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安全生产网络测试题库
考试题库备注:随机抽取单选30题、多选10题、判断10题,共50题,每题2分。一、单项选择题1.《安全生产法》首次施行的时间是(B)。A2002年6月29日B2002年11月1日C2003年1月1日D2003年11月1日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C)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A:特种作业安全B:危险品存储安全C:民用航空安全3、生产经营单位的(C)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A:全体人员B:在职人员C:从业人员C:生产人员4.生产经营单位的(B)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A分管安全工作负责人B主要负责人C安全部门负责人D所有出资人5.(D)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A工商部门B国有资产监管部门C纪检监察部门D工会6.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C)相衔接。A经济规划B环境规划C城乡规划D科技规划7.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新《安全生产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实施(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B)。A综合监督管理,属地监督管理B综合监督管理,综合监督管理C统筹监督管理,属地监督管理D统筹监督管理,综合监督管理8.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D)的意见。A企业主要负责人B各部门负责人C协会组织D工会9.有关(B)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A专家学者B协会组织C政府部门D律师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C)中据实列支。A利润B预算C成本D收入11.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A)。A:改善安全生产条件B:保证安全组织措施C:保证安全文明施工D:购置安全工器具12.(B)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B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C矿山、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D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1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C),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A:相关操作流程B: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C: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D:标准化操作手册1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的职责不包括下列哪种情况。(A)A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B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C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D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14.矿山、金属冶炼单位以及危险物品的生产、存储单位应当有(C)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C)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A专门机构B专职人员C注册安全工程师D安全评价师1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A),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A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B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目标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D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16.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A)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A建设单位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政府部门D协会组织17.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D)。A上级主管单位B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C行业主管部门D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1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D),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A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B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报告制度C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制度D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9.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A),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A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安全管理人员C分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D主要负责人20.(B)应当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A乡(镇)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C市(地)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D国务院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2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可(C)。A不予处理B自行处理C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D向纪律监察部门报告22.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B),并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A协商处理B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C由政府部门协调处理D由第三方企业协调处理2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A),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A立即组织抢救B立即停止作业C立即等待救援D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C),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A失业保险B意外保险C工伤保险D医疗保险25.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D)A失业保险B意外保险C工伤保险D安全生产责任险26.事故发生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救援,并提供(D)。A资金B器材C人力D一切便利条件27.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C)通报。A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企业负责人C从业人员D行业管理部门28.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C)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A不定期B周期性C经常性D随机性29.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B)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A十二B二十四C三十六D四十八30.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B)。A专职的应急救援人员B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C专门的应急救援机构D专门的应急救援程序31.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C)造成的危害。A经济B建筑C环境D人员3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B)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A三年内B五年内C十年内D终身3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一般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以(A)的罚款。A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B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C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D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34.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D)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A封闭、堵塞B锁闭、堵塞C封闭、封堵D锁闭、封堵3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D)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A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B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八十C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D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36.生产经营单位拒绝、阻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B)的罚款。A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B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D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37.生产经营单位发生(A)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A生产安全事故B较大生产安全事故C重大生产安全事故D特大生产安全事故38.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明确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负有责任的,(D)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A五年内B十年内C二十年内D终身39.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等实际,新《安全生产法》维持罚款下限基本不变、将罚款上限提高了(C)倍。A1至2B2至3C2至5D3至540.新《安全生产法》明确,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B)制度,授权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A按专业统一管理B按专业分类管理C归口统一管理D社会机构自主管理4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D),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信息。A资料库B数据库C影像库D信息库42.新《安全生产法》规定,可以通过保险费率浮动、引进(C)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A安全管理公司B安全咨询公司C保险公司D职业经理人43.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A)发展。A持续健康B持续快速C跨越式D稳步4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推进(B),实现安全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现场、操作过程的标准化,夯实安全基础,保证安全生产。A安全文化建设B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C企业文化建设D制度建设45.(B)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功人员,给予奖励。A乡(镇)B县级C市(地)级D省级46.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B)。A:安全论证B:安全评价C:安全检查D:安全考核4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B)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A:一般B:较大C:重大D:特大48.生产经营单位对(C)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A:一般B:较大C:重大D:特大4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C)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A:一般B:较大C:重大D:特大50.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A),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A:事故应急措施B:事故处置措施C:安全处置方案D:应急预案51.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A)的责任。A:有关人员B:主要人员C:分管领导D:企业负责人52.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B)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A:专职安全管理人员B:本单位负责人C:分管领导D:企业法人5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C)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A:月度B:季度C:年度54.(A)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A:县级B:乡镇级C:市级D:省级55.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B)。A:专职安全管理人员B:本单位负责人C:分管领导D:企业法人56.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
本文标题:安全生产网络测试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5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