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众传播学》考点解析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这一章是主要总体介绍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和传播学的主要集大成者,这本书前面的很多理论都是围绕这一章来展开的,你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把前面具体的理论相结合看,这样就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一、传播学形成的时间和主要背景:1、时间:20世纪初至40年代。2、背景:①政治、社会背景:二战前夕,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产生,经济危机频繁;②经济:市场经济模式;③军事:两次世界大战军事宣传的必要性;④媒介的兴盛:报刊电影普及,新兴电子媒介兴起;⑤交叉学科的发展: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发展。二、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1、欧洲源流: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和他的模仿理论;德国社会学家西默尔(课本上叫齐美尔,其实是一个人)和他的网络理论。2、美国源流:代表学者有杜威、库利、帕克、米德、李普曼等人。A、杜威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B、库利认为初级群体(父母、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镜中我”;关注的焦点是人际传播。C、帕克提倡社会互动理论,人在出生之际并不具备社会性,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D、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针对的是人内传播。E、李普曼:舆论、“刻板成见”、“拟态环境”理论(注意“刻板成见”和“拟态环境”要弄清楚基本含义,书上有详细解释,不多赘述。)三、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主要贡献: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①在宣传领域拥有很大影响,给宣传下定义——宣传就是运用象征符号来控制人们的群体态度;②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③最早总结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2、心理学家卢因:①“把关人”研究;②群体传播。3、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①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②说服效果实验,揭示了“信源的可信性和说服的技巧”能够影响传播效果,从而否认了早期的“子弹论”效果。4、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①提出“两级传播”和“意见领袖”假说(即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②“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指的是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IPP指数即为政治既有倾向指数;③将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5、传播学的“第五位奠基人”施拉姆:①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②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辈;③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传播学概论》。四、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特征及差别。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大学派,以美国为首的经验学派和以欧洲为首的批判学派。经验学派根植于科学主义,来源于行为科学、信息科学和新闻学,以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和集大成者施拉姆为代表。而批判学派则根植于人本主义,来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法兰克福学派。两大学派的对立,主要在于立场的不同,经验学派的立场总是肯定性的,而批判学派的立场总是否定性的。具体来说,两大学派的主要差异在于:1、研究内容不同:经验学派关心的是如何传播或如何有效传播的问题,落脚点在传播效果上;批判学派关心的是为何传播、为谁传播的问题,落脚点在传播的意义上。2、研究方法不同:经验学派更关注事实判断,强调从事实出发,通过量化与统计得到实证结论;而批判学派更关注价值判断,带有思辨特征。3、研究立场或研究取向不同:经验学派对现状持肯定性的立场,而批判学派对现状持否定性的立场。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这一章考点只有一个,即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符号的定义:符号又称指号、记号、符码等,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的物质载体。2、符号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分类,最简单是用二分法来分类,分为:信号和象征符。3、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这一章重难点是了解掌握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要能从中分析每种模式的特点和缺陷或进步,多多理解吧!)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1、传播者:又称信源。2、受传者:又称信宿。3、讯息:意义符号,即传播的内容。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5、反馈;指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A、直线模式(线性模式)⑴拉斯韦尔“5W”说:第一个提出直线模式。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效果传播学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特点:直线的、单向的、无反馈渠道、忽视了双向性。⑵香农—韦弗数学模式:《传播学的数学理论》1949年,描述电子通信工程。特点:导入了噪音概念,表明会受到外界干扰,但同样忽略了互动反馈环节。B、循环互动模式(控制论模式)⑴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循环模式:1954年正式提出。特点:①突出了人的功能性因素,对传播者主体功能的描述,但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对传播者过程因素、传播步骤有意回避。②强调互动,但视双方完全平等,与现实不符,较适合人际传播。⑵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在香农—韦弗基础上发展而来,社会学角度切入。特点:明确补充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特点。缺陷:在德弗勒的模式中,唯一提到的一个外部影响是“噪音”,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⑶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中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C、系统模式:置于整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之下。⑴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十分简洁,三个互相关联的概念,即基本(初级)群体【家庭、邻里、亲密伙伴、人内传播】、更大(较大)社会结构【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工作单位、学校】、社会总系统【民族、国家及至世界等隶属群体】。特点:把传播过程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属一大创举,着眼于传播过程中的客观环境。⑵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b、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c、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评价:①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是对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的总结,它说明人类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②但是此模式没能对各因素的作用强度和影响大小进行分析。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这一章重点是掌握人际传播的相关内容)1、人际传播的特点有四点:①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③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④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它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传播学对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二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本章重点主要是理解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组织外传播的三种形态)1、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发生条件并举例说明:⑴定义和举例: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等。⑵发生集合行为的三个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2、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对照课本85页看)3、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公关宣传(PR)、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宣传(CIS)。第七章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要记;对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只需理解不同学者的突出特点即可;而对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则重点掌握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说)一、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1、定义: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2、特点:①从传播者的角度看,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从传播者的手段来看,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从传播的对象,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⑤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内容;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四种代表性的观点(注意,我只是简略概括一下,自己还要对照课本好好看一下)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继承功能。2、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3、施拉姆的功能理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麻醉作用。三、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现代社会中的“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1、“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也称“似而非环境”。“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2、李普曼指出,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在这一章中,考点有两大块:一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大家要理解记忆的同时要思考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和缺陷;二是“把关人”理论,了解发展历程、“把关”标准和“把关”过程中的实质。)一、麦克卢汉和他的媒介理论:1、“媒介即讯息”A、含义: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B、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C、麦克卢汉关于媒介与社会形态的观点: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待的。2、“媒介:人的延伸”A、含义: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例如: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博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B、该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3、“热媒介”与“冷媒介”A、分类标准: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信息接收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B、含义:“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如照片是清晰的,让人一目了然,属于“热媒介”。而“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是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如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属于“冷媒介”。C、评价:“冷媒介”与“热媒介”没有一贯的区分标准,甚至在逻辑上存在矛盾,科学价值不大。不过却给我们较大的启发,即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⑴意义:①用媒介技术角度观察社会发展,从而开阔研究视角;②对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的理解有启迪;③“地球村”的预言符合时代趋势。⑵局限性:①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②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③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④没有考虑到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对媒介的制约。二、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把关人”理论1、发展历程: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论述,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标准价值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
本文标题:大众传播学考点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