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太原五中2012—201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4月)高三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B.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D.儒家学说倡导的伦理道德【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能长期维持大一统的局面依靠的是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且这种制度在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得以强化,尤其宋代以后地方势力极大削弱再也无法与中央政府抗衡,所以答案选C项。k#s5u25.河北邢窑遗址当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此相关的内容是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C.青瓷上选无雕饰,人巧久绝天难留D.青白釉传色泽美,方圆形似器容珠【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的瓷器制造技术高超,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其中河北邢窑以生产白瓷文明天下,所以答案选B,A越窑地处浙江,CD两项中青瓷是中国南方精美瓷器的代表。26.清初学者潘耒在为某书作序时说:“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当代文人才子甚多,然语学问者,必敛衽推亭林先生”。潘耒所评价“先生”的思想特点是A.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B.理在气中,趋时更新C.探究万物规律“格物致之”D.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答案】D【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然语学问者,必敛衽推亭林先生”是指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材料中评价的著作即是顾炎武的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炎武在治学方法上积极倡导“经世致用”即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故答案选D项。27.近代江苏某书记载:“迩来我国服用人造丝织品者亦渐增多,纺制人造丝之厂固所鲜见,即织人造丝布者亦寥寥无几。致人造丝织品进口数量逐步增加,其速度殊可惊骇。”从实质上反映了A.外国商品具有竞争优势B.中国成为外国原料产地商品市场C.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中国百姓收入提高,生活富裕【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致人造丝织品进口数量逐步增加,其速度殊可惊骇”说明外国丝织品大量进入中国,这势必引起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鸦片战争之后这种现象即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出现,所以答案选C,A项只是表象而非本质,BD两项材料中并未体现。28.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日记》中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下列内容中与此书有关的是A.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C.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第一个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D.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口中所称贼人应该是天平天国的领导人,由材料“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可以推断出此著作应该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纲领,其率先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方案,所以答案选C,A是鸦片战争之后自强派的救国主张,B项是太平天国前期《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内容,D项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29.1938年4月英国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导中的战役k#s5u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取得抗战以来的规模最大的胜利D.极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时间特征“1938年4月”和空间特征“津浦线”将该次战役指向了国民党正面战争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这是抗战以来取得规模最大的胜利,歼敌一万余人,所以答案选C,A项国民党淞沪抗战的积极影响,BD两项是指八路军在西北取得了平型关大捷。30.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A.教皇教士B.资产阶级C.广大民众D.封建领主【答案】A【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积极倡导“因行称义”主张,即信徒只要虔诚信仰上帝即可得到救赎,上帝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而教皇教士无法救赎信徒,这极大挑战了教皇的权威,答案选A,BC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31.英国启蒙文学家笛福曾经说:格拉斯哥城是“大不列颠最清洁、最美好、结构最好的城市之一,……1818年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了……1839年,它被称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导致格拉斯哥魅力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1825年经济危机爆发B.1836年宪章运动工人C.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D.工业革命带来负面影响【答案】D【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818年……1839年”正是英国积极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期,工业革命在带来生产力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所以答案选D,AB两项是社会危机不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C项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积极政治影响。3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853年7月8日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在江户港抛锚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却是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进入世界市场的民族。”下列观点符合材料的史实是日本A.殖产兴业走上现代化道路B.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C.推翻幕府确立近代天皇制D.实现民族独立对外扩张【答案】A【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一样遭受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然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现代化道路,日本不仅实现了富国强兵而且还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进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所以A项日本走上现代化道路对日本影响最大,BCD三项不如A项影响广泛和深远。33.1936年,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访问苏联失望而归,在发表的《访苏联归来》中说苏联是生虫的红苹果,虽然光鲜亮丽,但不能吃了。它揭示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矛盾激化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C.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弊端D.赫鲁晓夫的改革失误【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苏联是生虫的红苹果,虽然光鲜亮丽,但不能吃了”反映了1936年苏联建立起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尽管苏联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同样严重,所以答案选C,ABD三项发生的时间特征与材料不符。34.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内战等)。对此现象理解有误的是A.经济民主化成为历史潮流B.一超多强格局受到严重挑战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D.和平与动荡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二战后一方面经济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地区军事冲突加剧,这突出反映了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当今世界政治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点,当然世界动荡的原因在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所以AC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特征,B项材料无法直接体现出来。35.因坚持科学真理,罗马教廷以违背“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的罪名,判处“近代科学之父”终身监禁,并禁止出版或重印他的其他著作。宣判后,他并没有屈服,只说了A.“人不是他人的工具”B.“勇于探索真理是人的天职”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地球仍然在转动着。”【答案】D【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判处近代科学之父终身监禁”是指伽利略因坚持科学真理而遭到罗马教廷的残酷迫害,结合所学可知伽利略是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所以D项说法符合其言论特征,AB两项是人文主义者的言论,C项反映的是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早在十七十八世纪,西欧诸国就开始最早迈向了现代世界,形成了现代性,并取得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地位。这种现代性的动力和内容是什么,从长时段的视角来考察,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市场经济和工业革命给了西欧诸国以强劲的推动力,形成了体现在创设新制度等各个层面的现代性。而凭借这种现代性,他们占据了世界体系的中心,并在现代性的旗帜下向全世界进行大规模的扩展。——李宏图《现代性的形成和扩展—17、18世纪的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材料二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工业现代化的条件、内容和水平是不尽相同的,工业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是使自己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生产不断地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的步伐,把工业不断地建立在最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从而保持自己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领先地位。……美国的工业现代化在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一直属于“赶超”型,而在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的科技革命和新的工业革命中奋起直追,赶上并超过了英国,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从而使自己的工业现代化转变“领先”型。——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贸易发生重大变化,各区域性贸易集团在对内和对外贸易方面都建立了一整套法律机制。这些法律和行政往往是利己排他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各成员国除进行经济合作外,还把合作项目扩展到环保、科技、知识产权等非经济领域方面,甚至延伸到减少贪渎、制止毒品交易、反对恐怖主义,制药和保健等方面的合作……例如,欧盟还利用反倾销的法律,限制经济组织外的某些产品输入,每年引发的反倾销案有几十起,大多数案件是涉及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有类似规定……国际间也制定一些法律规则来遏制单边主义和“灰色区域”的利用,但一些国家还是以反倾销措施作为保护公平竞争。——摘编自《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7世纪,西欧诸国迈向现代世界的条件。(7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9世纪末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国际经济法的特点和影响。(10分)【答案】(1)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及初步发展;(2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思想促进了人民思想解放;(3分)近代科学形成为现代化奠定技术基础。(2分)(2)南北战争结束,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和大批移民使劳动力充分;外国资本大量涌入。(8分,答出4点即可)(3)特点:法律机制完整,涉及范围广泛,以保护本集团利益为主,具有排他性。(2分)影响:有利于区域集团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有利于打击国际黑恶势力;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4分)但形成了贸易单边主义,恶化了国际贸易环境;(2分)贸易壁垒政策激化了地区或国家之间的
本文标题: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6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