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力学基础知识,具有力学计算和实验能力,并侧重建筑工程与道路桥梁工程的结构分析和计算,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各项工程结构的设计与计算。学生毕业可以在建筑结构、道路与桥梁结构设计部门、施工管理及教学研究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也可在工程力学领域或结构工程领域中继续深造。二、专业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力学分析方法和手段在相关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全方位培养,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意识,并具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潜能。要求具有应用计算机和软件技术手段及利用实验手段来解决土木工程中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力学理论基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和本专业必须的力学知识,了解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2、具有宽厚的力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弹性力学、有限元方法、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对土木工程结构进行强度分析;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工程图学基本原理;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的设计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结构分析及设计打下坚实基础。3、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继续学习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具有对结构物进行力学分析和设计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纸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三、学制4年,实行弹性制的在校学习年限3-6年。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分布课程设置:总学时2350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1172学时,占总学时50%;专业基础课592学时,占总学时25.1%;专业课490学时,占总学时20.8%;公共选修课96学时占总学时4%。五、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A,有限元方法,实验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板壳理论、工程软件应用、钢结构A,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建筑施工A、土木工程材料A等课程。六、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总学分达到201.5学分其中:必修课176.5学分;(含实践教学4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7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课外实践12学分;(课外素质拓展不少于6学分)。七、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八、教学安排一览表课程属性及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计划学时其中学分开课教研室考核方式学期教学周数及周学时数实验上机或听力1234567814周18周16周19周15周12周8周0周必公0620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48003.0数学考查4*12修课共基础课17200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6002.5思品考查3*1217200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8002.0纲要考查2*1417200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6002.5哲学考查3*12172000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概论60004.0特色理论考查4*150920002程序设计语言A720304.5计算机基础考试4*180620002物理实验484803.0物理实验室考查3*160620013线性代数B36002.5数学考查4*90620001大学物理102006.5物理考试6*170620003高等数学A178005数学考试6*130620004高等数学A284005.5数学考试6*140620014工程图学A136002.5制图考试3*120620015工程图学A2680324.5制图考试4*171420001大学外语1560143.5公共外语考试4*141420002大学外语2720184.5公共外语考试4*181420003大学外语3720184.5公共外语考试5*151420004大学外语4640164.0公共外语考试4*160920001计算机28002.0计算考2*14文化基础机基础查1220001军事理论18001.0军事理论考查6*31120001体育128002.0公共体育考查2*141120002体育236002.0公共体育考试2*181120003体育(3)36002.0公共体育考查2*161120004体育(4)32002.0公共体育考查2*14小计11744812875.5专业基础课0220048理论力学60004.0力学考试4*150220040材料力学72804.5力学考试4*180220047结构力学A84005.0力学考试6*140220041弹性力学A64004.0力学考试4*160220007钢结构基本原理48003.0新型结构考试6*80220002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404.5建筑结构考试6*121620004测量学A481403.0地理信息考试3*160620037计算方法A48003.0数学考查4*120620035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48003.0数学考查4*121520080土木工程材料A4883.0材料学考查3*16小计59234037专0220045工程软件应用160161.0力学考查2*80220049实验力561603.5力学考4*14业课学查0220051有限元方法48083.0力学考试4*120220052专业英语B32002.0力学考查2*160220008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72004.5建筑结构考试6*120220035建筑概论A48003.0房屋建筑考试4*120220025建筑施工A72004.5施工考查6*120220006房屋钢结构设计40002.5新型结构考查5*8小计384162424必修课累计215098152136.5专业选修课0220039板壳理论24001.5力学考查4*60220042断裂力学24001.5力学考查4*60220043复合材料力学24001.5力学考查4*60220046振动力学48003.0力学考查4*120220050塑性力学24001.5力学考查后(9)4*60220058分析力学16001.0力学考查2*80220015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32002.0建筑结构考查4*80220024高层钢结构16001.0新型结构考查后4*40220003土木工程结构试验321602.0建筑结构考查4*80220026土木工程概论16001.0施工考查2*80220064工程机械A24001.5机械考查2*120220009结构概24001.5建筑考4*6念体系结构查0220010结构软件应用160161.0建筑结构考查2*8累计320161620合计2470114168156.5九、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一览表课外实践活动安排与要求课外集中实践教学活动安排:1、义务劳动:前4学期内利用业余时间随机安排30小时,计1学分;2、军事训练:第一学期初四周,计2学分;3、素质拓展学分不低于6学分;4、“两课”实践:利用假期开展,两周,计3学分。以上四项不列入表中。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教研室起始周学期及周数安排1234567810220095认识实习1房屋建筑19120220096建筑设计A12房屋建筑18230220105力学方法课程计5力学12540220098施工业务实习4施工17450220100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1260220103钢结构课程设计3新型结构18370220099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3建筑结构14380220093毕业实习2本院11290220094毕业论文(设计)16本院116101620008测量实习A2测绘工程12合计40120271018十、各学期实践教学内容时间表学期理论教学实习实训教学期末考试其他活动合计备注一14军训3周1国庆放假1周19二18认识实习1周120三16建筑设计A2周1国庆放假1周20四19120五16测量实习A2周1国庆放假1周20六12施工业务实习4周、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3周120七8施工组织设计2周、力学方法课题设计5周、钢结构课程设计3周1国庆放假1周20八0毕业实习2周、毕业设计(论文)16周018合计103周43周74157周
本文标题:工程力学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2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