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学校教学工作汇报2013.112013年,是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的中间年,也是学校新一轮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起始年。学校以高水平创新型全国高职名校建设为目标,坚持以人才培养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在职教品牌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集团化办学、“双主体”培养、学生技能大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度、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示范辐射作用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一、学校教学工作现状及取得的主要成绩(一)学校教学工作现状学校设置54个专业(含2个新专业),开班专业41个,未开班专业11个,占21%。在册全日制大专生16346人,在校全日制大中专学生11732人(不含医学分院中职学生),其中全日制大专生11283人(其中共建专业学生1236人),应用技术分院中职生499人。本学期共233个教学班(含应用技术分院和医学分院大专),开设课程总门数795门,其中A类课程53门,B类课程685门,C类课程57门,周学时量6058学时。任课教师473人,生师比28.8:1,任课教师中专任教师374人,校内兼职教师37人,校外兼职教师62人,折算后平均每个教师周学时14.88学时。建有数控、汽车、临床技能、护理、电工电子、艺术传媒、建筑技术、会计、网络工程技术、餐旅、物流、康复、印刷等13个校内实训中心,共176个实验、实训室,建有九洲数控、四方模具等“前校后厂”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9家,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267家。由于学校所处地域影响,生源结构多元,且生源素质低。在校大专生中,技能高考、职对口、单独招生、成教网络学生2941(1207+1734)人,占26.07%;因学校综合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类型,加之招生规模限制,许多专业单班开设,不同生源只能混合编班;近两年,学校普通高中生录取分数线都接近建档线,而且分数差距大,同一教学班级学生录取分数差距近2倍。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学组织难度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存在沉重压力。(二)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1、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夯实教学质量基础(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坚持制度治教。重申并严格贯彻执行《湖北职业技术学2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坚持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出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的原则意见》、《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效教学计划管理办法》,强化教学计划刚性管理;修订出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暂行规定》,规范教学行为,严肃教学纪律;根据二级学院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实际,出台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建设经费支持及奖励办法》、《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并付诸实施。(2)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授课计划3个层面计划和课程表、授课登记表、实验室登记表、教学信息月报表4种表格为依据,强化教学计划管理和备、教、辅、改、训、考、研各环节教学运行管理。在强化中高职衔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2013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深入了解并及时处理教学问题;重视教学研究,注重教学微观管理,强化教研活动开展与检查;实行“教务值周”制度,适时分析《教学信息月报表》,收集学生意见,及时发布《教务简报》,反馈教学信息。本学期处理教学违规教师2人,学生反映问题教师谈话11人。(3)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进一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把多元化评价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调整了学校督导和院系二级督导人员,建立了三个教务信息平台、一个网上评教系统、一个课程中心,并对新的教务管理平台进行了多轮论证研讨。坚持督导听课制度,上半年主要听了青年教师的传统课堂、中老年教师的多媒体课堂,共听课37人、104节次;本学期重点听了共建专业课堂、新上岗教师课堂和学生反映问题教师的诊断课堂,共听课26人、93节次。(4)科学利用现有教学条件,有效提高有限教学资源配置效益。针对2013级招生规模扩大、西区教学楼改造成学生公寓等实际,合理调配教学资源,保证了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组织国家级考试9场次,承接行业部门考试17场次,为学校创收20多万元。2、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打造办学品牌(1)重视市场调查,强化专业与产业对接,建立了专业布局动态优化机制,将学校专业数量动态控制在50个左右。确定了21个专业群,调整了第三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功申报了学前教育、报关与国际货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新专业,暂缓招生5个专业。组织各二级学院制订专业设置规划(2014-2020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专业设置规划集中论证,通过各教学单位对拟重点发展专业、拟停办专业、拟新3开设专业的陈述,清晰了二级学院的专业建设思路,为学校制订专业设置规划(2014-2020)提供了依据。表1学校现有专业设置情况统计时间专业个数专业及专业方向个数招生专业数招生专业及方向开班专业开班专业及专业方向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个数校级重点专业个数20135482476341561217(2)以质量工程为平台,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学校获批、在建、申报质量工程项目共23个,获得建设资金1049万元(未批项目经费除外)。表22013年度获批、在建、申报的专业建设项目序号项目等级、名称时间对应专业支持经费(万元)进行状态1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011建筑工程管理专业210资金到帐11月5日省验收22011药学2103教育部“卓越医生”计划项目2012临床医学专业――――4省重点专业2013临床医学206月申报结果将出52013机电一体化技术2062013口腔医学2072013旅游管理208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3临床诊断基地506月申报结果将出92013机电一体化基地50102013建筑技术基地50112013旅游基地50122013网络工程技术基地5013省新兴支柱产业计划2010建筑技术(节能环保建筑)――――142010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152011物联网技术――――16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2数控技术专业九洲数控实习实训基地50获批,资金到帐,中期检查17湖北职教品牌2013湖北护理职教品牌200未授牌,80万元资金到帐18省专业教学标准2013护理专业教学标准5资金到帐11月底完成19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3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护理实习实训基地50未获批20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施工图识读与会审等2门20即将到帐2013护理技巧等5门100待评审结果421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013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汽车实训基地3507月申报结果未出22楚天技能名师201312位名师对应12个专业24按年支持23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4孝感市中心医院临床技能实习实训基地5011月5日申报(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牵头组建了湖北护理职业教育集团。以护理职教集团为依托,学校在湖北省牵头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研发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教材,牵头开发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有效促进了湖北护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1)继续深化“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校订单培养的学生人数比例为8.08%。(2)以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开发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广泛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共享行业企业优质教育资源。(3)论证、分析、控制和利用好学校2013年383万元的实验室建设资金计划,改建、扩建实训室13个,新建实训室6个。成功召开了孝感大中专医学类学生实习带教会,进一步融洽了学校与业务部门和医疗单位的联系,保证了2011级医学生的实习安排。新开辟校外实习基地23个,新入校企业3家,顶岗实习实现全覆盖,并试行专业教师分头带教和管理,进一步优化实习管理模式。(4)向教育部申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围绕专业孵化企业,产学结合校企双赢”2个典型案例;向教育厅申报“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双主体’办学探索实践”、“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综合性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护理专业‘循环教学、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药学专业“专业服务产业实现五个对接”等7个典型案例。4、课程建设持续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5在原有9门国家级、26门省级、13门教指委、85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实施对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申报《施工图识读与会审》、《Linux数据库操作与应用》、《护理技巧》、《临床诊断基本技能》、《儿童保健与疾病诊疗》、《广告创意》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施工图识读与会审》课程已通过教育部专家评审,进入中国“爱课程”网运行,对全球开放。在“以用为本”的基础上,按照“十二五”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拟遴选确定优质核心课程34门。注重课程建设成果的运用,强化精品课程利用情况检查。在校内督导听课意见反馈中,效果好的课堂全部为精品课程设计课堂。学校通过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开展师生技能比武、实习巡回检查、考证培训、技能强化训练、公共课程改革、开设全校性任选课等措施,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近三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共获奖104(94+8+2)项,总成绩处于湖北省高职院校前列;通过对公共计算机、公共英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国家统一考试过级率大大提高;通过“双证书”制度的强力实施,学生护士资格考试、助理会计师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整体提高,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同类院校水平。表3近三年学生校外技能竞赛获奖情况(项)表4湖北省首届高职技能大赛参赛项目获奖情况参赛院系参赛项目参赛选手获奖情况机电工程学院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袁野韩用升喻边泽一等奖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应用朱德江张豪杰罗武一等奖建筑技术学院工程造价胡仲源蔡国庆王薇一等奖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导游服务吴小芳一等奖西式宴会服务张元芳罗芳二等奖类别国家级省级市厅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类36412151323――二类44791215――――――6财经学院会计技能彭蓉高杏尘黄素素袁浩二等奖物流学院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唐梦蝶陈晨曹雷张涛二等奖汽车学院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严加伟陈佳付进学二等奖表5近二年学校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执业资格、职业技能考试合格率情况考试项目全国平均水平省平均水平我校水平备注计算机一级45%-55%47%-55%72%-83%几个院系超过85%计算机二级――40%左右40%-45%仅限高职院校英语三级――35%-41%46%-59%合格率处于高职第一方阵护士资格40%-50%――92%-96%连年列省高职院校第一名助理会计师30%左右――78%-83%仅次于咸宁职院职业技能80%80%95%左右学校自定标准70%5、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三方评价育人质量学校经过三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毕业生质量的“短板”不是技术技能,而是综合素质。为此,学校确定了“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申报立项了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研究课题,推行素质教育学分制试点,全面整合资源,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身心健康课程和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课程分为必选课和任选课,实行学分制管理,在保障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的同时,特别突出学生特长的培养,特别突出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将素质教育贯穿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堂、课外学习与生活的第二课堂、深入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三课堂之中。针对职业通用能力
本文标题:学校教学工作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1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