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财政与金融1390258330
第4章财政收入2[学习目标]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知晓财政收入的概念、构成及形式□理解财政收入的原则与意义□领会财政收入的规模□了解现阶段中国的财政收入状况3本章提要4.1财政收入的构成与形式4.2财政收入的原则与意义4.3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4.4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44.1财政收入的构成与形式财政收入的定义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资财收入。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是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财政收入又是一个过程,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它是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或基础环节。4.1.1财政收入的概念54.1.2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收入与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的关系在社会总产品一定且V不变时,降低物化劳动消耗即C,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M和增长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在社会总产品一定且C不变时,V部分增大,M部分减少,相反V部分减少,M部分则增大。因此,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增加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有着重大意义。6财政收入的经济来源社会总产品中的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社会总产品中的V是财源的补充。补偿价值C中的基本折旧基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一般已不适宜将折旧基金列为财政收入,但是,由于目前实行的增值税制度主要是国民生产总值型增值税的扣除类型,导致了仍有一部分C通过增值税成为财政收入。7财政收入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我国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部门创造的价值也构成财政收入来源因素,财政收入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比重会越来越高。8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指的是财政收入作为一个整体,是由不同所有制的经营单位各自上缴的利润、税金和费用等部分构成的。按经济成分分类•国有经济成分•我国财政收入始终是以国有经济为支柱的。•非国有经济成分•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来自这些经济成分的财政收入会相应增加。94.1.3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收入的形式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对财政收入进行的分类,不同的财政收入形式反映着政府不同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按照2007年起实行的收支分类方法,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10税收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或GDP,下同)的分配和再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是现代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一般占世界各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在70%以上,目前在我国,税收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90%左右。税收成为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是由公共产品的属性和税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11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社会保险是由政府举办的主要由企业和职工缴费筹资的社会保障计划,其缴费收入是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从性质上看,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具有“捐”的性质,它是一种强制性的专款专用的财政收入形式,其收入要专项用于社会保险计划的开支。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按项目划分可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和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其中每个保险基金收入项目中又包括保险费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和基金的其他收入(主要是基金的利息收入)。12非税收入专项收入。主要包括排污费收入、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国家留成油销售后上缴收入等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13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这项收入包括了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和转贷回收本金收入两部分。贷款回收本金收入主要是各级政府收回的技改贷款及其他财政贷款的本金收入。转贷回收本金收入是指政府部门向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后转贷给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或企业而在其到期后回收的本金收入。14债务收入指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身份,采取信用的形式通过举债的方式,向国内外取得的债务所形成的收入。债务收入的具体形式公债财政向国家银行借款收入其它国内借款收入向国外政府借款收入向国际组织借款收入其它国外借款收入等15财政收入原则的定义指人们在总结财政收入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基本法则,它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和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的原则指的是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必须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扩大财政收入的来源。是组织财政收入的首要原则,其核心在于“发展经济”。4.2财政收入的原则与意义4.2.1财政收入的原则16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将发展经济摆在首位关键在于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注意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农业是财政收入的基础。•工业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商业,不但能加快劳动成果的价值转化,为社会再生产创造条件,又能及时向社会提供各种消费品,满足市场需要。172)兼顾三者利益关系计划经济时期的兼顾三者利益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兼顾三者利益关系•兼顾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兼顾国家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兼顾中央和地方两级利益原则的含义指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中央财政收入,还得兼顾地方财政的利益关系,最终做到按事权合理分配中央财力与地方财力。18如何兼顾两级利益关系政府的事权应与财权相一致,中央主要负责提供满足全国性“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外交等,而地方政府主要提供满足地方性“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如地方性基础设施等。在组织财政收入中要做到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利益关系,关键在于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的收入,既要防止财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使地方积极性长期压抑的“一统过死”现象,又要防止“一放就乱”的现象。193)合理负担原则组织税收收入时,按纳税人收入的多少,采取不同的征收比例,实行负担能力强的多负担,负担能力弱的少负担。计划经济时期的“合理负担”原则“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合理负担”原则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应摒弃计划经济时期以“区别对待”为前提的作法,“区别对待”有违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应重视对个人税负实行合理负担。204.2.2财政收入的意义财政收入的组织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和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占有一定社会产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因而,财政收入是财政分配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体现了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正确组织财政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收入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财力保证财政收入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214.3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4.3.1财政收入规模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绝对数额如财政收入总额或用相对数额如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表示4.3.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国家职能范围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价格水平2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就多,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也较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的途径。23国家职能范围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是为了履行其职能,显然国家的职能范围越大,越需要筹集的财政收入规模也就越大。所以,国家的职能范围是决定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直接因素,这可从西方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发展变化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在GDP既定的条件下,政府、企业、个人这三者的分配比例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24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即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不增不减。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即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负增长。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即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大于名义增长。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决定因素•通货膨胀•财政收入制度254.4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4.4.1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中国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长,1978年为1132.3亿元,2007年达到51304.03亿元,增长了44.3倍。从财政收入总量来看,其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1982年,财政收入处于低水平徘徊阶段。1978年的财政收入为1132.3亿元,1982年为1212.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7%。第二阶段是1983年至1992年,财政收入处于缓慢增长阶段。财政收入由1983年的1367.0亿元,增长到1992年的3483.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1.1%。第三阶段是1993年至今,财政收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年平均增长率为19.7%,尤其是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率达到32.4%。264.4.2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情况1.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的表现在中国财政收入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却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见表4-1)。自1978至200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31.2%下降至20.8%。其间经历了三次较大幅度的下滑。1996年以来,财政收入所占GDP的比重开始上升,但从总体来看,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仍呈下降的趋势。同时,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却在持续、稳定地增长。1978年GDP为3645.2亿元,2006年GDP首次突破20万亿,达211923亿元,2007年为249530亿元,29年间GDP增长了68倍。因此,转轨时期,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下降实际上是政府财政收入能力和财政功能的减弱。272.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的原因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下降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改革是密切相关的。1978年以来,中国推行的是渐进式改革策略,尽一切可能降低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损害,减少改革的阻力。与之相适应,在财政领域内注重改变增量部分,而避免触动存量部分。具体来看,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转轨时期“双轨制”的存在,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税收政策不同,使得财政收入比重下降。(2)为解决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问题,国家先后向国有企业实施放权让利改革,大大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留利水平,也导致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3)1994年财税改革不彻底也是造成财政收入下降的因素之一。(4)企业制度改革的滞后也同样造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28本章小结□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用于安排财政支出,从而保证政府履行职能。财政收入是衡量政府财力的主要指标,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证。财政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财政收入的取得形式有: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有:一是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原则;二要兼顾三者及两级利益原则;三是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29□财政收入的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职能范围、收入分配政策和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财政收入的结构包括财政收入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的收入规模和数量,经济结构也决定财政收入的结构,财政收入规模和数量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
本文标题:财政与金融139025833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