准确率低。因此,要利用现有技术结合模糊数学手段,用模糊聚类分析法预测不同区域的发生流行趋势。另外,预警模型大多是一些测报站点根据特定的历史资料建立,数据资料系统性与准确性存在差异。因此,应综合网络病害数据库和数据挖掘,建立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小麦白粉病信息系统,从而提升对该病害的监测预警能力。4.2农业防治目前,除化学防治外,农业防治是小麦白粉病综合防治中最有效的措施。实行间作、选育抗(耐)病品种、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适期晚播、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适当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等措施已构成比较完善的小麦白粉病的农业防治体系。有研究表明,小麦间作蚕豆能明显降低小麦白粉病的发生,间作相对防效达42.10%~82.30%,在选育抗病品种方面,具有突出抗性的品种尚未发现,但是小麦品种或种质的抗性变异是存在的。4.3生物防治随着生态学的日益渗透,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对传统的病害防治策略提出新的要求,生物防治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吸引了众多植物病理学家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生物防治在植物病害综合控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新的热点。已有研究发现EAI9菌体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吸器形成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导致病菌附着胞发育畸形,对小麦白粉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的菌株。目前对小麦白粉病的生物防治还处在室内基础研究阶段,大规模的投入生产应用尚需时间。从保护农业环境、高食品安全性、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生物防治前景十分广阔。4.4化学防治目前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化学防治要以田间病情监测为依据,抓住用药适期,做到对症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要做好各种农药的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如在播种前用粉锈宁拌种,用粉锈宁以0.03%的比例来拌种。在发病初期,用80%多菌灵WP加15%三唑酮WP、15%三唑酮WP、30%戊·福WP的交替轮换使用,效果显著。化学防治适期,一般小麦孕穗抽穗期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用药。防治药剂首选粉锈灵,15%粉锈灵750~900hm或25%粉锈灵525g/hm对水750.0~1125.0kg喷雾或对水75.0~ll2.5kg低量喷雾,效果很好,在孕穗至破口期施药1次即可,特别严重的田块需增加施药次数。总之,控制小麦白粉病需从间作、选用抗耐病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各方面综合进行。借助媒体、培训等手段让群众树立绿色植保意识,积极主动开展综合防治,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持续、高效的综合治理体系,为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提供长期保障。参考文献[1]高雪小麦白粉病综合治理研究进展[2]王卫红.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试验[3]杨普选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4]王志顺,陈桥生,张道荣等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5]郭小山,周长勇,熊战之等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6]程珂蕊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7]郭小山,熊战之,付佑胜等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8]赵豫,易亮,马振升.信阳冬小麦白粉病发生发展气象预报模型[9]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徐文静,蒋守华等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11]陆永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12]张丽霞,潘兹亮,吕玉虎等豫南地区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13]董自庭,陈光华,王刚云等商洛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14]刘丽君,司乃国小麦白粉病化学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15]张志芳,路海燕,陷春萍等小麦自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本文标题:小麦白粉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