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练基础】1.(2014·昆明学业考)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过程。在古代,人们凭直觉得出“天圆地方”的结论;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第一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能够直观地反映地球是一个球体。2.(2015·临沂模拟)站在山顶的人比站在山下的人会更早看见日出,这一现象从侧面验证了()A.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B.海拔越高离太阳越近C.地球在不停地公转D.地平面是弧形的【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地球形状的论证。同一座山,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日出早晚的差异说明地平面是弧形的。3.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中间,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人们看到的月食图片,不可能是()【解析】选C。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例证。月食发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使我们看到地球影子的边缘始终是弧形的,可以由此推断出地球的形状是球体。C项被挡住部分并不是弧形,所以不可能出现。【知识拓展】月食的形成4.(2014·龙东学业考)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A.平均半径约4万千米B.赤道周长约6371千米C.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D.表面积约5.2亿平方千米【解析】选C。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经过测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方法技巧】巧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球体容易记,探索历程不容易,庐山起义(6371)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最大周长令人惊,坐地日行八万里。5.(2014·滨州学业考)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解析】选D。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6.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A.地球B.地球卫星C.地图D.地球仪【解析】选D。本题用谜语的形式考查地球仪。从谜语描述中可知该谜底为球体,从“用手一推它就转”可判断体积较小,由“载着河山”可推断此物为地球仪。【练能力】7.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A.5.1亿平方千米B.5.1亿千米C.5.1亿立方千米D.5.11平方千米【解析】选A。本题考查地球的表面积,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变式备选】读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B.地球赤道周长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表面积约4万千米D.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解析】选D。本题结合图考查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读图可知,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所以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8.(2015·福州模拟)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解析】选B。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知识。由于地球是曲面,所以在某一高度看地面,会有一个边界,高度越高,范围越大。应选B。【知识拓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例证:登高望远;月食现象;人造卫星照片;观看海边行驶的轮船。9.家住北极的咸蛋超人有一天想去拜访住在南极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A.2万千米B.4万千米C.6371千米D.12742千米【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平均半径知识。咸蛋超人从北极“遁地”穿越地心到达南极,穿行了一个地球直径。因为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所以直径约为6371千米×2=12742千米。【知识拓展】从地球表面一点穿过地球到达地球另一侧正对着的另一点,所经过的最短距离是地球半径的2倍,即约为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的2倍。10.(2015·昆明实验中学质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工具,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根据图中的提示,写出这些点和线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2)根据描述,猜猜我是谁?①我是地球的缩小版,通过我人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我是____________。②我是地球上始终对着北极星方向的一个点。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们都说我是南北两极的最近通道,可是我只是地球中的一个影子。我是____________。(3)根据描述,请你来判断:①我的长度约4万千米,人们往往用我来表示地球的大小,我是地球的()A.表面积B.赤道半径C.极半径D.最大周长②上题中的“我”属于图中B、D两类家族中的________类家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仪的相关知识。第(1)题,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纬线与地轴垂直,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第(2)题,采用第一人称介绍,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地球仪、北极、地轴的了解。第(3)题,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周长约4万千米。答案:(1)地轴纬线南极经线北极(2)地球仪北极地轴(3)DB【新情境题】材料一2014年7月12日,历经长达4万英里(约6.4万千米)的环球航程,青岛姑娘宋坤终于完成2013~2014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宋坤和其他11名外籍船员驾驶的“克利伯青岛号”从伦敦出发,先后跨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终返回英国伦敦,宋坤成为首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中国女性。材料二“大洋一号”船环球大洋科考路线图。(1)材料一中,宋坤此次航行总里程为6.4万千米,大约为地球最大周长的________倍。(2)当宋坤和她的伙伴们驾驶帆船驶近伦敦的港口时,站在岸边的人看到船身变化的情况与下图相符合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信息,下列关于“克利伯青岛号”和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航行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航行的方向都向东,先后经过的大洋不同B.两者航行的方向相反,先后经过的大洋相同C.“克利伯青岛号”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大洋一号”科考船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4)我国“大洋一号”环球大洋科考成功举行能够说明的事实是()A.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地球的形状B.地球是一个球体C.赤道是最长的纬线D.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解析】本题借助图文材料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方面的知识。第(1)题,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故可计算宋坤此次航行的里程大约为地球最大周长的1.6倍。第(2)题,由于地球是球形的,所以当帆船驶向岸边时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第(3)题,结合两则材料可知:宋坤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为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方向向西,而我国的“大洋一号”科考船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以两次航行方向均为自东向西,先后经过的大洋不同。第(4)题,科考船一直向西航行能够返回说明地球是球体。答案:(1)1.6(2)A(3)D(4)B1.1.2【练基础】1.在地球仪上,有关经线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0°经线、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C.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上不指示任何方向D.23.5°N和23.5°S两条纬线长度不相等【解析】选B。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相关知识。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0°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是一个圆圈,0°经线是一个半圆,所以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同,如23.5°N和23.5°S。2.(2015·娄底质检)老师在自己的博客里上传了《地球的面貌》的课件,同学们浏览了课件之后纷纷留言,请你指出下列哪位同学的说法有误()A.玲玲: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B.贝贝: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C.齐齐: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D.芳芳:只用纬度就可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解析】选D。本题综合考查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经纬度方面的知识。经纬网的重要作用是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但只用某点的纬度不能确定其位置,必须同时用经度和纬度才能确定地球表面任意点的位置。3.(2014·梅州学业考)一人从北京故宫出发,沿着一个方向旅行(方向不变),可能回到原出发点的是()①向东行②向西行③向南行④向北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A。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纬线是一个圆圈,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以向西或者向东一直走会回到出发点。4.下图显示的是位于英国伦敦某地面标志,关于H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地球上最长的经线B.以东度数不断增大C.以西为西半球D.与0°纬线大致等长【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所有经线等长,向东度数增大,以西至20°W属于东半球,大致是0°纬线的一半长。(2015·宜宾学业考)读“经纬网图”,完成5~7题。5.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A.20°S、150°WB.20°S、150°EC.20°N、150°WD.20°N、150°E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温带的是()A.甲地和丙地B.乙地和丙地C.甲地和乙地D.乙地和丁地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解析】5选B,6选C,7选A。本题组考查经纬网的判读。第5题,根据纬度向北(南)增大为北纬(南纬),经度向东(西)增大为东经(西经),可知丁地位于南纬20°,东经150°。第6题,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66.5°,符合的是甲地和乙地。第7题,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180°~20°W,所以甲地位于西半球。【知识拓展】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上判定方向。①判定南北方向: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正南;指向北极点的方向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正北;指向南极点的方向为南方,相反的方向为北方。②判定东西方向: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最简捷的方法是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即小于180°的弧)上,画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如右图中B位于A的何方?根据图中南极点,我们先画出A、B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按上述法则,A在西,B在东,B在A的东方。【变式备选】读南极地区图,完成(1)、(2)题。(1)A点的坐标是()A.70°N,30°WB.70°S,30°WC.70°N,30°ED.70°S,30°E(2)A点分别位于中山站和长城站的什么方向()A.南方、西北方B.西方、东南方C.东方、西北方D.北方、东南方【解析】(1)选D,(2)选B。本题以南极地区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经纬度和方向的判断。第(1)题,由图中大洲的轮廓知道是南极洲,因此A点的纬度是70°S,由于在南极地区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因此A点位于0°经线的东侧,是30°E。第(2)题,A点和中山站基本位于同一纬度,根据劣弧原则和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定A点位于中山站的西方;从纬度上看,A点位于长城站的南方,从经度上看,A点位于长城站的东方。【练能力】8.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先变小后变大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由小变大再变小【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纬度变化规律。纬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大,所以从南极到北极纬度是先变小后变大。9.我国钓鱼岛位于东经123
本文标题:地理带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3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