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夏季高温对保育猪生长影响及应对方法
夏季保育猪疾病预防夏季高温炎热,猪场细菌病毒滋生,控制不严会给猪场生产带来不少影响,尤其对断奶仔猪、保育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本文拟就夏季高温如何对保育猪进行疾病预防,尤其是部分细菌性疾病进行探讨。仔猪断奶时,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还不完善,极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诱发各种疫病的发生。另外母源抗体消失,病原感染,转群和断奶的应激,饲养密度增加,空气质量不良等也会造成疾病高发。1温度控制保育仔猪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8-25度之间,饲料蛋白质沉淀及饲料转化吸收最佳温度在18-28度之间。生长猪在24℃以下的环境中最舒适,只有在这个温度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最佳的生长性能。若环境温度每高于最适温度区0.5℃,日采食量就会降低1%。随猪只体重增长,日采食量受高温的影响将会明显加剧。2.疾病易发生与流行:气温高,湿度大,天气剧变。这些因素有利于病原体的孳生和繁殖,成为夏季猪病流行的重要诱因,而其中一些病是在受凉感冒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后诱发或继发感染的。1腹泻:由于夏季气温升高,雨水较多。猪舍容易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这些环境因素适合细菌和球虫的繁殖,导致仔猪易发生腹泻。因此,猪舍降温,保持干燥卫生是预防仔猪腹泻的关键。夏季白天和晚上温差较大,仔猪容易受凉,导致仔猪腹泻增加。因此,夏季产房仔猪注意早晚保温,应用地面垫板保温预防仔猪腹泻发生。夏季温度使饲料的储存时间变短。饲料库温度过高或饲料储存较长,以破坏饲料中的维生素,饲料易发霉变质。这样的饲料喂-仔猪,导致仔猪腹泻率增加。因此采取控制库房温度,减少饲料储存时间以及饲槽内饲料的清除等措施来降低仔猪的腹泻。2猪附红细胞体病。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均易感,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本病多发生在夏季,传播与吸血昆虫有关,特别是猪虱。另外,注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也可传播。应激因素如饲管不良,气候恶劣或其它疾病,可使隐性感染猪发病。主要呈现出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仔猪感染本病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治疗本病的药物虽有多种,但真正有效的药物却不多。可选用血虫净、咪唑苯脲、新胂凡纳明配合四环素、土霉素等治疗。3猪链球菌病:主要通过创伤或咬伤感染,被病猪污染的物器是传染媒介。主要发生保育阶段,以败血症和脑膜炎型多见,突然发病,少食或不食,精神不好,常在猪患感冒发烧后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出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龄内仔猪常于两天内死亡,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侧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混合感染猪瘟时,患猪流浆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内侧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点、出血斑。近年来,该病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但肌注强效阿莫西林15mg/kg体重,2.5%恩诺沙星注射液2.5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3天,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混合感染猪瘟时,还要全群紧急接种猪瘟疫苗。4湿疹。猪湿疹又称猪湿毒症,主要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所造成的。以高温季节发病较多。急性者大多发病突然,病初至时猪的颌下,腹部和会阴两侧皮肤发红,出现如蚕豆大的结节,瘙痒不安,以后则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水泡、丘疹、破裂后常伴有黄色渗出液,结痂及鳞屑等。如急性患猪治疗不及时,常转慢性,猪的皮肤粗厚、瘙痒,猪常揩墙擦树止痒,导致全身被毛脱落。常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久之猪体消瘦,虚弱而死。高温季节不要在猪舍内积肥,而应该常清扫猪圈,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防止圈内漏雨,并勤把垫草置于太阳下暴晒。墙壁湿度大的还可撒一些石灰除潮。对急性者可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10~20ml,对于患部出现潮红、丘疹,可用鱼石脂1g,水杨酸1g,氧化锌软膏30g,混合后涂擦,每天一次;综上所述,仔猪在保育阶段,夏季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加强日常猪群观察,及时掌握猪群状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减少猪只热应激,做好疫病防控,防止夏季高温天气对猪只生长造成影响。
本文标题:夏季高温对保育猪生长影响及应对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0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