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宁夏医学院学科建设及学位点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1宁夏医科大学学科及学位点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15年)学科及学位点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医学教育水平,提升办学层次,培养优秀医学专业人才,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结合《宁夏医科大学“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宁夏医科大学学科及学位点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15年)》。一、学科及学位点建设现状(一)发展现状1.学科布局合理,学科优势特色明显按照适应宁夏社会经济目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学校以省部级重点学科为龙头,分层次进行建设。现有1个国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校级重点学科,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中医学等领域,已成为宁夏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的指导基地、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基地、医疗卫生科研成果孵化、产出和转化基地。多年来,通过对癫痫病综合防治、体外生育力保存、骨关节结核预防与治疗、肿瘤及遗传病发病机制等研究,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优势学科的研究水平已跨入国内先2进行列。2.研究生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学位点建设已具规模我校于1978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30年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校在学术带头人培养、学术队伍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硕士学位点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现有1个一级学科(临床医学)、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见表1)。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8届,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1334人,目前在校研究生668人。3.人才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学校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引才、稳才的优惠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环境,形成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现有专任教师628人,其中教授118人、副教授234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16人、博士学位8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分别为50.32%、13.06%。留学归国人员8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5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三层次人选6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2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7人,自治区“313”人才24人。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态势好的人才队伍。4.基础条件极大改善,平台建设成效显著3学校不断加大对教学和科研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办学条件有了质的变化。目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8.33亿元。建成了近1万平方米的科技楼,购置了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发行时间质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膜片钳气相色谱仪等性能优越、技术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1472台。构建了由生殖与遗传、颅脑疾病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微生物耐药研究、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等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神经病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等13个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共同组成的开放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直属附属医院是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是宁夏唯一的临床医护人员规范化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和重要的临床医学教学及科研中心。开放床位1900张,年收治病人3.3万余人次、完成手术1.6万余例。建成了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外科大楼和1.3万平方米的科技大楼,拥有国内一流的64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等先进设备,为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5.科研项目大幅增加,整体实力明显提升近五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余项,国家级项目28项,其中2008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参与“863”项目、“973”项目各一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2项。4(二)存在的问题1.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由于我校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学校还不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无法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制约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提升,也制约了学校更好地发挥为自治区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职能。2.高水平科研项目相对较少。受地域因素的影响,虽然学校近年来在科研项目数量、科研水平和层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获得高水平、高层次科研项目的难度依然很大,制约了科研实力的快速提升。二、学科及学位点建设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学科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根本,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凸显特色为目标,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立足宁夏,面向全国,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三、学科及学位点建设目标和任务(一)目标以实现博士授权单位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汇聚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搭建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高层次的科研成果,提升整体科研实力,构建布局合理的学位体系,提高5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二)任务1.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教学科研人员整体素质和实力为出发点,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以拟建设博士授权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兼顾各学科人才队伍的整体发展,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力度,继续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稳定人才队伍,使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比例提高到80%以上、博士学位达25%以上,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2.重点学科建设以8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为基础,重点培育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外科学等学科,力争在2015年国家级重点学科实现突破。进一步加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力争到2015年前将药理学、消化内科学、病原生物学等建成自治区重点学科。大力发展和扶持现有基础条件较好、发展前景良好,有较大社会需求的学科。到2010年建成2~4个,2015年再建成5~6校级重点学科,使校级重点学科全面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科门类。3.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开放力度,优化管理和运行机制,重点支持颅脑疾病、生殖与遗传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6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的突破。在学科建设的推动下,积极完善现有校级重点实验室的条件建设,到2015年建设1~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4.学位点建设依据《宁夏医科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加大内涵建设,力争在2012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建设成博士学位授予点。到2014年,力争将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建成博士学位授予点。按照学科及学位点整体布局,统筹规划,积极扶持,2009年将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2015年将口腔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和生物学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2015年二级学科硕士点达35-40个,分布于医学、理学、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门类。四、学科及学位点建设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其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实施校领导联系学科制,校、院和学科点三级管理制度,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学院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各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主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的重点学科管理工作小组,并强化校、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小组的职能。在运行管理上,建立学科带头人机制、设立学科7带头人津贴制度、建立学科年报、年检和评估验收制度。(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1.认真落实《宁夏医科大学引进和稳定优秀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的优惠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努力搭建一支合理的学术梯队。2.逐年增加师资培训经费,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进修及出国留学;建立专项经费,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3.进一步完善人事改革制度,落实学校对优秀人才的优惠待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热衷科研、勇于创新的积极性。4.充分利用学校与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推荐我校教师遴选成为省外院校博士生兼职导师,积累博士生培养经验,为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奠定基础。(三)确保经费投入1.建立多渠道的学科建设经费筹措方式,根据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到2012年自治区政府将投入9000万元,学校将配套投入5000万元经费用于学科建设、人才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科研项目的资助。2.积极争取自治区各政府部门对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的资助;鼓励各学科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争取外8部资金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鼓励和推动学科与国内外科研机构或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扩大横向合作科研课题与国际合作课题的规模,竞争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研究项目,增强学科自身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四)提升科研水平1.遵循“巩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加大开发研究”的基本方针,落实“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中医与西医同发展、学科交叉渗透、研究成果服务社会”的科研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依托现有的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内科学、遗传学、药理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切实有效地整合资源,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公关课题的中标率。2.围绕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促进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在巩固和深化现有已经形成的优势与特色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突出回族医学和六盘山回药研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方向,使特色更加鲜明。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龙头,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科研成果奖,努力探索多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途径,做好专利申请工作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通过共建、共管,对现有的仪器设备进行调整、重组,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和科研资源的使用率。加大实验室和公共科研平台的开放力度,面向国内9外设立开放课题,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升科研水平和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强化网络信息和图书信息资料的建设。通过各种科研平台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服务和保障水平,营造更加优良的内部环境,为学科建设及学位点建设提供更有利的保障。宁夏医科大学二○○九年四月10表1宁夏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表学科门类(代码)学科专业名称(代码)学位授权点类型授权时间理学(07)生理学(071003)二级学科1986.07医学(10)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二级学科1986.07医学(10)药理学(100706)二级学科1986.07医学(10)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1)二级学科1986.07医学(10)神经病学(100204)二级学科1993.12医学(10)内科学(100201)二级学科2000.12医学(10)外科学(100210)二级学科2000.12医学(10)麻醉学(100217)二级学科2000.12医学(10)妇产科学(100211)二级学科2000.12医学(10)眼科学(100212)二级学科2000.12医学(10)肿瘤学(100214)二级学科2000.12医学(10)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二级学科2000.12医学(10)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二级学科2003.01理学(07)遗传学(071007)二级学科2003.01医学(10)病原生物学(100103)二级学科2003.01医学(10)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4)二级学科2003.01医学(10)儿科学(100202)二级学科2003.01医学(10)耳鼻咽喉科学(100213)二级学科2003.01医学(10)老年医学(100204)二级学科2006.01医学(10)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5)二级学科2006.01医学(10)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6)二级学科2006.01医学(10)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二级学科2006.01医学(10)护理学(100209)二级学科20
本文标题:宁夏医学院学科建设及学位点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2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