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以重庆彩云湖湿地公园为例湿地公园概述(一)湿地公园简介(二)湿地公园特点与功能(三)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四)湿地公园水处理模式案例介绍(五)重庆彩云湖湿地公园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的工业文明在创造了辉煌的现代文明的同时,对这些生态系统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其自身的平衡受到严重的影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已威胁到人类自身。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而城市湿地则是城市的守护神,湿地生态系统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义:湿地公园(WetlandPark)的概念类似于小型的自然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根据国内外目前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之为“湿地公园”。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特点:(1)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是生态型湿地公园:;(2)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具有多种形式和区域特色;(3)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物种多样性高,生态和景观强烈变化。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功能:(1)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带;(2)极高的美学价值;(3)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场所;(4)经济价值。植物是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最具有生命力和代表性,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元素,好的植物配置能够更好地发挥湿地公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提高生物多样性。因此,植物配置成为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一、湿地植物配置要点:(1)主题与原则在林地保护带功能区及全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与人的共生关系,以创造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明线。(2)植物群落的合理搭配从生态功能考虑,应选用茎叶发达的植物以阻挡水流,沉降泥沙;采用根系发达的植物以利于吸收水系污染物。(3)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不管是营造湿地林地保护带,还是景观带,都应以适生性强、抗逆性强、观赏效果好、有季相变化的乡土树种为主,控制引进外地植物品种,同时也要注重体现植物多样性。二、植物种类选择乔灌木植物:银杏、香樟、水杉、樱花、榕树、垂柳、沙地柏、迎春、石竹等;水生植物:荷花、菖蒲、香蒲、泽泻、水鸢尾、水葱、芦苇;草坪:冷季型早熟禾、黑麦、剪股颖,暖季型狗牙根、地毯草、马蹄金等三、植物配置形式(1)浅水区植物配置对湿地公园中水深为0.3—0.9m的水域,植物配置时以叶形宽大的睡莲科、泽泻科、天南星科的挺水和浮叶植物为主,既可以单种群落独秀于湖面,也可以多种植物配植共生。为了形成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给水生生物提供多样的栖息环境,多数选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的配置模式,可选用植物有荷花、睡莲、萍蓬草、慈姑、泽泻、芡实、金鱼藻、黑藻、苦草和眼子菜等。湿地公园浅水区以多种水生植物交错配置,可形成层次丰富、宁静和谐的水生植物景观。(2)深水区植物配置对湿地公园中水深为0.9~2.5m的水域,植物配置时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主要考虑湿地净化污水作用和自净能力。植物配置推荐模式为沉水植物+部分漂浮植物。如菹草、金鱼藻、苦草、黑藻、眼子菜+浮萍、槐叶苹、大藻和凤眼莲等,给游人营造神秘、深邃的气氛。(3)湿地公园陆生植物配置模式(1)乔木+灌木+藤本+地彬草坪型配置模式适用位置:防护林带、服务设施绿化区和休息小广场等场所。(2)乔木+灌木型配置模式适用位置:形成半封闭空间,适用于服务设施绿化区和科普教育馆等场所。(3)乔木+地彬草坪型配置模式适用位置:服务设施绿化区、休息小广场、游乐区和科普教育馆等场所,形成开敞空间。(4)灌木+地被/草坪型配置模式适用位置:该模式可形成半开敞空间,适用于湿地公园入口处、服务设施绿化区、科普教育馆和游乐区等场所。一、类别:表面流人工湿地: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层表面流动,依靠表层介质、植物根茎的拦截及其上的生物膜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指水从人工湿地池体一端进入,水平流经人工湿地介质,通过介质的拦截、植物根部及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指水从人工湿地表面垂直流过人工湿地介质床而从底部排出,或从人工湿地底部进入垂直流向介质表层并排出,使水得以净化的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分单向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两种。(1)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水面在人工湿地填料表面以上,水流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由于占地面积较大及存在一定的环境卫生问题,在实际污水处理工程中应用较少。图5.1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结构简图(a)平面图(b)剖面图(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面在人工湿地填料表面以下,水流从池体进水端沿填料孔隙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图5.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结构简图(a)平面图(b)剖面图潜流式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3)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从人工湿地表面垂直流过填料层的人工湿地,分单向垂直流型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型人工湿地两种。单向垂直流型人工湿地一般采用间歇进水运行方式,复合垂直流型人工湿地一般采用连续进水运行方式。图5.3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简图(a)平面图(b)剖面图建设时间:2008年5月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垂直潜流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蓝藻水)处理能力:100000m3/d占地面积:150000m2达标要求:地表IV类水要求,部分满足III类要求目前状况:正常运行,出水达标这个工程之所以实施,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玉溪市城区人口的生活用水和改善抚仙湖水质,解除星云湖水对抚仙湖水质的威胁。工程是目今为止,国内外面积最大的填料型人工湿地——光碎石填料就达15万立方。工程继续秉承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负荷高效能设计的基本原则,节约每一平方米土地。工程出水除磷和氨氮外,均达到了地表3类的标准,其蓝藻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工程效果是有的,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工程所使用的土地均为农田,为租用,而工程的性质也仅为临时性工程,估曰20年。想想合约到期后的退耕恢复问题,每一个设计师和建设者都应该沉思。庆幸的是,最新出来的人工湿地设计规范提出了,尽量不占用农田或者尽量利用废弃土地建设人工湿地的意见,该当为此而欢呼者,毕竟,农田是为人生存的基础所在。建设时间:2003年12月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处理能力:1000m3/d占地面积:1000m2达标要求:GB3838-2002II类水要求目前状况:课题验收结束,实际达到III类水要求,部分符合II类水要求1.基地概况地理位置:彩云湖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和高新区交界处,总面积为83.1公顷,由九龙坡区和高新区(40公顷)分区建设,是中国城市最大的生态公园和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这里原是一片被城市包围的臭水塘,现在已成为山清水秀的景观。重庆市湿地中心计划将彩云湖全面打造为湿地公园,成为重庆主城的“桃花源”。为了契合意境,彩云湖公园的主打风格是“立体湿地”,形成溪流、池塘、梯田的组合,在立面展开湿地。这里溪流和湖泊主要指桃花溪和彩云湖,梯田指湖滨的清水净化系统。湖滨还将栽种大量垂柳、水杉、桃树等。充分利用彩云湖湿地的城市污水净化功能、城市防洪功能,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长江上游支流,桃花溪的活水源头、九龙坡城中心区的“城市之肾”,重庆主城区的绿核;整体形象突出、基础设施完备、湿地景观独特、科普教育与休闲娱乐兼备,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重庆主城区湿地生态旅游点;湿地资源“建设-保护-利用-提高”的国家示范点;全国城市人工湿地污水净化及湿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示范、教育基地。景观文化形象定位——设计中,营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深度挖掘彩云湖桃源的文化意境,从“湿地景观”、“生态保护”和“桃源文化”三个层面上打造“都市桃源”,提出“彩云湖畔桃花源”的文化设计理念。2.设计理念形神兼备,都市桃源——规划设计中提取“桃林+人家+田地+溪流”等组合景观要素,以形似“理想桃源”。打造外围内阔,有依有靠,有山有水的空间格局,形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都市桃源景观。保护至上,修复为先——在规划区内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将山体、陆地、水岸、湖泊和湿地有机结合,强化场地山水相依的自然地形结构骨架;丰富植被,修复湿地,改善水质,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逐步丰富物种多样性,成为城市中的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地。内外兼顾,协调发展——规划尊重场地肌理,完善河、湖、山、谷和植被之间的生态系统,协调湿地功能发挥与市民游赏、休闲的关系;协调发展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的关系。山地自流,立体湿地——在利用好自然溪流湿地基础上,发挥公园高差大的地形特点,提出新建“立体湿地”的概念。构建立体的湿地净化和生态景观系统,通过“梯级净化池(梯田)池/塘溪流”的组合,将湿地在立面上展开。3.设计构思湿地保护保育区(核心区):主要包括彩云湖和环湖部分区域及坝后扬声桥污水处理厂以下沟谷部分和河道西侧部分,占地面积25.0h㎡,占公园总面积近50%,有利于建立安全的景观生态格局。湿地保护保育区生态缓冲控制区:主要包括公园周边坡地林带及核心区周边水域,是公园湿地与城市之间的绿色屏障和保护壁垒,面积为9.36h㎡。生态缓冲控制区4.功能分区湿地功能展示区:由生态净化水设施和设施两侧的沟谷组成,处于湿地的尾部,主要展示湿地的生态净化功能功能,对市民进行科普教育,占地面积约5.7h㎡。游览活动区:包括彩云湖南岸至公园东北端河岸以南的部分,对湿地影响较低,可开展湿地景观观赏、品茗、健身等休闲活动,占地面积约11.6h㎡。游览活动区游览活动区湿地功能展示区区功能分区(2)停步石铺装小路通过湿地景观美学培养、湿地动物和植物的观赏和识别、湿地旅游环保教育等,宣传科普知识,提升公众综合素质。景观欣赏生态湖面湖畔一角利用自然山石砌筑驳岸,山石勾缝采用非常规的砂浆,而是使用土壤加水泥组成的泥土砂浆进行勾缝,其效果自然,也有利于植物生长;采用山区农民修筑梯田的方式修筑田坎,充分保障垂直方面进行绿化。与自然的融合景观欣赏1、湿地公园以生态学为基础,遵循美学原理,同时富有有地域文化及内涵。彩云湖湿地把隐藏和看不见的湿地净化系统和过程显露出来,实现了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生态健康目标、景观美学目标和文化教育目标。2、能够建成实现梯级污水处理应该是得益于重庆这种得天独厚的落差较大的丘陵山地地理环境。“山地自流,立体湿地”:在利用好自然溪流湿地基础上,发挥公园高差大的地形特点,提出新建“立体湿地”的概念。构建立体的湿地净化和生态景观系统,通过“梯级净化池(梯田)池/塘溪流”的组合,将湿地在立面上展开。3、针对彩云湖水质水之特征,设计时采用湖水人工循环和人工复氧装置,让地形和植物做功,采取“引水成梯、垂直分带”,将科学与美观完美相结合。4、追求自然:彩云湖湿地设计中利用自然山石砌筑驳岸,山石勾缝采用非常规的砂浆,而是使用土壤加水泥组成的泥土砂浆进行勾缝,其效果自然,也有利于植物生长;采用山区农民修筑梯田的方式修筑田坎,充分保障垂直方面进行绿化。5.启示
本文标题:城市湿地公园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0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