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作业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1.绪论1.1周口市基本情况1.2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1.3地下空间规划的总体构思1.4地下空间开发模式2.地下交通规划2.1地下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2.2地下铁路规划2.3地下公路交通2.4地下停车系统2.5地下步行系统3.主要节点规划3.1五一广场地下空间规划3.2南门兜地下综合体规划4.地下市政设施规划4.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4.2共同沟规划4.3共同沟的布置4.4雨水收集系统规划4.5地下变电站和煤气站规划5.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5.1防空体系规划5.2城市灾害预防6.环境规划6.1人文环境规划6.2生态环境规划《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周口市七一路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1.总体说明:1.1周口市基本情况:周口,古属陈国。战国末期,一度为楚国都城。陈胜吴广曾在此建立张楚政权。两汉以来,历代以淮阳为中心设郡置府。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明代万历年间,贾鲁河河道疏浚完成,于是周家口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清初的五十年间,贾鲁河疏浚达十次,以确保河运畅通。清朝乾隆年间,周家口镇的发展达到顶峰,开辟渡口16个,拥有街道116条,常住居民数万人,流动人口达数十万人。清朝中后期,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1843年,黄河在中牟决口,致使贾鲁河淤积,贾鲁河北上开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复。周家口镇的商业开始走向萧条。咸丰同治年间,捻军战乱波及周家口,镇内的许多庙宇建筑“三次焚毁,几至于尽”。境内有三条河流经,分别为沙河,颍河,贾鲁河,古时河运发达,故有“小武汉”之称。1901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周口以西数十公里的漯河因地处铁路沿线而吸引了大量商民,周口也彻底告别了古代“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繁华。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正值汛期的黄河改道,顺贾鲁河颍河而下。周口一带成为黄泛重灾区,受灾长达九年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口各县市曾先后分别隶属于商丘.信阳和许昌地区。1965年设立周口专区(后改为周口地区)。2000年,周口地区改为地级周口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周口市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西部紧靠京广铁路,京港高铁(北京---香港)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北部禹亳铁路铁路横贯东西。南部漯(河)阜(阳)铁路穿境而过。南(京)洛(阳)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汇入京港澳高速公路,又一大动脉大广高速公路(大庆---广州)纵贯南北,国家高速G36宁洛高速南京——洛阳高速横纵东西,又新建成连接连霍高速的商(丘)周(口)高速公路。北部有S83永登高速公路永城到登封311国道横穿东西,106国道贯穿南北。沙颍河刘湾港二期扩建工程的沈丘过船闸已经竣工,郑埠口枢纽工程已纳入国家计划。周口港工程已竣工,成为周口水上运输的一大亮点,由周口启航,经淮河、《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2-长江可直达南京、上海。全市电力供应充裕,网路火电和地方电联网联起套。邮电通讯发展迅速,连接全市城乡的十万门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外,INTERNET已进入千家万户。周口市区公共交通现有运营线路近二十条,场站3处,运营线路总长度292公里,公交车上车1元。出租车均以豫PT开头车辆。起步价4元(含2KM)每增加一公里1.2--1.5元。漯阜铁路,是连接京广铁路与京九铁路的一条标准轨距的地方铁路,由河南、安徽两省共同投资修建。西起河南省漯河,经周口、项城、沈丘、安徽省界首、太和至阜阳北站,全长222千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漯阜铁路增建复线及电气化改造工程2012年底将有70%的区段开通运行,预计2012年12月份将全线投入运营,截止到2013年5月还有很多工程没有完成。还没正式通车。新建后将废弃原周口、项城车站,新建周口站、项城站两个新车站。现在周口站发车的列车有:周口—北京K402/401次旅客列车;周口—广州2506/7次旅客列车。[2]郑合高铁,又称郑合客运专线,是一条中原连接华东及东南的高速铁路,是郑州米字型客运专线网络中的组成部份。列车设计时速250公里,预留300公里提速条件,采用无砟轨道,届时来往郑州至合肥、杭州、福州时间大大缩短。对周口市来说,意义重大。2013年9月27日郑合高铁正式开始勘测、设计。郑合高铁时速250公里合肥到郑州仅需2个多小时郑合高铁将设10个车站郑州到合肥仅需2小时。这对中原最大人口的周口经济的发展,将起着划时代的意义。1.2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除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的通常内容,如规划依据、原则、范围、期限等外,应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资料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地下空间利用的功能、规模、总体平面布局和竖向布局,统筹安排近、远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确定各时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标体系,保障措施和管理机制。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编制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遵循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应以保护城市的历史原貌,以节约土地和扩大美化地面为基准,以保护环境生态为出发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过程应根据地区发展水平及能力进行,分步实施近、中、远期规划目标,分层实行立体综合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应从保障改善城市地面空间物理环境,降低城市耗能,改善地面生活环境为原则,做到不重新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将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规划在地下,而将居住、公园、园林绿化、动物园、娱乐休息广场、历史保护建筑保留在地面或将建筑规划在地面及地下浅层空间。居住建筑规划在地下时,应保证阳光、通风、绿化的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应结合城市防灾减灾及防护要求进行,因为地下空间对地震等各种灾害的防护,以及包括核袭击在内的各种武器的防护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3-1.3地下空间规划的总体构思考虑设置地下空间,解决人车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交通分流和停车问题,缓和该路段交通压力。沿线适当开发地下商业,并通过南街地下空间衔接沿线已有地下空间,提高地下空间开发整体效益。交通上,以地铁和地面交通为主,将部分路段地下化,以求与周围环境和功能单元相协调。通过地下步行系统将主对称轴两侧的几个地下商业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地下空间体系。1、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规划的协调关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应在现有的城市规划基础上进行,它包括原有城市现状,新城规划,并结合地面区段的功能进行考虑,这需要研究城市建设与地下空间建设相结合的途径。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现状与发展预测。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一直伴随着城市建设而发展,地下防护工程在国防、军事、人防中发挥这重要作用,是对战争防护的最佳类型。同时,地下空间的开发有利于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包括地下铁道、库房、车库、地下街、地下综合体等。3、城市地下市政工程的规划。市政工程过去就有相当部分(管网)在城市地下设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各自成体系,不能统一规划,所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若修筑地下“共同沟”即是“市政管线廊道”,该廊道可认为是建筑工程类型之一,将所有水、电、气、热等设施统一组织在其中。4、城市地下交通设施规划。地下交通设施应是地面改造的主要出路。地下交通规划实施既可以减少噪声及噪声污染,同时又不占用地面农田及空间,相比地面交通是利多弊少。5、城市地下空间民用工程规划。城市空间公共设施包括商业、办公、文化娱乐、体育、医疗等以公共活动为目的的设施,地下居住建筑就人们的适应条件来说,要求采光条件好,自然通风性好以及绿色环境。全封闭地下空间在这方面的技术目前尚无法达到与地面环境相媲美的地步。6、城市地下工业设施。地下工业设施是地面工业设施的一种补充,对某些工业生产起着有力作用,如对温湿、湿度、密闭隔绝、防灾防护等方面要求较高的工业适宜建设在地下空间中7、城市地下贮存系统规划。地下贮库是用来放各种生活物品及生产资料等,有车库、粮库、油库、危险品库及各种类型的气、水、核废料库等。8、城市防灾与防护系统规划。城市灾害对城市的破坏及互相诱导发生的次生灾害将呈日益严重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应建立防灾减灾系统,包括预测、预报、检测、警报及放空工程建设。城市防灾主要针对自然、认为及战争等出现对城市的破坏而编制的防灾规划。防护工程是防御灾害和战争发生是的工程系统,而战争发生的时间时间和频率很难确定,所以地下空间防护工程应同城市防灾规划相结合。1.4地下空间开发模式根据建设目的和所在“点”、“线”条件不同,会出现以下几种发展模式:城市街道型---地下街。地下综合体城市街道型是指在城市路面、交通拥挤的街道及交叉路口,以解决人行过街为主,兼商业文娱等功能,结合市政道路的改造而建成的中初级地下综合体,也称地下街。城市街道型地下综合体可减少《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4-地面人流,实现人车分离,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对缓解交通拥塞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并有效地缩短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间的步行距离。地下商业空间对地面商业也是重要的补充。实践证明,地下街的建设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所在地区的发展和改造,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火车站型。地下综合体火车站型是指以火车客运站为重点,结合区域改造,将地面交通枢纽与地下交通枢纽有机组合,适当增设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体立体化交通组织是该模式的显著特征通常在大型火车站地区,交通功能极为复杂,往来人流、车流混杂拥挤,停车困难,采取平面分流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立体分流方式将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最有效办法。通过火车车站型地下综合体的建设,实行立体化交通组织,将地面上的大量人流吸引到地下,各种交通线路的换乘也可在地下进行,使人、车分流,减少交叉、逆行和绕行,避免人流上、下多次往返,使客流量很大的车站秩序井然,加之配有一定数量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停车空间,极大地方便旅客。我国的火车站型地下综合体建设已成为许多大城市车站改造、立体再开发的重点工程,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模式。此外交通枢纽型的地下综合体不只限于车站建筑的改建和交通的改造,可以与周围地区的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利用。正在将规划设想变为现实的上海铁路车站地区的“不夜城”建设,体现了这一模式的发展趋势。地铁车站型。城市地下综合体地铁车站型是指在已建或规划建设地铁的城市,结合地铁车站的建设,将城市功能与该地区的城市再开发相结合,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建成具有交通、商业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体6地铁车站型地下综合体的设计将对现代城市产生巨大的影响。实践证明,地铁的建设会使沿线地带的地价级差、区位级差、城市形态与结构带来较大变化。另一方面,交通枢纽地带多重系统的重叠,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这两点都是城市改造、更新和调整的巨大动力。因此,建设以地铁为主体的地下综合体,充分发挥地下交通系统便捷、高效作用,将促进所在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是提高地下交通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地铁车站型地下综合体模式的显著特征是地面建筑的高层化。因此,应使之与高层建筑群地下空间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缩短从地铁站到高层商业、办公居住的距离,从而决速高效地解决高层建筑内大量人员的集中与疏散6我国在过去的地铁车站建设中,如北京最早建成的环线地铁,几乎都没有考虑综合开发利用,近年已有很大的进展6随着城市发展,结合地铁车站建设成为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重点。如上海已开通的地铁1号线几乎沿线各站,北京新建地铁线车站都有不同程。随着未来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以地铁交通线为发展轴,沿线开发建设地铁车站型地下综合体,由点成线,轴向滚动,经过较长时间,会积少成多,逐步形成线形开发和点状建设的整体空间网络,是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未来发展模式6。城市中心型。地下综合体城市中心型模式是指在城市中心区,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将部分或全部城市职能转人地下,建设具有商业文化娱乐、交通等其它城市功能的地下综合体。该模式是寸土寸金的
本文标题: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9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