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
邹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诸子百家中,崇尚自然,主张追求精神自由的是:()A.庄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3.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贡献是()A.仁爱、正义、自强的价值观B.变法革新、集权专制的治国理念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D.兼爱、非攻的和平理想4.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A.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B.保持传统思想不变C.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D.压制其他思想发展5.“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有教无类6.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反对道学家的虚伪7.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西学8.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包括()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和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丧失了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的机遇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④明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9.明清之际,思想界异常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们对儒家思想批判吸收,对时政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以顾炎武为代表的()A.重农抑商思想B.民贵君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10.从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莎士比亚“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其共同主旨不包括()A.反对以神为中心B.提倡以人为中心C.肯定人,肯定人性D.反对神权和专制主义11.某学者在论述我国现代外语教育时说:“院系调整时,撤销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他所描述的现象出现在()A.新文化运动后期B.抗日战争时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D.改革开放时期12.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①嘎子看到路口刚刚刷上标语:“公共食堂真是好,省劳力来节约粮;厨房饭厅宽又大,男女老少喜洋洋。”②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③争胜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④菊兰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苜蓿,便偷偷到地里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按相关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13.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这一论断()A.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B.与中共“八大”的决议相悖C.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南D.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14.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精神氛围浓厚B.民主政治高度繁荣C.社会环境宽松自由D.自然地理条件优越15.1545年,玻利维亚波托西银矿的发现和开采引发了震动全欧洲的、持续两个世纪之久的“白银热”。这股“白银热”对历史进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动了拉丁美洲经济的繁荣C.加快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D.促成了葡萄牙殖民帝国的兴盛16.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撰写的《常识》中认为英国政体是“君主政体暴政和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这两种“暴政的残余”分别体现在()A.国王和上议院B.国王和内阁C.国王和下议院D.内阁和上议院17.一场发生在欧洲的思想运动的口号是:要理性,不要传统;要现在的幸福,不要来世的拯救。该运动是()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18.据统计,英国国会在1740年至1749年的10年间通过的圈地法案只有64个,而1800年至1809年则有574个。造成这类法案数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B.机器工业时代的到来C.海外殖民帝国的建立D.思想启蒙运动的推动19.1812年3月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几十个纺织村镇的手织工攻击工厂,捣毁机器,遭到政府的镇压。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A.英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B.工业革命冲击传统的社会关系C.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指导作用D.曼切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中心20.《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1917年)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口号”包括()A.“临时革命政府万岁!”B.“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统治!”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D.“为我们的祖国不受外国侵略而斗争!”21.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22.“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的最大成果是()A.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C.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D.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23.“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A.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B.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24.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四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A.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B.宣传发展了人文主义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D.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发展25.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A.社会契约论B.天赋人权C.人民主权D.三权分立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26.(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89年3月,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阎照样:《英国政治制度史》(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通过一系列拨款法案的政治前提及其意义。(5分)材料二第一条第七款:“一切征税议案应首先由众议院提出,但参议院可以如对其它议案一样,提出或同意修正案。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提出该案的议院,该议院应将异议详细记入议事记录,然后进行复议。”第八款:“国会有权规定和征收直接税、间接税、进口税和货物税,以偿竹国债、提供合众国共同防务和公共福利。”第九款:“除非经法律规定拨款,不得从国库提取款项。一切公款收支的定期报告和账目,应随时予以公布。”——《美国宪法》(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宪法中关于国会财政权的规定。这些条款体现了美国宪法中哪些重要的政治原则?(5分)材料三(美国)1939年的第一项重组计划就是将预算局(简称BOB)从财政部转移到总统的行政办公室,第8248号行政命令明确规定了预算局的责任,协助总统准备预算和监督与控制预算的管理成为其主要职责。——徐红:《论英美议会财政权成长过程中的路径依赖》(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权有何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5分)(4)综合以上材料,从近代西方国家财政权变迁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⑴上述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⑵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4分)28.(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中心几乎同时进入思想繁荣时期,哲学思考都十分活跃,都开始自觉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中国哲学长期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上,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这与古印度、地中海文明强调神及彼岸世界的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美·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社会》请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关注“人”的社会背景?(4分)(2)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的许多做法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甚至是扼杀人性,试举三例说明。(6分)(3)人类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人不断解放”的过程。到18世纪末时,人类为解放自身,在解放思想方面做了哪些努力?(3分)(4)中国近现代史上,为了人的思想解放,中国社会各阶层做了哪些努力?(8分)(5)从历史的角度看,实现人的解放的根本条件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5AAACC6-10BCADD11-15CBBBA16-20ADBBC21-25BBBBC26.(1)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限制了王权;议会的权力扩大)。(2分)意义:限制国王的权力,强化议会的财政(行政)权,实现权力(由国王)向议会的转移。(3分)(2)规定:征税(税收立法)权属于国会;规定财政开支的用途;国会监督联邦政府的一切财政活动。(3分)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宪政)原则。(答出两点即可
本文标题: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4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