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货币银行学教学课件•主讲苑改霞•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参考书目:•1、《货币银行学》曹龙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2、《现代金融理论》陈雨露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3、《货币金融学》(美)米什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4、《金融学》王松奇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1月版。5、《中国金融理论前沿》(1)•李扬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6、《中国金融理论前沿》(2)李扬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7、《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8、《当代货币金融理论》胡海鸥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9、《货币银行学教程》武康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10、《货币问题争论与分析》•陈文林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11、《金融问题争论与分析》陈文林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另外,还应参阅一些经济和金融类的报纸和杂志,如《中国金融》、《金融研究》、《金融与保险》、《金融信息与参考》、《金融时报》等。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一、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1、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第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第二、扩大的价值形式•第三、一般的价值形式第四、货币价值形式•二、货币的发展•1、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足值货币)•3、信用货币(可兑现的、不兑现的)•4、信用货币5、电子货币•三、我国人民币的产生发展过程•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第二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二、我国人民币的特征:•1、人民币仍然是一般等价物•2、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3、人民币是信用货币•4、人民币的存在形式有两种:现金与存款。三、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2、流通手段职能: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我国的人民币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3、贮藏手段职能:•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化身而保存起来时,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货币,必须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我国人民币能否发挥贮藏手段职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人民币不能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第二、人民币可以发挥贮藏手段职能。4、支付手段职能:•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态,进行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在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条件下发挥作用,加大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人民币可发挥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职能:•当货币走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世界货币可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一般支付手段;财富的一般转移手段。我国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条件•四、货币的作用:•货币的作用就是指货币执行其各种职能时,对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各种影响。•1、货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作用的共同点•2、货币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特点第三节货币流通规律•一、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1、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运动形式为:商品——货币——商品。•2、货币流通:是指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为商品形态的变化服务。3、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并服务于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和前提。商品流通的范围、规模、结构和速度决定货币流通的范围、规模结构和速度。•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具有反作用。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过程中,货币与商品的运动方向相反;货币的形态始终不变;货币流通可以超越商品流通的范围。二、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商品流通所决定的货币需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如果考虑到货币执行支付职能的情况,则分子项的商品价格总额可调整为:商品的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应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三、纸币流通规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纸币流通规律是指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殊流通规律。其基本内容是:•1、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2、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纸币发行总量第四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它使货币流通的各个要素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简称为币制。•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规定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货币金属是规定用何种金属充当货币,它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货币单位是指规定货币的名称及所含货币金属重量。•2、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本位币、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限制铸造、有限法偿•3、银行券、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4、金准备制度(黄金储备制度)二、货币制度的发展演变:•1、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银两本位制、银币本位制•2、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货币金属,金币、银币都可以自由铸造的货币制度。•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双本位制:金币与银币的比例关系由国家用法律确定。跛行本位制:以金、银同为本位币,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格雷欣法则)•3、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以金铸币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国境。•金块本位制:也称为生金本位制。是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只能有条件的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不能自由兑换。金汇兑本位制:•也称为虚金本位制。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而是流通银币或银行券。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成黄金。•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第一、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第二、货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第三、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实施管理。第四、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三、我国的货币制度:•1、人民币是唯一合法的通货。•2、人民币的发行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坚持计划发行和经济发行。•3、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实行有效的管理。•4、建立必要的金银、外汇储备。第五节人民币的发行与管理•人民币管理的依据是2000年2月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从2000年5月1日起施行。•一、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刷:•1、新版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设计,报国务院批准。•2、人民币由人民银行指定的专门企业印刷。•3、印制人民币的原版、原模使用完毕后,由人民银行封存。4、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印制人民币的特殊材料、技术、工艺、专用设备等事项。•5、人民币样币上应加印“样币”字样。•二、人民币的发行和回收:•(一)人民币的发行: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1、发行原则:•集中统一发行原则•经济发行原则•计划发行原则2、发行程序:•第一、发行库与发行基金•发行库是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的金库。发行库的设置比照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发行基金是国家银行储备的用于发行而尚未发行的准备基金,是处于准备状态的货币。•发行基金包括两部分:原封新券、回笼券。•发行基金实行集中统一、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第二、业务库•业务库是各商业银行对外营业的基层机构为办理日常业务保留营业用现金而设立的金库。•业务库的库存现金是银行办理日常现金收付的周转金,属于流通中的货币。•业务库的管理原则是:保证业务收付、节约现金使用。•业务库库存限额=每天平均现金支付数—当天收入可抵用数+当天收入中尚未清点数人民币的发行程序可如此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需要发行纪念币。•(二)人民币的回收:•1、特定版别的人民币停止流通,应报国务院批准,并由人民银行公告。•2、办理人民币存取款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的人民币。(continued)商业银行业务库市场货币流通量人民银行发行库人民币发行程序图示出库入库投放回笼3、残缺、污损的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回收、销毁。•三、人民币的流通和保护:•1、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合理需要的原则,办理人民币的券别调剂业务。•2、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3、禁止损害人民币的行为。•4、人民币样币禁止流通。•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刷、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6、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出境携带人民币实行限额管理。•7、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走私、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对于伪造、变造人民币所做的鉴定是最终鉴定。•假币由金融机构予以没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销毁。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物?•2、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3、说明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和实质。•4、说明格雷欣法则的内容。•5、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货币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简要说明我国人民币的发行程序。•7、为什么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8、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9、人民币能否发挥贮藏手段职能?为什么?•10、人民币管理的内容有哪些?第二章信用和利息•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一、信用的产生:•1、什么是信用?•信用又称信贷,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2、信用的产生:信用是从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它的产生同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密切相联。第一、信用最初产生于商品流通过程中。•第二、信用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商品和货币的不均衡分布。•第三、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所有制和经济利益。•二、信用的发展:•1、前资本主义信用——高利贷信用:•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额利息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1)高利贷信用中的债权人与债务人:•债权人有:商人、各类宗教机构、封建主和地主。•债务人有:小生产者、贵族。•(2)高利贷信用的特点:•利率高、剥削残酷;对生产具有寄生性和破坏性,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衰退。•2、资本主义信用——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来源:生产经营中的闲置资本;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货币储蓄等。•借贷资本的特点:•(1)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2)借贷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资本。•(3)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4)借贷资本有特殊的转让形式。•3、社会主义信用:商品货币经济是社会主义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三、信用的本质——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第二节信用形式•信用形式是指借贷活动的表现方式,它是信用活动的外在表现。•一、商业信用:•(一)商业信用的概念:•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销售商品时,以赊销和预付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二)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用以保证自己债权的一种书面凭证。1、商业票据的种类:•商业票据按出票人的不同分为期票和汇票。•2、商业票据的特点:•抽象性;流动性;不可争辩性。•3、商业票据的贴现:是指票据所有者在票据
本文标题:货币银行学教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