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部钟杏梅2005年8月30日人教版数与计算方面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方面四边形量的计量方面测量时、分、秒统计与概率方面可能性教学内容数学广角红色字体为重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井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l千米=l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椎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材编写的特点:(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1)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3)反映学生的生活内容,提高数学教科书的趣味性。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再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第一单元测量例1: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作对照,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例2: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例3: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4: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例7: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例6:围绕能否同时过桥的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吨,同时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通过讨论1吨有多重,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教学建议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3.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识,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是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和超过100)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减法例1: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例2:笔算被减数中间的连续退位减法例3:整百数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例1:加法的验算例3:减法的验算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教学建议: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三单元四边形主题图:校园场景图,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四边形: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以及与其它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周长: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加深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估计: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具体内容及要求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意义和计算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例1)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例2)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3)解决问题(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运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第五单元时、分、秒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主题图)观察钟表,得出1分=60分(P60秒的认识)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P62例1)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P62例2)内容编排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例7:教学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例1: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例2: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例1: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不连续进位例2: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积满十需向十位进位的题目(18×3=)连续进位例3: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与十位的积都要进位、十位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连续进位的题目(24×9=)例4: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的题目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不进位例5:教学0的乘法例6: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例2:估算的方法:会把因数中任意的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教材说明:1、例1: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十乘几整十数乘几整百数、整千数乘几。2、笔算乘法主要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进位的方法: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P78)例3:①加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形如7×8+6的乘加两步混合的式题的练习。②要抓住乘的顺序和每一位积的书写位置这两个问题.例4: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1)忘记后面进上来的数;(2)进位时加错(因为这里又要算乘又要算加);(3)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注意补充各种情况的练习:(1)只有一次进位(或个位进位、或十位进位、或百位进位);(2)隔位进位(个位和百位进位);(3)连续进位的(个位与十位进位,十位与百位进位,个位、十位、百十位都进位)例5:“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包含了0和任一非0自然数相乘及0乘0两种情况。例6:注意: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例7:(1)这道题渗透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2)用简便方法计算时需注意:①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②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例1、例2)比较认识几分之一的大小(例3)认识几分之几认识几分之几(例4、例5)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例6)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例1、例2)1减去几分之几(例3)例1、2:(1)避免受整数加法的影响,如犯的错误。在教学前应加强对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的练习。1638182分数的简单计算:(2)注意让学生体会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例3:“1减几分之几”让学生理解1应改写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第八单元可能性主题图、例1、例2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例3、例4、例5及相关内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6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