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五年考情考纲展示命题趋向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2015全国Ⅱ卷,5题;2013全国Ⅰ卷,9题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大气受热过程。4.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锋前、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以等压线图为背景,考查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风向的判断与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2.结合环境、发展等问题,突出考查人类活动与水体的关系。3.以相关图文或数据为背景资料,考查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4.多以地质构造图为载体,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实践意义、不同地层的形成过程。5.结合地貌景观图、等高线地形图等,以聚落、交通建设为问题情境,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等。全球性大气环流2013全国Ⅱ卷,10~11题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2015全国Ⅱ卷,4题;2013全国Ⅰ卷,10~11题水的运动2015全国Ⅰ卷,1~3题;2014全国Ⅱ卷,6~7题;2012全国卷,4~5题2013全国Ⅱ卷,9题地壳的运动和变化2014全国Ⅰ卷,4~6题;2013全国Ⅱ卷,36题第1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4-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目标导向:1.能够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解释太阳能分布的时空差异与昼夜温差大小等问题。2.能够判读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图,分析逆温现象的表现与影响。-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能量来源。(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A太阳辐射。(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B地面辐射。2.两大过程。(1)地面增温: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A升温。(2)大气增温:近地面大气主要依靠吸收B增温。-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4.主要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分析一个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多少的方法年太阳辐射总量多少的判断要应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理,影响削弱作用强弱的主要因素包括海拔、纬度和天气、气候等。1.不同纬度地区: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年太阳辐射总量小。如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由副热带地区向高低纬度地区递减。2.高海拔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年太阳辐射总量大。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3.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年太阳辐射总量大。如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太阳能丰富地区。4.热带雨林地区:终年多雨、云量大→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年太阳辐射总量小。如刚果盆地。-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如何运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解释农业实践活动?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深秋利用烟雾、浇水、喷水等措施防霜冻等,都是利用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该原理应用时关键是抓住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二者增多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夜晚降温幅度减小,气温相对较高;二者含量减少,保温作用就减弱,气温相对较低。-1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三、如何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分析气温日较差的大小?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主要受地势高低、天气状况和海陆、植被等下垫面因素的影响。-1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大气的受热过程-1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B)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考法分析:以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考查信息的获取、解读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1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推理分析: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大气受热过程”说明大气具有两种热力作用。(2)图表信息:-1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迁移应用运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分析。削弱作用: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时,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臭氧、云层、尘埃等要吸收、反射、散射太阳光,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臭氧层破坏导致吸收的紫外线减少;颗粒物增多,散射、反射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保温作用: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含量变化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强弱发生变化。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出现雾霾时大气中水汽和颗粒物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1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6北京朝阳期中)下图为2014年10月6—12日北京一周天气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本周()A.为持续高温天气B.中期有雾霾出现C.中期有冷锋过境D.后期雾霾更严重2.相比晴天,雾霾()A.白天,增加了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B.白天,降低了大气逆辐射作用C.夜晚,增强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D.全天,日均温和日温差都增加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图中天气符号显示8—11日出现雾霾天气,之后出现阴雨天气。中期大雾与风力小有关,冷锋过境风力增大,不利于雾的形成。第2题,雾霾白天削弱太阳辐射,夜晚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降低了气温日较差。答案解析关闭1.B2.C-1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完成第3~5题。3.图中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A.①B.②C.③D.④4.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导致()A.①增强,②增强B.②减弱,③减弱C.③增强,④增强D.⑤减弱,④增强-1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5.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A.①强,②强B.②强,③弱C.④强,⑤强D.②强,④弱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由图可知,④代表大气逆辐射,①代表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代表地面辐射。第4题,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增强。第5题,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白天晴天多,被大气层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答案解析关闭3.D4.C5.D-20-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考点二热力环流目标导向:1.能够画出不同环境中的热力环流。2.能够判读热力环流过程图,通过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对气温、降水、风向等的影响。-2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二、热力环流1.冷热状况:A受热,B冷却。2.气压高低:A低压,B高压,C高压;B的气压高于B',A的气压高于A'。3.由于冷热不均,首先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2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热力环流示意图的判读方法1.判断空气流动风向。首先,确定地面“冷”“热”;再画垂直气流,地面“冷”则空气下沉,“热”则空气上升;最后,顺垂直气流方向画出水平气流方向。2.判断气压高低。地面“冷”或空气下沉为高压,“热”或空气上升为低压。高空与对应的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3.判断气温高低。热力环流中,在地面气压高则“冷”,气压低则“热”。-2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分析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局部小型环流都属于热力环流,并且对当地的气温、降水、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1.海陆风。(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2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2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白天山坡上气流上升,降水较多,谷底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较少,夜晚相反。-2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2)影响与应用。城区气流上升,降水较多,形成“雨岛”“雾岛”效应;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气流下沉距离之外。-2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5四川卷)右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考法分析:本题以等温线图为背景,考查热力环流对降水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考查信息的解读和迁移运用能力。-3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推理分析: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说明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存在气温差异。(2)图表信息:-3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迁移应用直选法。城市气温高于周边郊区,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在城郊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市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市中心由于气温较高,在-0.6℃以上,因而降雪可能性比郊区小;由于热力环流的存在,城郊之间的大气污染物会随高空和近地面气流相互扩散。-3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6湖南郴州联考)下图为某城市平均温度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M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为()A.工业用地B.商业用地C.湖泊湿地D.交通用地2.下列关于该城市的城郊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间的风速比白天大B.夜间的降水概率比白天小C.城郊热力环流白天范围广D.中心城区气压白天较夜间高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根据图中M地昼夜气温高低对比可知,白天地表温度较附近地区低、夜晚较附近地区高,温差小,受其影响大气温度变化也较附近地区小,这与湖泊湿地对气温的调节作用相符。第2题,从白天和夜间城郊之间的温差看,夜间城郊温差更大,城市热岛效应更显著,因此夜间城郊热力环流更强、范围更广,风速更大;城区上升气流相对旺盛,降水概率较大;中心城区白天气温高于夜晚气温,因此气压白天低于夜晚。答案解析关闭1.C2.A-3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2016河北唐山质检)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由图中降水量的特征可以判断拉萨白天降水量小、夜间降水量大。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山谷地带白天吹谷风,山谷气流沿山坡上升,中间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成雨;夜间吹山风,谷地中央气流上升,水汽容易凝结成雨。答案解析关闭C-34-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目标导向:能够判读等压线、风向标和风频图,对不同地
本文标题: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2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