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德州一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月考考试试卷,其中1—30题为选择题,31、32、33题为综合题。本卷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考查了学科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知识,突出能力的考查,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本试题重点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下水类型、等值线判读、水量盈余率、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地貌类型及成因、水循环和植被、山体的垂直地域分异、人口抚养比、城市规划布局与经济区位选择、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化、我国的农业发展、农业区位因素、城市新区和工业生产、产业转移、多雾的原因、可持续发展、地形剖面图、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等。本试卷整体涉及知识点较多,灵活性较强,是一套有较大区分度的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题文】D2读下图,完成1—2题。1.该海域位于()A.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低纬度C.北半球中高纬度D.南半球中高纬度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B.②处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的影响C.③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D.④处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解析】1.B2.C解析:1题,图示为逆时针的洋流环流模式,回归线穿过,应为南半球的中低纬洋流模式图①为寒流,②为南赤道暖流,③为暖流,④为西风漂流,所以B正确,2题,①为寒流,上升流,容易形成渔场,A错;②为南赤道暖流,洋流的形成受东南信风的影响,B错;③为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C正确;④为西风漂流,受南极大陆影响,为寒流,而北半球同纬度的西风漂流为暖流,D错。【思路点拨】南半球的中低纬洋流为逆时针。再结合南半球的洋流性质进行分析即可。补充:洋流分布规律: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②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③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寒④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题文】D1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为承压水。承压水能够自由上升的海拔高度称为承压水位。承压水位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水压线。承压水含水层上部的隔水层底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含水层顶板底面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承压水勘察站等值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勘察站点②处的承压水埋藏深度是A.2米B.8米C.10米D.12米4.勘察站点①②③④四处可能出现自流泉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地下水类型、等值线判读。【答案解析】3.D4.A解析:3题,承压水埋藏深度指承压水位到地面的距离,从题干可以看出,承压水埋藏深度等于地形等高线数值和等水压线数值之差,图中显示,②处地形等高线数值为94米,等水压线数值为82米,则该处承压水埋藏深度为12米,D正确。4题,如果承压水位高于地面海拔高度,地下水可能涌出地表形成自流泉。图中①点海拔高度(地形等高线数值)小于90米,而承压水位(等水压线数值)为90米,承压水位高于地面海拔高度,可能出现自流泉,A正确。【思路点拨】正确分析等水压线、等高线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题文】D1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2013年我国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完成5—6题。5.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A.1月初B.6月中旬C.6月底D.8月中旬6.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A.华北B.东北C.闽南D.江南【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水量盈余率。【答案解析】5.C6.D解析:5题,读图,由材料搜索可知,水量盈余率大于1,说明流入量大于流出量。图中只要水量盈余率大于1,水库的水量就在增加,所以在6月底时,水库水量达到最大值,C对。6月中旬,只是盈余率最高,水量未到最大值,B错。盈余率小于1时,水库水量在减少,所以A错。7月份水库水量减少的多,8月份略有上涨,但没有达到最大值,D错。6题,读图,可以看到7月份到8月初,水量盈余率较低,说明水库流入水少,流出多,该时间段降水少。华北、东北降水集中在7、8月份,盈余率高,水库水量会增加,A、B错;闽南雨季长,7月份水量也较大,不会下降,C错;江南地区,7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是伏旱天气,蒸发多,降水少,水库水量减少,D对。【思路点拨】水量盈余率大于1,说明流入量大于流出量。【题文】E2D1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7—8题。7.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B.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C.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D.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8.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B.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C.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D.图中湖泊对甲地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地貌类型及成因。【答案解析】7.A8.C解析:7题,②构造是断层,断层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A正确;②地质构造切断了①,所②后形成,B错误;甲地貌是冲积扇,形成在出山口处,所以只形成在湿润地区说法错误,C错误;乙地貌是河流三角洲,其形成主要是外力作用,D错误。8题,该区域在南美洲西部,常年盛行西风,所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冬季水循环更活跃,A错误;图中湖泊只是起到了过度作用,所以不会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B错误;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沉积作用有关,而河流属水循环环节,所以C正确;图中湖泊在甲地的下游,所以对甲地的形成没有重要作用,D错误。【思路点拨】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沉积岩层下面的沉积岩层形成的早,上面的沉积岩层形成的晚。其它岩层后形成的把先形成的切断。熟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各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题文】D1F1下图是北半球某地2013年降水量逐月累加柱状图。读图,回答9—10题。9.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该地的地带性植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草原【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和植被。【答案解析】9.D10.B解析:9题,一般来说,降水越丰富,水循环越活跃,由图可看到该地11、12月降水最多,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选D。10题,北半球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半年,属于典型的雨热不同期,该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本题选B。【思路点拨】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题文】F1F2C2如图“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1—12题。11.该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温带地区B.南半球温带地区C.北半球亚热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1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A.信风的影响B.季风的影响C.西风的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山体的垂直地域分异。【答案解析】11.B12.C解析:11题,北部是向阳,是南半球,基带是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地区,所以B正确。12题,首先这是温带,所以不会是受信风(热带),A错误;西风与副高交替(亚热带)的影响,D错误;而南半球没有季风气候,B错误;据上题判断是南半球温带地区,所以是温带海洋气候,所以主要受西风影响,C正确。【思路点拨】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山体的位置。另外还需明确:(1)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明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题文】H1H2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3—14题。13.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14.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抚养比。【答案解析】13.D14.B解析:13题,由于劳动年龄是15~64岁,那么老年人口年龄是65岁及其以上,2015年前后我国进入老年的人口,出生时间是1950年,此时新中国成立,社会趋于稳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新生人口大量增加,所以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大增,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上升,主要是年龄结构造成的,故D正确。14题,由图可知2025年时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曲线相交,都大约为20%,即100名劳动人口抚养20名少儿、20名老人,此后少儿抚养比进一步下降,老年抚养比进一步上升,根据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含义可知,2025年后,少儿人口有所减少、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意味着创造财富的劳动人口的数量进一步减少,社会负担加重,故B正确。【思路点拨】理解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含义,辨别图中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的曲线,注意各自的变化趋势差异。【题文】I1I2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对于该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区位较为合理B.一定位于南亚C.东南部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D.没有商业中心16.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C.教育配套滞后,教育资源不足D.劳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规划布局与经济区位选择知识。【答案解析】15.C16.D解析:15题,从某城镇的风频统计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主要盛行东北风和西南风,但一定位于南亚的说法欠妥,B错误;河流自北向南流经城镇,铁路公路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城镇西部边缘,水泥厂位于东北部,而且是河流的上游,对城镇的空气污染、水污染来看都十分不利,造纸厂也是污染大户,也位于上风向和河流的上游,石化厂位于南部也是上风向,一吹西南风、南风,整个城镇都会遭殃,所以该城镇城市布局很不合理,A错误;公路、铁路、河流在该镇东南部汇集,所以东南部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C正确;城市一般都有商业中心,D错误。16题,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了一些共性的特点:城市快速扩张,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建设规划滞后或不尽合理,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等诸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劳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属于发达国家常见的问题,选D。【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建设规划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城市问题的理解掌握,本题应属于难度中等题。【题文】I1I2下图为湖南省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17—18题。17.该省土地城镇化过程中,一般来说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增加量最多的应是A.商业用地B.交通用地C.住宅用地D.工业用地18.图中信息反映,该省1997-2009年城市化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C.拉力减弱D.水平降低【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化。【答案解析】17.C18.A解析:17题,城市内部功能分区中,一般住宅区面积最大,故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以住宅用地为主,则其增加量也最多,C正确。18题,图示土地城镇化速度总体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尤其是2006年前后超过比例最大,即出现城市化过程不协调,易出现“鬼城”现象,所以选A。【思路点拨】城市功能分区中,一般住宅区面积最大。补充:城市功能区:城市中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中集中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商业区——面积最小,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城市中心、主要交通干线旁或街角路口处;工业区——面积中等,多呈片状分布于城市外缘和主要交通线旁(如铁路、公路、河流);住宅区——面积最大(占40%—60%),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多呈片状。高级住宅区位于高坡、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环境优美地区;低级住宅区位于
本文标题:山东省德州一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8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