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二章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本章重要概念金融发展:所谓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资产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发展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各种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涌现及其数量的增多,也表现在各种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经济发展:是指各种实际经济因素的发展,如物质财富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经济制度的健全等。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相关比率是指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全部实物资产大致可以用当期国民生产总值表示,而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国外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该指标从数量上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变动反映了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金融压抑:金融压抑是指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存在缺陷,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的状态。金融压抑阻碍了经济发展。金融深化:金融深化是指发展中国家消除金融压抑,实施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改革措施,完善金融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金融约束:即在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且可预测以及实际利率大于零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存贷款利率、约束市场竞争和限制资产替代等措施,为金融部门创造租金。金融创新:所谓金融创新(FinancialInnovation),是指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具体而言,是指金融机构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的需要而创造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金融监管:是指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及金融危机的渗透性、扩散性和巨大的破坏性,有关国家机构对经济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总称,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完整的金融监管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它由市场准入监管、日常运营监管、风险评价、风险处置以及市场退出等相关要素和环节组成。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且金融全球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引擎。金融自由化:从外延上看,金融自由化可分为对内自由化和对外自由化,前者指政府对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放松管制,以及推进国内利率的市场化,后者即金融国际化,表示一国放松对于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并取消外汇管制。金融体制的脆弱性:在货币经济的条件下,整个金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的链条,链条是由一连串金融机构组成的,链条则两端分别连接着储蓄者和投资者。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有可能通过传递机制而中断整个链条的运转,从而引起连锁性的风险事故。金融国际化延长了支付系统的链条,,链条越长,其某一个环节中断的概率也就越大,产生连锁性风险事故的概率也就越大,这就是所谓的金融体制的脆弱性。本章思考题:1.试述格利和萧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格利和萧认为,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在格利和萧看来,所谓金融的发展,主要是各类金融资产的增多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设立。在各类金融资产中,货币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也只是其中的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也随之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各种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涌现及其数量的增多,也表现在各种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初始经济与金融限制,指出:“初始经济对实际产出增长设置了严重的金融限制。不成熟的金融制度本身就是经济进步的羁绊。”二是金融创新与金融技术,在格利和萧看来,由初始的金融制度向成熟的金融制度的发展,首先表现为金融资产的增多。这种增多既包括金融资产种类的增多,也包括金融资产数量的增多。根据格利和萧的分析,金融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配技术;一种是中介技术。三是经济增长与金融积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金融资产的增长率将超过产出或实际收入的增长率。2.试述戈德密斯关于金融发展的要点。通过大量的比较分析和统计验证,戈德史密斯总结了12个金融发展的要点:(1)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上层结构的增长比国民财富所表示的经济基础结构的增长更为迅速。因而,金融相关比率有提高的趋势,期间还会发展迅速提高的“爆发运动”。(2)一国金融相关比率的提高并不是无止境的。一旦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当金融相关比率达到1~1.5之间时,该比率就将趋于稳定。(3)经济欠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比率比发达国家要低得多。根据戈德史密斯考证,欠发达国家目前的金融相关比率多在2/3~1之间,相当于美国和西欧在19世纪后半期就已达到并超过了的水平。(4)决定一国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经济单位和不同经济集团之间储蓄与投资功能的分离程度。归根结底,金融相关比率是由一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如生产的集中程度、财富的分配状况、投资刺激、储蓄倾向及产业活动与家庭经营活动的分离等。不了解这些基本特征,就无从研究储蓄和投资的性质。(5)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国家金融机构发行和拥有的金融资产的比重在不断加大,即使金融相关比率的变动已趋于平衡,这种比重变化的现象仍然会持续存在。(6)储蓄与金融资产所有权的机构化(Institutionalization)倾向,必然使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向多样化发展。一般来说,债权的机构化比股权的机构化取得了更长足的进展,长期债权的机构化要高于短期债权的机构化水平。许多国家的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及抵押票据的50%以上由金融机构持有,甚至有些国家的这一比重已接近100%。发达国家中金融机构持有公司股票的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并出现比重上升的趋势。不过总的说来,股票由私人购买仍占主要优势。(7)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发展都是始于银行体系的建立及法定货币的发行。铸币和银行券占国民财富的比重开始是呈上升趋势,但之后会出现持平或下降的倾向。隐含货币(支票存款)也将经历相同的变化过程,但时间相应会晚些。(8)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体系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的比例会趋于下降,而其他各种新型的金融机构的这一比例却相应上升。在有些发达国家,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总额已超过银行资产总额。(9)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金融活动在经济发展的某些时候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国外融资作为国内不足资金的补充或作为国内剩余资金的出路,这取决于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10)国际资金转移的重要形式是资金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国际化会便利资本与技术的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引进国际化的金融机构甚至比引进一些资金更为重要。(11)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融资成本(包括利息与各种费用)越低。在金融发达国家,包括利率和其他费用在内的融资成本要明显低于欠发达国家,偶然出现的例外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体系的作用会向相反方向变化。(12)从长期看,各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大多存在着平行关系。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到底是金融因素加速了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因素仅仅反映了由其他因素推动的经济增长,现在还无法证明。3.试述麦金农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的分析。麦金农认为,传统的货币理论基础只适用于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必须分析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总的看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以下特征:(1)货币化程度低。货币化是指国民生产总值中货币交易总值所占的比例。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的分割性,商品交易的范围和规模都受到许多限制。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程度低,货币在整个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受到限制,并使调整货币供给量指标和利率指标的作用受到限制。(2)金融的二元性。即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现代部门集中在大城市,传统部门则普遍存在于小市镇和农村,这种状况使得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受到严重扭曲,从而难以发挥预期的效应。(3)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一般都比较落后,有些国家和地区根本不存在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落后,金融工具的缺乏,不仅限制了组织和融通社会资金的渠道、方式和规模,从而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而且也给政府实行货币金融政策带来困难。(4)规模的不经济性。社会化的生产和投资有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所收益。发展中国家各生产单位不可能与发达国家中的生产单位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而且对市场的反应也各有不同。(5)货币与实际资本无法相互替代。在资本市场完善的前提下,各种资本的收益率都是朝着同一方向发展的,货币和实际资本都是财富的组成部分,因此两者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而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货币与实际资本只能是互补关系,不可能是替代关系。4.试述金融深化的正效应和负效应。(1)金融深化的正效应分析根据麦金农和肖的理论,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正效应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一是收入效应。肖所谓的收入效应,是指实际货币余额的增长使社会货币化程度提高,由此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收入效应既包括正收入效应,也包括负收入效应。金融深化的收入效应应当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收入效应,而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是不断提高这种正收入效应,同时相应地减低负收入效应。二是储蓄效应。金融深化的储蓄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收入效应引起的,即金融深化引起国民实际收入的增加,在储蓄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社会储蓄总额也将按一定比例相应增加;二是金融深化提高了货币的实际收益率,从而鼓励人们的储蓄行为,导致储蓄倾向的提高。三是投资效应。投资效应也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储蓄效应增加了投资总额;二是金融增长提高了投资效率。四是就业效应。由于货币实际收益率的上升导致投资者资金成本的提高,因此投资者将倾向于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代替资本密集型的生产,以节约资本的使用。这样,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将得到提高。(2)金融深化的逆效应分析一是冲击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深化将把银行体系置于广阔的市场风险之中:①随市场供求而变动的自由利率提高了金融业务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②金融深化为企业开辟了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银行间的金融业务竞争加剧,从而使银行利润下降。③金融深化往往使实际利率高于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二是债务危机。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未能有效控制财政赤字、实现预算平衡的情况下急于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从而提高了实际利率。债务高利率的累积效应将使债务与其GNP的比例上升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从而引发债务危机。三是经济滞胀。金融深化可能导致投资和产出的增加,可能导致实际利率高于均衡利率,居民的边际储蓄倾向提高,银行可贷资金供给增加。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①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②高利率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成本和融资成本,降低了投资收益率,甚至使企业无利可图或亏损,从而制约了企业的投资动力;③短期外国资本流入和追求高利润常导致更多的消费信用等。所有这些,加上政府为控制赤字而减少支出所产生的投资减少乘数效应会大规模收缩经济,使经济出现停滞和衰退。四是可能导致破坏性的资本流动。金融深化使国内存款利率高于世界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而其间的利差往往不能通过国内货币的预期贬值而抵消;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通常较高,国内企业能从国外大量融资;政府为扩张经济而大量吸引外资,因此过早地放松或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限制。这些,都会导致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入,破坏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流通基数的能力,引起严重通货膨胀。一旦抑制经济过热,又会引起资本大量流出,导致经济迅速衰退。5.试述金融创新的主要包括的内容。按照比较广泛的理解,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1)金融业务的创新:①负债业务的创新,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②资产业务的创新:一是消费信用;二是住宅放款;三是银团贷款;四是其他资产业务的创新,如平行贷款等。③中间业务的创新:一是信托业务,包括证券投资信托等;二是租赁业务,包括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杠杆租赁等。④清算系统的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转帐系统的应用等。(2)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一方面是指欧洲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另一方面是指衍生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3)金融制度的创新:①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和
本文标题:第十二章 金融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