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头部CT基础及断面解剖
CT室cy1.冠状位:额状面2.矢状位: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3.横断位:水平面窗宽(WW):CT图像上的全部灰阶有效显示的CT值得范围窗位(WL):窗宽中心的CT值脑组织窗(WL:35,WW:100)骨窗(WL:300,WW:1500)纵膈窗(WL:-650,WW:1600)肺窗(WL:40,WW:400)伪影病人因素:不自主运动如呼吸心跳,燥动;扫描野内高密度结构或异物如骨,假牙。设备因素:故障人体各组织结构不同,对X线吸收程度各异,形成不同的CT值,因此可以利用CT值来鉴别组织的性质。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含气肺组织;灰影表示中吸收区,即中密度区,如软组织的肌肉或脏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含钙量高的骨骼等。液体CT值:-10—10Hu,水的CT值为0Hu;空气CT值为-1000Hu;脂肪CT值:-70—-90Hu;肝脾肾、脑实质等软组织CT值:20—50Hu;骨性组织CT值一般超过300Hu;骨皮质一般CT值超过+1000Hu;组织平扫CT值组织平扫CT值脑25—45灰质32—40白质28—32基底节35—45脑室0—12肺-500—-900甲状腺100±10肝40—70脾50—70胰40—60肾40—60主动脉35—50肌肉35—50淋巴结45±10脂肪-80—-120前列腺30—75骨150—1000椎间盘50—110子宫40—80精囊30—75水0空气-1000静脉血液55±5凝固血液80±101.空间分辨率未超过常规X线检查,辐射剂量明显高于X线检查;2.定位:小于1cm的病灶,易漏诊;3.定性:受病变部位、大小病程等影响;不是所有脏器适合CT检查,空腔性脏器(胃、肠);对于软组织肌肉、韧带等显示不如MR;CT只能反映解剖方面信息,几乎无功能和生化信息。位置与层次的判断了解人体横断层解剖,观察扫描位置是否正确。异常影像的观察病变影像的部位、大小、数目、边缘、密度、内部结构、与周围的关系等,如为复查则需对病变进行动态描述。分析与判断诊断的基础是首先了解正常影像解剖,并对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有深入的了解,再结合临床做出正确判断。常规扫描一般情况下不用高分辨率扫描,常规扫描层厚与层距:10mm,扫描方式采用连续扫描。自颅底至顶部分为9—11层面特殊扫描薄层扫描:层厚5mm以下,用于观察细小病灶,扫描患者的射线剂量增加。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病变组织密度增加称为增强或强化,其机制是病变组织内血管丰富或血流缓慢,血脑屏障破坏,含碘造影剂在病理组织中停滞、积蓄而强化。因此增强扫描可反映病理组织性质。静脉团注非离子碘造影剂100ml,进行连续扫描。适应症:1.颅脑:脑肿瘤、脑血管病变、颅内感染性病变和先天变异等;2.胸部:适应于病变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病灶、鉴别病变与血管断面、观察病变血供情况、血管本身有无病变;3.腹部:肝癌、肝血管瘤、局限性脂肪肝、肝门癌栓、胆管及胆总管病变、胰脾占位性病变及腹腔肿块等。CT增强无绝对禁忌症,对急性脑外伤、脑卒中、药物过敏、哮喘、肾衰、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增强要慎重。正常脑实质轻度强化脑血管明显强化硬脑膜明显强化(血管丰富且无血脑屏障)松果体及垂体明显强化1.颅脑肿瘤原发或转移瘤,尤其是多发肿瘤2.颅脑损伤各种血肿,尤其是多发血肿和颅窝血肿的诊断3.炎症及寄生虫脑炎,脑脓肿,脑囊虫病4.脑血管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AV畸形,蛛网膜下隙出血和脑内血肿等5.症状性癫痫6.先天性畸形与新生儿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7.颅内压增高原因不明者8.脑白质病和颅内疾患不明者颅前窝底部:眼眶,眼球,筛窦,蝶窦等。颅中窝:前界:蝶骨。后界:颞骨岩部(岩骨)。内缘:海绵窦及垂体窝。外缘:颞骨,窝内为颞叶,其内侧为海马回。颅后窝前缘:岩骨。后缘:枕骨。鞍背后方:脑桥前池,向两侧延伸为脑桥小脑角池。第四脑室:位于颅后窝中线上,后面紧邻小脑蚓部,其两侧为小脑扁桃体。延髓、脑桥:位于第四脑室前。脑桥小角池桥前池颅前窝:颞叶。鞍上池:在垂体窝上方,位于两侧颅中窝之间,前界为额叶直回,侧方为颞叶海马,呈五角星形或六角行星。其前角连于纵裂池,两外侧角连于外侧裂池,两后外侧角延续于环池,(第六个角(后面)位于后缘中央,是角间池)。鞍上池边缘为大脑动脉环,池内前部常可见“V”字型视交叉。颅后窝:四脑室或四叠体池显示侧脑室前角的下部前方:额叶外侧:尾状核头部后方中线处:第三脑室,其两侧连接丘脑四叠体池:位于小脑蚓部前方。基底核、丘脑。内囊前脚(前肢):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内囊膝部和后脚(后肢):位于豆状核(由外侧的壳核和内侧的苍白球组成)及丘脑之间。壳核的外侧: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叶(脑岛)。四叠体池:两侧枕叶之间,池内有松果体,向前与第三脑室连接。穹窿柱由额、颞、枕叶构成。两侧侧脑室体部之间为透明隔,外侧为尾状核和体部。侧脑室后角(枕角)可不对称,室内可见脉络丛钙化。中线处可见大脑纵裂池及大脑镰。
本文标题:头部CT基础及断面解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8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