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学生进步的源动力激励教育
学生进步的源动力——激励教育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学校:康莉内容提要: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让每一只小鸟唱歌,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这是教育的使命。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要培养更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有好的教学技巧,激励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当地鼓励和赞扬对塑造孩子行为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教师学生激励教育爱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这是一个人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需求一旦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孩子也是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地鼓励和赞扬对塑造孩子行为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对学生的赞许,就好比阳光。每一位学生,不论其个性品质、成绩高低,每一件值得夸奖的事情,不论大小,影响如何,都无一例外地应该得到夸奖。因为这样做,可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给予他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动力。所以,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激励”,而应该对他们的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表扬,让他们在欣喜之余获得力量,从而更多地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去不断地超越自我。我国明代教育学家王阳明也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由此可见,在教育中,如果我们经常激励学生,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他们进步。一、“激励教育”的作用1、激励能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的快乐激励性语言,可以激活学生潜在的、渴望被认可的心理,给他们一种受到重视、被赏识的感觉。但是,这种激励性语言需要有针对性地挖掘学生的亮点,不能信口开河地进行激励评价。比如,对于喜欢回答问题而又回答得不着边际的学生,教师可以说:“其实你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希望你以后再养成思考的习惯,能有更好的答案。”2、激励可以坚定学生的自信心激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赞赏,是一种支持,它可以激起自卑的学生心中深藏的自信心。孩子是需要被赞扬的,有了赞扬,孩子的心里就产生了愉悦的感觉,心里高兴了,表现欲望更强烈了,也就可以发挥出超乎寻常的能力。因此,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如果能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性的评价,孩子就会体验到一些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3、激励可以增强教师的亲和力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会意的点头、一下轻轻的爱抚等,都会牵动学生的心灵,同化他们的思想,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甚至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4、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每个人具备的特质和具有的优势是不同的,如果教师有心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专门请有亮点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亮点,就能够帮助他们产生自信,发挥潜能,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比如某同学唱歌唱得特别好,但是语文成绩却很差。那么当讲到某篇可能涉及到音乐的文章时,就请她唱一首歌引入教学。而这时候,教师可以特意激励她一番:“某某唱歌真棒,可以代表我班参加学校艺体节活动了。不过,要是某某的语文成绩能和唱歌一样好,就更好了!”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夸奖了该同学在音乐上的成绩,一方面也激起了她学好语文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激励这一策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让他们从激励中获得力量。二、“激励教育”的方法教育效果是否理想,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采用了激励教育法。1、对孩子有期望喜欢激励学生的教师不会用大话、空话、套话激励学生,而是把自己的夸奖、赞美表现在行动上,比如在作业整齐的学生的本子上写上夸奖的话,在学生有点进步时就表扬他,偶尔奖励一个笔记本或者一个棒棒糖……让学生明白你时刻在关注着他,期待他的更进一步。2、对孩子充满信心和肯定正如教育家周弘所说:不是孩子喜欢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可以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以唤起孩子的自信心。在日本,著名的教育家铃木先生每年能培养出很多与小莫扎特同等水平的小神童。一天,一位母亲花费了很大精力才找到他,说她的孩子练了几年的小提琴都没长进,请求铃木先生的帮助。孩子被带到了铃木先生的面前,最多也只有六岁。这位母亲让孩子演奏一段小提琴给铃木老师听。小男孩在大师面前,心中发慌,吱吱呀呀拉了一遍,真的很难听。这位母亲对孩子的表现极度不满意,拉长了脸。谁知铃木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一把搂住孩子说:“你拉得太好了,太动听了,你再拉一段给我听听。”孩子很激动,又拉了一段,这次要好一些。拉了很多次后,铃木对孩子的表现,又是鼓掌又是表扬。当铃木要离开的时候,孩子已经完全沉浸在小提琴中了。孩子的母亲在送老师的时候很惊奇地问:“铃木先生,我真的不理解,你怎么能在孩子面前说假话呢?明明孩子拉得很差劲,你还要夸奖他?”铃木答道:“你要知道孩子的心灵已经受伤,我刚才是在治疗他的心病。你没有发现吗?我第一次夸奖他时,他的眼睛一亮,这说明孩子的内心受到了震动,他开始转变了,感觉也就找到了。”后来,铃木先生专门辅导这个孩子。不到两年,这个孩子竟举办了独奏音乐会。3、及时鼓励孩子的进步人的情感总受行动的支配,而人的激情又能反作用于行动。因此,对于“后进生”,我们与其埋怨、批评他们不争气,还不如乐观地赞美他们,在他们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时,给予最真诚地表扬,也许正是这一点不吝啬的表扬,能激发他们的潜能。4、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注重激励式教育。他曾经这样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也许有的孩子也像爱因斯坦一样成绩平平,甚至更差,但是,一定不要否定他们,你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亮点,比如画画很好,唱歌很棒,擅长运动,偏爱写作……这时候教师可以举办书画比赛、歌唱比赛、体育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自己,品尝成功的滋味,而活动的开展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英国牛津大学讲师贝纳德特·泰南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有特殊的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真的能够超越他人。”正如爱因斯坦的父亲对爱因斯坦所说:“我并不觉得你很笨,别人会做的,虽然你做得很一般,但这并不代表你比别人差,但是,你会做的事情,别人却未必也会做……”。苏东坡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学生,或许你就会喜欢上每一个学生。5、学会宽容孩子正确面对和处理学生的错误,塞德兹博士说过:有效的鼓励能够造就天才,不断的打击只能制造俗物。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大度的宽容,委婉的说服,有时比言辞激烈、声色俱厉的批评更为有效。一位家长因为孩子把她买的一精致的钟表当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是一个中国的‘爱迪生’就这样被你给枪毙了。”这位母亲很是疑惑。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破坏性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体现,你不该打孩子,应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这位母亲听后恍然大悟。这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孩子爱搞“破坏”的天性,及时地给孩子以引导,说不定这些孩子以后能成为我们最大的骄傲。6、信任每一个孩子对于不自信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他最大程度的信任,比如请他做某件事情或者任命他担当某职务时,赋予他最大限度权力,并鼓励学生放手使用权力,在与同学们的互动活动中,消除个人的不自信,这也是教师对学生有效的激励方法之一。7、兴趣激励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生活新颖有趣的事例进行说理,比如,把当下流行的韩国歌舞《江南style》,播放给他们看,然后让他们作出自己的评价,教师再做正面的引导,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求新、求奇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三、“激励教育”的实施要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就像植物每天都需要浇水,只有这样才能生存,才能更快更好地生长。实验证明,一个人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无论是感觉、知觉,还是记忆和思维,都会处于最佳状态。所以,在教学中,老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以外,更应该激励他们,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个人认可,可以如下实施:1、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尊重、信任他们学生思想还处于不成熟时期,他们的文化素养、人生价值观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有待于提高,但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的管制对象。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要想改变某些学生懒惰、散漫、不自觉等缺点,首先就是激励他们,培养他们自觉改正缺点的意识。有些学生有改错的想法,也有改错的行动,但是可能因为客观因素,又犯了“下不为例”的错误。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个好老师,不应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而应该先肯定他们为改正自己的缺点所做出的努力,使这些学生知道,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的努力。这样一来,这些学生既知道了老师还是肯相信他、支持他的,又知道了即使不小心又犯了错,也不能自暴自弃,走回老路。平时,教师一句看似简单而切合实际的话语,都有可能在学生的心湖中激起涟漪、拍起浪花,更何况这振奋人心的激励呢?2、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以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要让学生喝到水,教师必须送上一杯水,这个道理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如果教师想激励并且完全改造好那些“浑身都是缺点”的学生,就必须给他们创造更多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时刻都感觉到自己是有优点的。比如,如果学生的集体意识较差,可以在集体活动中,有意识的让他参与,甚至可以安排他为活动的负责人或者协助者,让他在活动中有担当,有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激发他的集体意识;如果学生做事比较拖拉、懒散,可以给他限定一个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完成某项任务,就及时的在班上表扬他。3、掌握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需要、活动动机,正确地加以引导动机是学生做出一切行为或者说出所有言辞时的心理动因,即学生的所有言行都与他们的动机密切相关。而他们之所以有这种动机,则是因为他们有相应的心理需要。所以,教师在激励学生时,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需要,给他最需要的,就是对他最好的激励。4、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转化学生的消极心态情感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情感交流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力有很大的作用。只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真诚关怀、信赖、激励,就能消除各种对抗情绪,与老师产生亲近感,并积极在行动中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不仅希望在学习上能得到教师的帮助,更希望在情感上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认同。5、关心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在学习、生活上,教师要多关心学生,这样才能在细节或者具体行为上发现他们的出色之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普通的,但是在他们普通的行为中,却蕴藏着一些个人的特质,这些特质也许学生自己发现不了,或者即使发现了,也不能深入地开发其深层意义。但是,作为教师,却有义务去发现学生好的一面、值得肯定的一面。清代教育学家颜昊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换到老师与学生的角度上讲,就是教师与其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思在日常教学实践或者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以此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滋味。6、给予孩子公正的眼光,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在群体中,个体成员总是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赞赏和支持。而延伸到学习生活中,学生自然会格外注重老师、同学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对于学生,尤其是“坏”学生,教师都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评价他们,而不是用客观、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们的言行。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差生”是蕴含丰富矿藏的土地,在一般人眼里它是贫瘠的,但是,有一天一群地质勘探队来到这里,看到宝藏,视为至宝。所以,对于这些所谓的“坏”学生,最要紧的是大家的认可。这时候,即使学生的成绩没有进步,缺点没有改正,教师也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即使没有
本文标题:学生进步的源动力激励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99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