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基本情况
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基本情况1、基本设施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于2007年建成,位于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二支队司令部旧址,现南山镇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200平方米,现已布置了15个展厅,展出了大革命东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粤东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史料、文物等,由县文联负责具体工作,配备了由馆长带领的一支专业队伍,专门负责展馆收集、整理、更新、维护、解说及保卫工作。现纪念馆的管理制度健全,有常规化的业务培训及有严格的消防安全保障机制和应急预案。2、展陈内容丰富基本陈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史实完整、脉络清晰,特色突出;展出的物品和史料客观真实可靠,展陈说明简洁准确,有一定数量的原件展品,复制品、仿制品和辅助展品标注清晰;展品的收集、整理、更新、维护等工作常态化。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主要展出反映大北山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史、大北山革命斗争主要领导人林美南、古大存、曾广、刘向东、陈彬、曾冰等人解放后的部分照片及有关回忆书籍、烈士名单、照片、各乡镇烈士纪念碑和反映揭西建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照片以及领导题词、歌颂大北山革命战争的诗词书法等。按时间分四个时期:(一)、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度东征在揭西境内进行了著名的“棉湖战役”和“河婆战役”,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同志(东征时改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亲自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促进新文化的传播和群众革命运动广泛开展,推动地方党团组织建设。其中发生在揭西的“棉湖之大功山战役”是东征最激烈的一次战斗,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亦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中正、党代表兼任中央农民部长的廖仲恺、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苏联顾问加仑、总教官何应钦等第一次东征时驻扎在揭西棉湖兴道书院;第二次东征时驻扎在揭西河婆大光学校(现为公安局技术科)。在国民革命军东征的影响和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推动下,五云农会于1925年夏秋之间成立。随后,河婆、东园、棉湖一带也相继成立了农会,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第二次东征后,在周恩来的关心指导下,建立了中共揭阳地方组织。(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五华县委书记古大存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到大北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和建立农会,组织赤卫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在大北山成立,军长古大存。1937年3月15日,刚成立的中共韩江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李碧山亲自到了五经富,吸收曾广、曾畅机、曾冰、李日煌、曾木泉等五人入党,建立了土地革命战争失败后揭阳县第一个党支部:五经富党支部。书记曾畅机,党支部由中共韩江临委直接领导。(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潮汕地下组织在这里建立广泛的秘密活动据点,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活动基地。抗日战争爆发后,揭西地域的党组织在五经富、灰寨、棉湖、东桥园、钱坑、河婆、龙潭、龙溪等地,先后成立了青年抗敌救亡同志会。学抗会、妇抗会、教抗会也相继成立。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一批进步青年参加了共产党。1938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定》,揭西地域党组织从城镇到农村,从知识分子到农民,大量发展党员。至1939年12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开展整党审干时止,揭阳三、五区的党员已达五百多人。此后经过整顿的党组织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稳步发展。1942年“南委事件”发生后,中共地下组织奉命停止活动。共产党员执行“隐蔽精干、长期潜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十六字方针及“勤学、勤业、勤交友”的指示。为了抗日,为了挫败国民党反共的阴谋,1944年冬,中共潮梅特派员林美南先后在京溪园大岭下和九斗埔召开揭阳三、五区地下党员骨干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指示,决定恢复潮汕党组织活动,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从此,揭西地域的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纷纷参加抗日游击队和后来的韩江纵队,挫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消灭中共潮汕地方组织的阴谋,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9)及解放后解放战争时期,潮汕地委把大北山作为潮汕军事斗争的中心战略据点,以大南山、凤凰山为战略支点,以南阳山、五房山为转动点,建立梅花形革命根据地,潮汕人民抗征队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二支队司令部、潮揭丰行委、潮梅行委(辖揭阳、南山局、潮安、汕头、梅县等地十七个县市局)、中共潮汕地委、中共揭阳县委、揭阳人民行委会等党政军机关都设在揭西地域,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汕头地委机关报《汕头日报》的前身《团结报》社在大北山创刊,此报于1947年10月10日在粗坑村出版。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这份新生的红色报纸在政治上紧紧围绕着党组织根据潮汕革命发展形势提出的每一阶段的行动战斗口号,在军事报道上及时地大力宣传解放大军的节节胜利,在打击敌人,团结军民,鼓舞斗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该报纸几易其名,均为地(市)级党委机关报。后方医院等机关也设在大北山。1948年5月,潮汕抗征队二支队指挥部由大北山迁至龙跃坑,有司令部、政治部、军政干部学校、团结报社、兵工厂、被服厂、法院、交通总站等,潮汕地委书记曾广任支队政委、副书记刘向东任司令员,徐扬任政治部主任。潮汕抗征队二支队指挥部由大北山迁至龙跃坑后,这里成为大北山根据地的领导和指挥的核心。被人们称为“小延安”。陈彬、丘志坚和独立大队等也经常驻在这里。由于国民党政权面临垮台,经济崩溃,各地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为支援战争,保护人民财产利益,决定成立银行,发行流通券。1948年12月潮揭丰行委会在南山墟成立裕民银行,由刘化南、黄润泽分别任正、副经理。在南山墟的福寿堂日夜设计、加工,至年底,完成印刷出六种面额、八种版别的“裕民流通券”的任务。“裕民流通券”不但在解放区流通,在国统区也流通。1949年2月,河婆解放,成立潮汕地区第一个军管会。7月,中共华南分局在河婆建立南方人民银行总管理处,发行整个华南解放区统一使用的南方券;同时,辖粤东17县市的最高行政机关潮梅人民行政委员会在南山道南小学成立。3.展陈形式多样。展区规划布局合理,展线设计新颖流畅,能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材料、工艺和表现手法,展陈形式多样,展出效果良好。4.人员队伍稳定。机构编制合理,人员队伍稳定,配备了由馆长带领的一支专业队伍,还聘请了县文化馆、博物馆的具备专业资格的人员2名,专门负责展馆收集、整理、更新、维护、解说及保卫工作,有2名专职解说员,讲解员数量与陈列规模和参观人数相适应,讲解员会使用普通话讲解,讲解准确、生动,有针对未成年人的讲解服务。5.经费保障到位。有相应的工作经费保障,每年有3万元列入县财政拨款作为日常维护、更新费用,能满足对社会开放及基地正常运行维护需要,各项资金使用规范。6.管理制度健全。有相应的藏品登记、保养、保管制度和措施,藏品档案完整规范;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重要制度在显著位置张贴,服务岗位佩证上岗。7.配套宣传齐备。有配合基本陈列和主题展览的宣传册和讲解材料,能为观众提供展览介绍、文物藏品介绍等宣传资料;能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社会宣传,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8.社会效益明显。纪念馆常年对社会开放,每年都不定期精心组织开展了多次主题鲜明、生动直观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市、县干部群众了解历史、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及青少年学习历史、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充分利用基地的资源优势,与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团委、妇联、教育等部门建立共建合作教育机制,组织各部门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主题活动。“党团活动日”组织党、团员举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主题班会等活动,突出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的爱国情感教育。至今已接待各地的干部群众约十万人次,已成为国家机关干部防腐倡廉及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爱国革命教育的重要场所和主要阵地,成为宣传揭西的红色窗口,成为革命文化的集萃地、爱国传统教育基地。如今,已经被市级以上的单位授予如下基地称号:2008.05广东省公安消防部队思想教育基地;2008.10揭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08揭阳市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2011.08揭阳市廉政教育基地2013.12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本文标题: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基本情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6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