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体验音的强弱;2、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3、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敢于表现自我,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协调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通过探索声音、聆听、游戏、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等音乐活动,感受音的强弱;2、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四、教学准备:1、课前板画伞花图,学生座位排成双层U字形;2、课件、琴、鼓棒各一、两生一把小花伞、生均一张手工纸。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下雨啦,让我们撑起小花伞,踩雨去!(课件显示雷、雨动画)生:两生一组撑一把小伞随轻快的音乐跟老师做“踩水律动”进教室。师有节奏地念踩水儿歌:a、(欢快地走)前面有个大水坑|跳过去0|跳0跳0||b、前面有个大水洼|小心翼翼走过去|走—走—|走呀走—||c、踩得重一点·让|水花溅起来—|踩踩踩踩|使劲踩使劲踩||师:带领小朋友欢快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说:雨过天晴了,让小花伞坐到我们身边,陪伴我们一起学习。(二)感受音的强弱:1、探索声音活动。①模仿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声音。感受强和弱。a、调皮的大雨点和小雨点落到雨伞上,唱着快乐的歌(边说边在黑板的大雨伞图上画大雨点和小雨点)。你能模仿他们的歌声吗?学生模仿。b、像大雨点这样大的,重的声音,我们说它很强;像小雨点这样小的,轻的声音,我们说它很弱。②找一找大自然中表示一强一弱的声音。a、大自然的声音可丰富了。师引导他们模仿台风与微风、大花猫生气的叫声与小猫咪轻声唤妈妈的声音,让学生对比感受音的强与弱。b、你还能找出这样一强一弱的声音吗?③试着自己创造发出一些表示强弱的声音。a、师示范:用力击掌XXX—轻轻捻指XXX。让生模仿体验力度强弱。b、能创造出和老师不一样的方式表示强弱吗?④撕纸用图形表示强和弱。a、老师用大雨点表示强的音,用小雨点表示弱的音。谁还能用其他图形表示?引导学生创造多种图形或图形组合来表示强和弱。b、在《大雨和小雨》的伴奏轻音乐中,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用手上的纸撕出一组表示一强一弱的图形,并贴到小伞上。引导学生把垃圾放到名为“卫生空间站”的雨伞中。c、撕纸基本完成后,师走到学生中间,边哼边展示学生的伞作品。2、聆听活动。①导语:刚才我们用图形表示了一强一弱,其实我们的音乐就是有了强弱的变化才显得丰富多彩。老师这里有两段音乐,请你比较一下,哪段强,哪段弱。你可以跟着音乐做你想做的动作。(逐段播放《天鹅》和《狮王进行曲》)并交流。②如果说两段音乐表现不同的动物,你们能想象一下,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吗?(先找身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再交流。)③小朋友们感觉不错。第二段音乐叫《狮王进行曲》,它展现了森林之王狮子在威武地走动。第一段音乐叫《天鹅》,他给我们展现了高雅的天鹅在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让我们再来听听第一段音乐,并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舞蹈。④听《我是人民的小骑兵》片段,体验马儿跑来时的“渐强”和马儿跑远时的“渐弱”。⑤找找生活中表现“渐强”和“渐弱”的声音。由火车开远了和火车开来了的对比、小鸭子摇摇摆摆走来了和小鸭们走远了的声音对比来引导。⑥生用嘴巴或击掌模仿小鼓“渐强”和“渐弱”的声音。3、游戏活动:吹泡泡。①游戏规则:当鼓声渐强的时候,泡泡慢慢变大,我们就往外退。声音渐弱,泡泡慢慢变小,我们往里运动。鼓声停止,我们就保持不动;鼓声越来越强,到最强一个音时,“啪”!小朋友们模拟泡泡破掉发出的声音,并固定一个造型。②师敲鼓,生游戏。③选一个小鼓手,师生共同游戏。4、歌曲教学《大雨和小雨》。①导语:小朋友们玩得正开心,听!又下起雨来了。师边弹边唱。(课件示歌谱)让学生说说听了这首歌的感受。②有节奏读歌词。(先找身边的小伙伴按节奏读,再请生来读,注意引导用悄悄话的声音读小雨的弱,用自然响亮的声音读大雨的强。)③歌词教学。a、安静地听伴奏,第一遍,让小伞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跳起来,第二遍,心里默唱,第三遍,跟伴奏轻唱。b、师生合作乐句接力唱——师生分角色唱——齐唱。④曲谱教学。听琴声,心里默唱——跟琴轻唱——困难句教学——一半词,一半谱。⑤巩固歌曲。a、生用自己创造的强弱不同的声音为老师伴奏,再为音乐伴奏。b、一个小朋友邀请他的好朋友一起唱,其余学生伴奏。(三)漫步雨中。①师生共同到“雨中”走一走,唱一唱。根据歌曲强弱变化,撑伞在“雨中”走出不同力度。②大雨的歌可以用踩水的动作,小雨的歌用过水洼的动作。师生在“雨中”快乐地同唱共舞。③音乐声中带着艺术之美走出教室。
本文标题:大雨和小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5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