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数学
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一)合作学习的目标定位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探索的精神和思维的发散性、批判性、深刻性。有利于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此外,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起到很大的作用。其目的具体表现在:1.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个体对独立学习的再认识、再提高,是对独立学习成果的反思、融化和应用。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相对于个人独立学习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如一题多解的问题,通过组内成员的交往、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扩大获取知识的渠道,如:《一次函数的图象》这一节课中的合作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列表、描点、画出一次函数y=2x与y=2x+1的图象,然后观察所描出的点,让学生交流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思维异常活跃;不仅发现了描出的点分别在两条直线上,而且还发现了直线y=2x+1是由直线y=2x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通过交流,使思路不断明晰、丰富,还有学生甚至还发现了这两条直线的距离是55.通过讨论,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形成了概括能力,并且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中,使学生广收信息,增强了主动探究能力,从而创造性思维得以不断发展。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合作是现代社会成功的必要基础,有了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就能形成一股力量,使在团队中个人的学习将更为成功,同时为今后个人的深入发展打好了基础。小组合作能让学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可以高效率地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并且在合作中学会理解、倾听、尊重他人,逐步掌握与人交往、沟通的技能,为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这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容易被忽视的目标。3.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技能;同伴间通过提供帮助和关心满足学习心理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因为集体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为帮助他人获得成功而感到自豪,增强了自信和自尊;因受到他人的关心、鼓励和帮助而感动,从而学会尊重他人。以致形成自信、自尊、乐于交往、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二)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合作学习的展开应具备一定的内在条件:一定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否则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外在条件:充足的时间、合作的氛围、必要的资源。1.充足的时间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2.合作的氛围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3.必要的资源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以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三)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特征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适合合作学习呢?内容的选取应遵循的原则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基础,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需要通过几个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完成。根据以上原则,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开放性较大或容易引起争议的内容。开放性较大的内容,一般有多种思维方式,但凭个人的智慧,很难把各种指向的问题都考虑到,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通过小组讨论,可以集大家智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互补,同时也能使学生体会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从而养成不盲目自大,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对于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明晰思路,达到越辩越明的效果。案例1:利用函数图象分析下列问题:(1)对于一次函数y=2x+3,当自变量x的值增大时函数y的值有什么变化?对于一次函数y=-2x+3呢?(2)观察图中各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是一个开放性较大的合作学习内容,其中第(1)问题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层次相对较浅,对于大多数同学都不难发现其变化规律,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同学,体现了合作学习内容的层次性,二是为解决第(2)问题提供了思考方向;而第(2)问却是个发散性极大的问题,根据图象,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结果,可以从图象的增减性考虑,可以从图象经过的坐标象限考虑,可以从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位置考虑,也可以从图象的轴对称性考虑。通过这个问题的合作学习,可以起到思维互补的作用。2.难度较大但符合认知水平的内容这类问题如果仅仅通过教师讲授,很难留下深刻记忆,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能当时听懂了,但课后却又不知所措,对于落后学生却是望题生畏,可能连听懂的勇气都没有,但这时学生之间的帮助,却能化难为易,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明辩思路,达到“喔”效应。案例2: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36km/h,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km/h。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有一种“恐惧感”。但合作学习后展示讨论结果时,却有这么几种思考方法,法一:把这个问题看成纯粹的应用题,则是一个同时不同地出发的追及问题,只要算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追上就能判断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则又有两种不同解题思路,一种是用算术的方法,一种是用列方程解决;法二:因为小聪和小慧所走的路程与时间是呈正比例关系的两个变量,所以可用函数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追上的时间与地点就是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而这里两个变量的设法也可以有多种,真可谓思维异彩纷呈。3.知识涉及范围较广、跨度大、综合性强的内容案例3:(1)小明的哥哥是一名大学生,他利用暑假去一家公司打工,报酬按16元/时计算.设小明的哥哥这个月工作的时间为t时,应得报酬为m元,填写下表:工作时间t(时)15101520…t…报酬m(元)怎样用t的代数式来表示m?(2)跳远运动员按一定的起跳姿势,其跳远的距离s(米)与助跑的速度v(米/秒)有关.根据经验,跳远的距离2085.0vs(0v10.5).在弹簧上悬挂物体,弹簧就会伸长。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悬挂物体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函数关系?像这类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活动内容,仅凭个人很难完成,通过组内分工:两人协助实验,一个观察数据,一人记录,在组内成员的默契配合下,既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又体现了各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使学生较好地体验成功感。4.探究性较强的内容案例4:如图,每个图形都是由若干个棋子围成的正方形图案,图中的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上都有n(n≥2)个棋子,设每个图案的棋子总数为S.图中棋子的排列有什么规律?S与n之间能用函数解析式表示吗?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用棋子摆正方形问题的两个变量,这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寻找却有多种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改善学习效果,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的,合作学习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性思想的机会,另一方面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5.需要反思总结的内容一节课的内容完成后必须有一个知识疏理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对一节课的反思回顾,不仅可以使学生较好地反思这节课我学了哪些知识与方法,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习惯,而且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使学生能自省、自悟、自得,获得生命的体验。如《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一节课的小结,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有的小组制作出了如图的一张表格,不仅较好地疏理了知识,而且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四)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各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独特的操作程序。根据模式建构的理论,为实现模式的学习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一般基本程序为:创设情境,明确目标——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教师总结,反馈评价。但对于不同的合作学习内容,又可以有不同的基本程序,如操作性较强的合作学习内容的基本程序可以是:明确目标,合理分工——默契配合,实验操作——小组讨论,分析数据——集体交流,反馈评价;对于难度较大或综合性较强的合作学习内容,又可以按这样的基本程序进行:教师点拨,明确目标——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小组讨论,面临困境——师生讨论,拨开迷团——继续讨论,集体交流——教师总结,反馈评价。(五)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要义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个体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它更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才能的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从而产生更大的成功、更积极的关系和更好的心理调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1.准备合作学习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和必要的训练。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心理准备、操作性的合作学习还应准备一些器材;明确合作学习目标是合作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教师要正确确立合作学习学什么,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对所要学的内容达到一个怎样的认知程度。因此,首先要确立具有定向性、激励性和评价性作用的目标,抓住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切入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明了合作探究的核心。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调动思维,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如前面所举的例子——合作学习内容举例4:在弹簧上悬挂物体,弹簧就会伸长。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悬挂物体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函数关系?在合作学习前首先每个小组应事先准备好一根弹簧、一些砝码和一把尺子,应设计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表:弹簧原长(单位:厘米):所挂砝码的质量(单位:克)挂砝码后弹簧的长度(单位:克)弹簧伸长(单位:厘米)你的发现:在活动前让学生明确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发现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应让学生尽快作好组内分工,让学生知道此次合作的评价主体是什么,有了这些准备学生才能马上进入合作状态。对于一些知识性较强、综合性大的问题,教师还应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形式在课堂中,不同的内容可以整合使用不同的小组合作形式,如操作性、探究性强的合作内容可以采用正式的合作小组,对于组内分工要求不高的内容则可采用非正式的合作小组合作或基于合作的小组.3.分工为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组员分别承担互补的、有内在关联的角色。根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教授的建议,在小组活动中,不同成员可以分别承担以下角色:总结
本文标题: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数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0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