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宋词四首》学案【学习重点】把握艺术形象,探究词的意境及表达技巧。一、课前热身:1、文学常识:①苏轼,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其父_________、弟___________都有文名,父子三人号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词突破了音律的束缚,开拓了词的领域,开____________的词风,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②辛弃疾,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历城人,辛弃疾与____________齐名,世称苏辛,被誉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著有词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声声慢》“慢”即,为词的长调。这首词作者是宋代李清照,她是派的代表,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作者的心绪。④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是,他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他通晓音律,善于吸收民间语言,明白晓畅,流传甚广,人称“,”2、字词积累:(1)字音:骤雨()凝噎()今宵()公瑾()纶巾()酹()寻觅()戚()憔悴()()舞榭歌台()巷陌()(2)词类活用:大江东去()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尚能饭否()(3)古今异义:都门帐饮无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赢得仓皇北顾(4)文言句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诗词诵读:①《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初中)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②《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初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初中)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④《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初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二、阅读鉴赏●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1-3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词的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这首词历来被公认为宋词中豪放风格中的代表作,试分析其豪放风格得以体现的原因。3、对于词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两句的思想感情,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表明作者无可奈何的感慨,有人说这是作者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你有什么看法?●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4-6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表现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了几处典故,分别是哪几个,抒发了词人什么感情?6、赏析“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7、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阅读《雨霖铃》完成8-11题: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处歇”这句词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9、“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何联系?10、“今宵酒醒何处?扬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11、通读《雨霖铃》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景物描写、人物行动和情感抒发三个方面比较两词的不同,进而体会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特点。《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景物人物行动作者情感结论●阅读《声声慢》完成12-8试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2、首句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13、“愁“可以说是文人墨客最难将歇的一种情感状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你是如何理解的呢?三、课外阅读●阅读苏轼《定风波》一词探讨1-2题: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1、体会这首词的意境,说说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感情?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通过这首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归纳苏词的艺术风格。●阅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回答3-5题: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3、词中“玉壶”指;“阑珊”的意思是。4、词的开头是怎样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的?5、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词,全词用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就是词人所要寻找的意中人;也有人说是爱国词人辛弃疾“有所寄托”的;特别是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中说最后几句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一种境界。你如何看待?●阅读李清照《一剪梅》并与《声声慢》比较回答6-7题:一剪梅李清照(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本词大约写于词人新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外出求学之时。6、有人说李清照的心绪从《一剪梅》到《声声慢》,其实是由“幽怨”到“凄苦”的流变。幽怨,尚有人事可寄托相思,而凄苦,则人事无处寻觅了。你如何理解?7、简单谈谈你对婉约词风格的认识。四、拓展训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题。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即妻子生日。圞:圆。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语言运用:按要求完成4-5题。4、苏轼的诗词的思想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某班在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后举行了“苏轼诗词作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5分)要求:①要引用苏轼的诗词(2句以上);②语言连贯,富有感情;③不少于50字。5、新的一年快到了,特别是元旦、春节等节日的到来,我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向亲人祝福,古诗也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等佳句。请同学们以打电话,写信,寄贺卡,发邮件或短信等其中一种方式向亲人问好,表达你们的思念之情,但要巧妙地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或其他古诗句也可,但必须与表达思念有关)。●阅读理解:按要求完成6-9题。“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蒋醺(台湾)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你的时候,在江边写出最美的诗句。他原本是朝廷大员,但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苏轼始号为东坡。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所以他那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他有米可吃了,还跟他太太说,让我酿酒喝好不好?他还是要喝酒!“夜饮东坡醉复醒”是说,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醒了又醉。“归来仿佛三更”则是,回来已经很晚。“家童鼻息已雷鸣”是说,当地还有一个小孩帮他管管家务,但是他睡着了,鼻子打呼。“敲门都不应”是指,苏东坡敲门都不应。我们看到他之前的诗,敲门都不应,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就算了,他就走去听江水的声音,“倚杖听江声”。[注]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夜市喝点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就把他打倒在地上说:“什么东西,你敢碰我!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然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这是了不起的生命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认识他,然后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所以我觉得,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觉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你会发现苏东坡在得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从他的诗中看到,因为他不得志,才感觉到清风。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他可以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争利,最后变成一场虚空。可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因为他回到了自我。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笑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所以这个“淡”是你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苏东坡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回头看我走来的这一生,心很静,也就无所谓了。[注]段内引语均出自苏轼词《临江仙》。6
本文标题:宋词四首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8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