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具准备: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二、新授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板书:a+b=b+a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如符号表示:△+☆=☆+△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符号表示:(△+☆)+○=△+(☆+○)教师板书:(a+b)+c=a+(b+c)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三、巩固练习:P28/做一做P31/4、1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五、作业:P31/3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b+a(a+b)+c=a+(b+c)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培养了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具准备: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二、新授出示:例5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城市A→BA→B115千米第五天城市B→CB→C132千米第六天城市C→DC→D118千米第七天城市D→ED→E85千米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三、巩固练习:P30/做一做四、小结: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P32/5—7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115+132+118+85=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200+250=450(千米)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了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还有个别学生不太熟练,以后还需多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教具准备:展示台课型:练习课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口答:(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6+()=75+()()+38=()+5924+19=()+()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632+85=71785+632=()304+215=519215+304=()(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140+250=260+13020+70+30=70+30+20260+450=460+250a+400=400+a通过上面的几道题,你们能小结一下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内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生小结。练习本独立完成:(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求:(1)画出线段图。(2)列式计算。比较两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在比较重视学生明确,第1题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而第2题先用加法交换律把75和480交换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师生共同订正。(简单说明线段图应该怎样画,做简要规范。)(3)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适当的数。结合律?369+258+147=369+(□+147)a+(20+9)=(a+20)+9(23+47)+56=23+(□+□)15+(7+b)=(20+2)+b654+(97+a)=(654+□)+□(10+20)+30+40=10+(20+30)+40(5)用简便方法计算:91+89+1178+46+154168+250+3285+41+15+59计算:480+325+75325+480+75二、小结:学生谈收获。三、布置作业:同步解析上的相应练习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用简便方法计算:91+89+1178+46+154168+250+3285+41+15+59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了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四课时:教学内容:P34/例1(乘法交换律)例2(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具准备: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二、新授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1)4×25=100(人)25×4=100(人)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教师巡视,适时指导。(2)(25×5)×225×(5×2)=125×2=10×25=250(桶)=250(桶)小组合作学习。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②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③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④字母表示。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三、巩固练习:P35/做一做1、2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完善板书。五、作业:P37/2—4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25×4=100(人)4×25=100(人)(25×5)×225×(5×2)25×4=4×25=125×2=10×25┆(学生举例)=250(桶)=250(桶)(25×5)×2=25×(5×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b×a(a×b)×c=a×(b×c)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意授课魏东红2014.3.17第五课时:教学内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具准备:展示台课型:练习课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50×2=50×20=25×4=25×8=25×12=125×8=125×16=125×24=125×80=25×40=通过刚才的口算,你们很快就算出结果,你们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分别是谁?板书:5×225×4125×8(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6×7=30×(□×□)125×8×40=(□×□)×□(3)计算:43×25×425×43×4比较两道题,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有什么不同?在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出:第1题只应用乘法结合律把后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第2题要先用乘法交换律把4放在前面,使25与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后面,使25与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小结: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计算简便。关键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加以区分。(4)师生比赛,看谁直接说出结果速度快。25×42×468×125×84×39×25二、小结:学生谈收获。三、布置作业:同步解析上相应的练习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练习课25×42×468×125×84×39×25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了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