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1.城市基本特征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题,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紧密的有机体。密集型、高效性、高效益、多元性、动态性、系统性、城市的快速发展,演绎出众多城市问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城市。城市是分工的结果。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城市是一种新的社会结构。能够把人类的文化成果吸收、集中,不至于流失。从而促进文明发展的飞跃。3.性质:城市地理学就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的学科(综合、社会科学)。4.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城镇体系①城市化研究。②区域城市体系研究。③城市分类研究。3)城镇区域内部的空间组织,即城市内部结构。主要内容是在城市内部分化为商业、仓储、工业、交通、住宅等功能区域和城乡边缘区域的情况下,研究这些区域的特点,它们的兴衰更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各种区域的土地使用,进而研究整个城市结构的理论模型。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还包括以商业网点为核心的市场空间,由邻里、社区和社会区构成的社会空间,以及从人的行为考虑的感应空间的研究。4)城市问题研究5.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20世纪初,从母体近代人文地理学中发育成长的城市地理学历经曲折。20、30年代短暂繁荣;抗战期间艰难支撑;50、60年代相对萧条;文革10年停滞但孕育了它的新生;现代中国城市地理学兴于70年代中期80年代是旺盛的发展时期,表现为研究领域日益拓宽,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注重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以及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不断强。进入90年代,特别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城市地理学在研究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正在或将要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①1949年前的兴起阶段1909年创立“中国地学会”(创始人张相文),标志中国近代地理学萌芽。20世纪初叶,以竺可桢、翁文灏为代表的早期欧美留学生陆续回国,带回了西方地理学理论。从1921年起,他们在几所大学的地理系亲手培养人才,逐渐形成最早的地理学研究队伍。1934年竺可桢等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为中国地理学会)标志中国科学地理学初步形成。②1949-1976的萧条、停滞阶段中国革命胜利以后,地理学引进苏联理论,批判西方人文地理学思想。城市地理学相对萧条,成为经济地理描述中的一个附属部分。1961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开会,提出要学习国际多方面的包括西方的先进经验,要极早填补人口居民点地理学等缺门。可惜这一线希望很快就破灭在1966年的文革风暴之中。文革的前5年一切工作被迫停止(1966-1972)。1972年以后地理工作者逐步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为了学科的生存,不少大学的经地专业转向城市规划,各地理研究所从事城市研究,为后来城市地理学的振兴准备了条件。③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1978年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城市地理学从此走上了欣欣向荣的发展道路。1983年年底推出我国第一部城市地理学概论性著作。1985年11月在无锡召开我国首届城市地理学术讨论会。1990年10月成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5人筹备小组。1994年6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许学强。第二章1.城市或者城镇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居民点。2.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3.城市地域城市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乡、村等建制,并确定行政管理边界。城市实体地域:其集中了各种城市设施,由非农业用地和非农业活动为主体的城市型景观分布范围,大致相当于城市的建成区,这是反映城市基本特征并区别于乡村的地域概念;城市功能地域:一般是以一日为周日的城市商业、教育、就业、娱乐、医疗等服务功能所波及的范围,它不仅包括建成区,还包括了与城市建成区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并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外围地域,即城市人口日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4.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口《通知》明确,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与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相比,新标准有四点重要调整:一是城市类型由四类变为五类,增设了超大城市。二是将小城市和大城市分别划分为两档,细分小城市主要为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细分大城市主要是实施人口分类管理的需要。三是人口规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万提高到50万,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20万、50万提高到50万、100万,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50万、100万提高到100万、500万,特大城市下限由100万提高到500万。四是将统计口径界定为城区常住人口。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第三章1.城市产生发展的条件(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①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②区域经济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发展可能性——未来的开发潜力2.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中心地型城镇特点: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的稳定性鲜明的等级性以转运职能为主的城市的发展条件:1、经济腹地——基础2、后方输运系统——生命线3、城市本身的建设条件——保证专门化职能城市特点:(1)职能单一(2)对外联系范围广,内容单一(3)发展历史较短、速度较快,可能有较大的起伏性发展条件:(1)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开采条件(2)国家、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要第四章1.城市化传统型的城市化定义——城市化是指随着产业经济向城镇的集中而发生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现代型的城市化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现代型的城市化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就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换过程中,城市化主体为追求效用最大化,必然要在技术、资金、市场、制度、区位等因素的激励和约束下寻求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最低的经济活动及地理区位,从而内生决定了要素流动的方向、方式以及城市化的必然性。3、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一般前提)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生产能力城市是非农业人口的集聚地,即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口集中的地方。第二、三产业的出现和集聚,加强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导致了不同产业构成在空间场所上的分工,表达了经济结构上的进步趋势,造就了城市文明。也正是这个分工过程,决定了城市不能生产农产品,城市人口所需的粮食必须由城市外部的农业提供。就整个社会而言,农业生产力创造农产品的能力,除第一产业从业者自己及其家属所需份额之外,剩余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是城市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当然,就一国或一个地区而言,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并不一定构成城市化的前提。第二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还必须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城市现象才能发生。城市在农业发达地区兴起,是因为剩余粮食刺激人口劳动结构发生分化,社会中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显然,最初这批劳动人口全部是由农业部门提供的,因为在人类经济的发展中,首先进行的是维持自己生存的第一产业,之后才是为第一产业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第二、第三产业。第二、第三产业为农业提供了新工具、新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又可以提供更多的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人口进城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这个往复过程不断叠加上升,城市化也就随之得到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要素流动:城市化的微观动力4.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口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5.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二者的区别除了看城市人口外迁远近外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过分强调城市内部环境恶化这一原因不妥当。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6.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程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再城市化。第六章1、经济活动类型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非基本活动部分: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它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2、城市职能是从整体上看一个城市的作用和特点,指的是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与城市的分工,属于城市体系的范畴;其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3、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的方向。4、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差异联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都应该区分历史、现状、规划,这三个时间尺度。差异: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城市职能可能又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的范围各不相同;城市性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城市职能的概括,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第七章位序—规模法则(分析城市规模(人口数量)与城市人口规模位序间的规律)第八章1、生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每一个地区,但是,一旦经济在某一地区得到发展,产生主导工业,则该地区就必然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经济发展进一步集中在该地区,这一地区边成为核心区域(coreregion),且核心区均有一影响区,成为边缘区。2、核心—边缘模式许多学者认为,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一种控制和依赖的关系。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核心—边缘模式如图:城市化测度1、主要指标法•即通过某一最具有本质意义、且便于统计分析的指标来描述城市化水平。目前通常采用的指标有城市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人口比重指标、城市用地比重指标等。其中,城市人口比重指标是世界上公认的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并为各学科普遍接受。•城市人口比重是指某一地区内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分布。•1)人口指标法•第一、计算公式•PU=U/P*100%U——城镇人口;P——总人
本文标题:城市地理学考试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9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