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学(复旦大学讲义)
金融学陈学彬主编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导论线索:学习目的—金融—金融学—学科体系—后续课程—教材主要内容金融的魅力(开场白)金融业是最具魅力的热门行业:金融资产-提供投融资工具;金融市场-提供发财致富的机遇;金融资源筹集的场所;金融泡沫、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美梦破灭,倾家荡产。金融神秘的光环吸引人们无穷的探索:研究者探索、取得优秀成果。/金融学成为现代经济学最热门的学科。金融学导航:《金融学》作为金融专业的入门教材,本课程将您带入这神秘的金融学殿堂。作为新的探索者:什么是金融和金融学?运行的规律和成功的秘诀?一、金融的定义及其分歧黄达教授认为:中文“金融”所涵盖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金融”——指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以及通常以国际金融概括的这诸多方面在国际之间的存在,等等。狭义“金融”——指有价证券及其衍生物的市场,指资本市场。洋人对Finance一词的用法:有最宽、最窄和介于两者之间三种口径。宽口径:如Oxford、Webster’s这类字典和一些百科全书对Finance的解释是:Monetaryaffairs,managementofmoney,pecuniary(钱财方面的)resources…;窄口径:如Palgrave新经济学词典对Finance释则是:Theprimaryfocusoffinanceistheworkingofthecapitalmarketandthesupplyandthepricingofcapitalassets.两者之间:如:Thesystemthatincludesthecirculationofmoney,thegrantingofcredit,themakingofinvestments,andtheprovisionofbankingfacilities(1986Webster’sThird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其范围,与我们的宽口径相当。中文“金融”与英文“Finance”虽然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并非一一对应。我们认为: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即由资金融通的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含义是一种广义的金融涵义。金融作为资金融通活动的一个系统,是以各个微观主体个体的投融资行为为基础,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并与经济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系统。微观金融(Micro-finance)是指金融市场主体(投资者、融资者;政府、机构和个人)个体的投资融资行为及其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等微观层次的金融活动。宏观金融(Macro-finance)是金融系统各构成部分作为整体的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以及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二、金融学及其学科体系金融包括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金融学就不能仅研究微观金融运行而不研究宏观金融运行。广义的金融学就是研究资金融通活动,包括金融主体的个体行为和金融系统整体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的科学。包括:微观金融学(以微观金融主体行为及其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宏观金融学(以金融系统整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各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金融学的学科体系由从不同角度研究金融系统的各个方面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各分支学科综合构成的有机体系。宏观金融分析微观金融分析;金融市场分析金融中介分析在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分析之下是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学科(黄达教授)。金融决策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主体投融资决策行为及其规律。金融决策是个人理财、公司理财、乃至一切有理财要求的部门所共同需要的。分支学科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资产定价等。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即M—M定理);199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的期权定价公式等。金融中介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中介机构的组织、管理和经营。包括对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及其存在形态的演进趋势分析;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经济效率、混业与分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风险转移和控制等。主要的分支学科包括:商业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微观银行学等。在19—20世纪初金融理论和践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中叶以来,与迅速发展的金融决策学相比,金融机构学的发展则相对滞后。21世纪金融机构学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宏观金融分析从整体角度讨论金融系统的运行规律,重点讨论货币供求均衡、金融经济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主要的分支学科有:中央银行学、货币政策分析、金融监管学、国际金融学等。图0-1金融学学科体系图金融学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金融决策学金融机构学货币政策分析金融监管学商业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公司财务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学金融资产定价国际金融学微观银行学金融经济学三、金融学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货币银行学》时代:定位为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作为金融学科的入门课程:与直接融资不发达,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把货币银行问题作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相适应。《金融学》时代: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直接融资比重的逐步提高,对金融市场的研究成为国际金融理论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和重点。仅以货币、银行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的我国传统金融学已不适应我国金融实践的需要和与国际金融理论发展相衔接的需要。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金融学界尽管在学科方面还存在较多的分歧,但在金融学应该包括宏观金融分析和微观金融分析两个层面的内容方面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金融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知识面应该覆盖整个金融学科的主要方面,如:金融制度、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完整的金融运行结构,包括微观金融运行、宏观金融运行,以提供学生一个有关金融体系的整体框架。应重点介绍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应正确处理与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关系。应正确处理与金融学各分支课程的关系。四、本书基本内容及其特点基本内容:《金融学》教材,其内容包括金融体系、微观金融运行和宏观金融运行三篇共18章。其基本结构如图0-2所示。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功能、结构与构成要素)金融体系概述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制度宏观金融运行(金融系统整体及其与外部系统的相互关系)•货币供求及其均衡•金融与经济系统的相互影响•宏观金融调节: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的防范与治理•金融监管微观金融运行(微观金融主体的投融资决策行为)货币时间价值金融资产价值评估与价格决定金融风险管理资本成本与融资策略行为金融与金融博弈图0-2本书的体系结构本书的几个特点:新的课程定位:首次将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定义为金融学原理。作为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其知识覆盖面并非仅仅是货币银行问题而是广义的金融和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的入门课程,重点阐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非深层的理论剖析或操作技巧,避免或减少其与相关金融学课程的重复。新的内容体系:首次将金融学原理的内容体系设置为金融体系与微观金融运行和宏观金融运行3篇。金融体系是金融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微观金融运行主要从个体的角度讨论微观金融主体的投资融资决策方法和行为;宏观金融运行主要从整体角度讨论金融系统的运行规律及其与其他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三篇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反映金融学科的最新发展:便于学生在系统掌握金融学基础理论的同时,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的练习思考题,便于学生的理解掌握。第一篇金融体系学习目的金融体系是金融运行的基础,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其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因此,我们在学习金融课程之初,分析金融运行之前,首先应该讨论金融体系。了解金融体系的涵义,功能,分析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对于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金融体系功能的有效发挥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为第二、三篇分析金融运行奠定必要的金融体系理论基础。结构本篇共5章:第1章为金融体系概述,讨论金融体系的涵义、功能、构成要素和金融体系的演变。第2-5章进一步分别讨论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本篇的核心在于理解金融体系是由各构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不同的要素组合构成不同的金融体系,各构成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每一要素功能的有效发挥都以相关要素的协调一致为前提;金融体系及其要素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创新的,一些构成要素的率先变化(创新)将推动其它要素的创新,并最终推动整个金融体系的创新;金融体系的创新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它的产生又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第一章金融体系概述线索:金融体系的涵义—功能—构成要素—演变。第一节金融体系及其功能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或金融系统(financialsystem):由各种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它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证券、交易证券、决定利率、创造金融产品并在市场流通等金融行为,实现把短缺的可贷资金从储蓄者转移到借款者手中,以购买商品、服务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二、金融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经济体系中的流量:一个经济社会面临的3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就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问题。这种分配并不是无偿的,而是有偿的。也就是说,获得资源者必须为其获得的资源支付相应的报酬。一方面,经济社会通过市场交换等方式将短缺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另一方面,获得资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为其获得的资源支付相应的报酬。因此,一个经济体系必然形成物流和资金流。物流和资金流是经济体系运行的两大基本流量。在经济运行中,这两大基本流量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主要是通过金融体系来实现的。生产单位消费单位消费和税收支出流商品和服务流生产性服务流收入流图1-1经济体系中收入、支出与产品、服务的循环流动金融体系的资金流动:资金富裕者进行储蓄;资金短缺者需要融资。金融体系为资金富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资金融通提供了有用的渠道。因此,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流动不仅是为了满足经济支付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满足资金需求者融入资金、资金富裕者融出资金的需要。而后者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最终借款人资金短缺部门最终贷款人资金盈余部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图1-2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流动初级证券初级证券初级证券次级证券资金流资金流资金流资金流直接融资过程间接融资过程初级证券资金流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资金短缺单位通过向资金盈余单位出售行股票、债券等索取权凭证而直接获得所需资金;资金盈余单位通过购买并持有这些索取权凭证而获得未来的本息收入(债券)或股息分红(股票)。初级证券:产生于直接融资过程的索取权凭证为初级证券(primarysecurities)。对于资金融入单位来说,这种证券是一种负债;对于资金融出单位来说,这种证券是一种资产。这种证券化的资产大多数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转让,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直接融资优点:可以节约交易成本。缺点: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技资投资者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数量、期限难以匹配。融资的门槛比较高。间接融资资金短缺单位与盈余单位并不发生直接的融资关系,而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发生间接的融资关系。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自己的次级证
本文标题:金融学(复旦大学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