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大型铸锻件技术对国家经济的支撑作用
大型铸锻件技术对国家工业的支撑作用大型铸锻件技术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任何先进的设备离开了材料将变得没有支撑,依靠进口是没有保障的。自己不能制造的材料,别的国家及时出口,价格也高出很多;如果遇到不友好的国家不批准出口,这就是受制于人。这样的案例在中国的国家重大工程中遇到过很多次。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在一期左岸十多台机组中,大型铸锻件几乎全是国外进口,在价格和交货期上中国完全没有话语权,中国二重集团只有一支叶片被用在三峡左岸机组上。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曾经批复:“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大型关键铸锻件依靠进口供货,国产件能力、质量难以满足要求,已成为重大装备制造业的瓶颈,并受制于人。要采取有力措施,用好有关政策,加强铸锻件工艺的研究,整合现有生产能力,加大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争取有大的突破。”中国二重经过长久的技术创新和大量的设备投资,终于在大型铸锻件的制造能力上有了大的突破:钢锭从300吨级提高到600吨级;一次浇注钢水量从400吨提高到900吨;锻钢件从200吨级提高到400吨级以上;锻钢件最大直径从4米多提高到7米;电站铸锻件从30万千瓦级提高到100万千瓦级;成为中国唯一能提供70万千瓦级水电全套大型铸锻件的公司所以在三峡右岸的十多套机组中,中国制造的大型铸锻件得到大量使用,突破了国外的制约。中国为解决能源问题发展核电,2007年日本政府不给JSW公司签发中国核电站用的大型铸锻件的出口许可证,致使中国制造核电设备用的大型铸锻件成了无米之炊。在中国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的主持下,中国二重进行了核电站用大型铸锻件的研发。正是因为中国二重针对核电产品进行技术研发,并实施了国家审批的“第三代核电锻件生产技术改造”等项目,才使得中国二重能够取得核电蒸发器管板制造的一次性成功。在此基础上,2009年5月,中国二重又成功地锻造出我国第一支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半速转子;同年中国二重又成功地研制出世界第一支AP1000核电的主管道。打破了国外对中国核电大型铸锻件的封锁。中国二重拥有的30万千瓦的水电、火电大型铸锻件技术不仅适用于30万千瓦机组,在此基础上在研发,能够制造出60万到140万千瓦的水电、火电机组的大型铸锻件。在中国二重的30万千瓦的水电、火电大型铸锻件技术的基础上在进一步研发,还可以生产出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大型铸锻件。中国二重拥有的30万千瓦的水电、火电大型铸锻件技术还可以延伸到船用铸锻件的制造。中国二重拥有的30万千瓦的水电、火电大型铸锻件技术还可以扩展到大型冶金设备铸锻件的制造。中国二重拥有的30万千瓦的水电、火电大型铸锻件技术还可以用于大型传动轴的制造。中国二重拥有的30万千瓦的水电、火电大型铸锻件技术还可以用于石油、化工炼化设备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的制造。拥有这一技术,大型铸锻件的产品成功率将得到保障。如果没有这一技术,就是损失一个300吨钢锭做的锻件价值就达人民币300-600万元,如果出现批量性和系列性的缺陷,损失将更大,还要损失交货周期和客户,这样的教训在中国二重历史上是发生过的。拥有了这一技术就会获得很好的铸锻件质量,对国家重大工程就有保障,对客户和交货期都有保障
本文标题:大型铸锻件技术对国家经济的支撑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7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