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地球表面的板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是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之后对地球的进一步认识,学习本节内容能让学生了解一些地壳变动的最根本原因,也为后面的地形学习提供支持,是本章内容的基本。要更深层次地理解地球表面的板块,就必须从人类的最初认识开始,而人类认识的历史就是一个科学发现的历史,其中融合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整个链条就是以科学史为主干,在真实地呈现科学史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领会,培养科学素养。恰当处理科学史是本节课的关键,要呈现科学真实一面,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来之不易,但又就在我们身边,科学研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付出并不一定就会有成果,还与思考方向和整体人类的科技水平有关。同时要注意将科学史与知识要点有机地结合,做到讲完科学史就完成知识的落实,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入,对知识建构更顺畅。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怎样建立假说及假说的意义,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已经有一定的认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本节的内容比较抽象,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在日常生活中又无法感触到,造成学生的感性认知不足,对相关学说缺乏认同感。学生对于假说、学说、规律和理论不能很好地区分,会建立假说,但对于假说的意义、什么是假说等不清楚。对科学的认识较为固化,呈现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很少认识到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对于证据、科技水平对科学的影响无体会。另外,学生在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这个阶段的学生虽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但还要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得以加强,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严谨性,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2)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3)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依据和论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证据的甄别,培养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插图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3)通过对发展史的融入,培养学生正确的问题思考方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大陆漂移说”的形成为载体,体验科学发展的过程,敬重科学;(2)了解“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3)通过对知识的批判性接受,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逻辑思维之美。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2(2)难点:通过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感受科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山脉、岛弧、海沟、裂谷的成因。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出问题(1)出示世界地图(图1),问:你看到了什么?(2)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正卧病在床,他望者墙上的地图,突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轮廓是相对应的。你有什么想法?(3)魏格纳想到: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原来曾经是一个整体,后来破裂漂移分开的?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设计意图】学生体验到与自己相比,科学家对事物的敏锐性和对问题思考的方式是不同的,从而认识到科学发现需要一定的科学品质。2.大陆漂移学说的确立(1)教师提问:大陆漂移学说你相信吗?为什么?学生以可拼合性确认了大陆漂移学说。教师出示图2,让学生否定原先的想法。可拼合并不能说明原来就是一个整体,只是有这个可能性。思考:要寻找那些证据才能证明原先是一个整体?(2)出示图3的证据,并对图进行解释(只讲岩石和山脉走向)。教师提问:有这样的证据能说服大家相信大陆原先是一个整体吗?图2中除基本轮廓吻合外,眼睛鼻子耳朵等位置也吻合,但不能说明原来是一个整体。以此来进行反驳,说明仅凭一个证据就得出结论会造成偏差的。(3)出示舌羊齿的植物化石证据(教材中)。以思考与讨论形式呈现,学生从大陆漂移的角度进行解释。教师提出疑问:是否存在这种可能,不是大陆漂移,而全球有段时间气候变化异常,种子通过风等形式进行传播?学生经过思考后,教师解释:舌羊齿的“种子”太大,不能随风漂移,另一方面它容易破碎,不可能漂移过海。教师提出还可以从那个角度来排除这个疑问?研究当时的气候是否真有发生异常变化的证据。(4)出示证据图并进行分析:图4:大西洋两岸都出现了驼鸟和海牛图5:剪嘴鸥,指出非洲、美洲都发现了剪嘴鸥。图6:在炎热的南非和印度发现了古代冰川。图1图2图3图43学生对证据进行讨论,得出图5因剪嘴鸥具有飞翔能力,可以远涉大洋,不足以作为证据;图4和图6都能证明大陆原来是一个整体。(5)大陆漂移直接证据美国宇宙航天局和太空管理署于1984年5月21日宣布:科学家们用地球物理卫星成功地测量到地球上的大陆随板块缓慢地漂移的速度和方向。已获得如下测量成果:夏威夷与南北美洲每年约以5.1厘米的速度靠近;澳大利亚与北美洲每年约以1厘米的速度分离;大西洋每年约以1.5厘米的速度扩张。(6)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展现。学生提出,教师进行补充,提出当时认为是较轻的硅铝层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大量的证据你相信了大陆漂移说了吗?你知道当时科学界是如何看待它的吗?教师讲述:大陆漂移说对当时地质学界来说是非常叛经离道的,因为早在1847年,美国地质学家丹纳就已从地壳冷缩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大陆固定论。他认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状在地球形成之初就已经基本固定了。此后的地壳只可能有升降运动,不可能有水平运动。由于大陆固定论能够解释许多地质现象,当时已被地质学家们所信奉。所以,大陆漂移说从提出开始,在长达几十年时间内,一直受到许多坚持大陆固定论者,尤其是地质学界一些学术权威的责难和质疑。他们认为,魏格纳只是气象学家而不是地理学或地质学家,因而只不过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人”,大陆漂移说不过是“玩弄儿童七巧板的发明”。有人质疑:动力来自哪里?魏格纳:“大陆移动的‘牛顿’尚未出现。”但他对此仍持乐观态度“不用担心他不出现”。当然,魏格纳也不是等待它的出现,自己也在积极地去寻找证明。最后定格在1930年11月2日,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时遭到暴风雪的袭击,倒在茫茫的雪原上。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图7为“1912年-1913年冬天在格陵兰岛”拍摄的照片)【设计意图】以一张原先非整体的图更能引起学生思考寻找相应的证据。通过层层递进,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要讲究证据链,一个事实(结论)的确立,必须有大量的证据支持才行,而不能是孤证,只有这样才具有说服力,才经得起推敲。同时学会对证据进行简单的甄别,意识到对于证据的考虑要全面。3.海底扩张学说的出现(1)海底的新发现图5图6图5图6图74出示图8,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教师疑问:相对地球的46亿年的年龄,海底太年经了,老的岩石那里去了?新的岩石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如此对称?现象解释:先学生尝试解释,再教师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补充。(2)海底扩张说的提出和应用在前面的基础上,给整个的理论一个名称---海底扩张说,以此理论为基础,结合教材中“大西洋”形成的图,来描述大西洋的形成过程。(3)为大陆漂移说提供证据教师提出:海底扩张说的出现,使原来不被当时科学界所接受的大陆漂移说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为什么?学生根据海底扩张说及大陆漂移说的不足之处,可以得出是因为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最大不足,动力问题。教师讲述动力的来源地幔对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可以以自己已有的水平进行解释,建立假说。4.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1)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给我们展示了大陆的可移动性,海底扩张学说则展示了海底岩层的可移动性,我们综合一下,可知道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是具有可移动性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出现一个新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2)板块构造学说的阐述。从全球的岩石圈如何进行划分,为何移动,移动会产生什么样后果的顺序来呈现板块构造学说,并通过教材上的学生活动来体验板块运动后产生的现象。第二个活动的板最好要有个拉手,如图9。同时赋予上面的物体一个具体的形象,如学校的教学楼等。在前面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解释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所形成的地形。(3)两大学说的区别。教师提出:都是陆地的移动,板块构造学说与大陆漂移学说有何区别。教师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主要从移动对象一个是陆地一个是板块来进行解释。(4)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读教材中的图10,共同分析解释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以及在这些边界上会形成的地型及会产生的现象,如火山和地震等。思考题:图8图9图105有人说:几千万年以后我们有没有可能步行或骑自行车去美国,这会是真的吗?你能预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未来吗?【设计意图】理清三个学说的关系,并通过比较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不同之处认识到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必要性。5.课堂练习巩固练习围绕两个方面,一是用板块知识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二是常见的地理位置位与板块的关系。(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形成与哪两大板块有直接关系(C)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2)日本为什么是个多地震国家。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3)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能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喜马拉雅山脉地处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当这两大板块还没有碰撞前这里是古代的海洋,当发生碰撞后,在板块交界处的地壳由于板块碰撞隆起形成巨大的山脉,所以会在这里找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设计意图】暴露学生知识中的模糊点和具体解释中侧重点不明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本文标题:地球表面的板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2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