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2)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从1840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中,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5)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时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村庄被烧数千居民被枪杀淹死6)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的瓜分中国。7)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8)1895年严复写就了《救亡绝论》响亮的喊出了“救亡”的口号,甲午战争后还翻译了《天演论》提供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9)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0)《天朝田亩农耕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11)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12)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和军事学堂,分别培养翻译人才,电报铁路矿物西医等其他人才人才,军官人才。13)严复大声疾呼:民智者,富强之源;欲开民智,非西学不可;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14)1894年11月孙中山于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5)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此即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16)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发起的辛亥革命开始的17)1915年12月25日袁世凯准备登极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发展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1916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18)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掌权北洋政府后变本加厉的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在这种局面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由于孙中山没有足够的实力也不掌握军队,所以不得不依靠和皖系军阀有矛盾的西南军阀,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停战,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意识到靠南方军阀对抗北洋军阀是行不通的。19)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个时期内,一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人士大力鼓吹过“中间路线”或者“第三条路线”企图在国民党坚持的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专政和共产党主张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之外,另找一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20)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发刊词中说“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国民性不改造,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1)新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基本口号。22)1922年夏吴玉章杨闇公等20余人在四川秘密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并发表《赤心评论》。23)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遭到北洋政府的血腥镇压。24)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25)1927年八月七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共产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已翟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八七会议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标志着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转折。26)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27)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28)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29)国名党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四大战役,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之外都是退却,失败的。30)1938年5月到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演讲,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的阐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31)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晋东平原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千人,毁车百辆,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32)1940年8月到12月初八路军调遣一百多个团20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这就是百团大战33)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进步势力指公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顽固势力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34)抗日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三分之一。35)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36)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避免内战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37)解放战争时期军事上的原则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38)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政策,在此之后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三分之二的地区解决了土地问题39)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年秋,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40)①1945年底昆明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12.1运动。②1946年12月30日北京爆发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1230运动(抗暴运动)。截止1947年1月10日,抗暴运动扩展到14个省26个城市,参加游行罢课的学生达到50W。③1947年5月20日,南京北平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520运动)④1947年10月开始,学生运动的口号由反饥饿反内战改为反迫害。41)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临时宪法的作用。42)毛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43)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方面要求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求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44)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45)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46)周恩来指出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产技术。47)《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48)(1956年,八大)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国家专营和集体经济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为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个思想被大会所采纳,并写入决议,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49)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当时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50)1975年邓小平着手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形式开始好转,这次整顿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51)【※重要】1978年12月2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倾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团体,解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52)1980年5月中央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53)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总结党的长期历史的基本结论,成为新时期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前进的基本口号。54)(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55)中共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6)1997香港回归,1999澳门回归。中央政府严格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57)中共十八大提出总结八项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本文标题:大一历史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