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城市规划》2013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目标与指标体系研究目前很多城市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过程中,单纯性增加对公交系统的投入,并以此作为评判公共交通改善的标准。但遗憾的是,大量的财力投入和缺乏魄力的公交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真正能够左右市民选择公共交通的要素——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指标主要反映了公交服务的两个重要方面:(1)公交服务的可用性,这是市民把公共交通作为出行方式的必要条件;(2)公交服务的舒适性和便捷性,这是市民是否选择公交出行的关键因素。公交都市是国际大都市发展到高级阶段,在交通资源和环境资源紧约束的背景下,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形成公共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生活。简单来说,建设公交都市是为了充分发挥公共交通所具有的效率优势、节能减排优势等,从而使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得以保证。可以说,公共交通的各种优势是伴随着其规模性而来,越多人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它的优势就越显著。因此,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成为建设公交都市的核心目标之一。但是,公交出行分担率只是对城市进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绩效考核的一项关键指标;真正影响市民在每一次具体出行优先选择公交出行的关键因素,则是公共交通的方便性、时效性、可靠性、舒适性、经济性。人居与北京“2049”战略人居是指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落及其环境;人居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人居概念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表述了人类赖以生存栖居的基本物质空间类别,具有客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载体;人居多数可以五个基本元素——自然、人性、社会、庇护物、网络进行统计和描述。从城乡两个角度,人居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1、世界与我国的人居概况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有史以来首次超过50%;为此,21世纪也被称之为城市世纪。但是,2007年世界仍然有近十亿人居住在贫民窟内。据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只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事情,但是,今天亚洲的一些特大城市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珠三角、长三洲的上海-苏州、雅加达-万隆、东京等在这个十年中也将会超过4000万。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3%,首次超过50%。由于城镇化速度快、规模大,出现了“土地城镇化”过快、城镇外围耕地大量减少、失地农民持续增多等情况。城镇的无序扩张,使得城市住房和基础设施保障跟不上,在乡村地区由于村庄空心化,也出现土地闲置和基础设施荒废的现象,中国城镇化面临复杂的人口、资源、环境等人居建设局面。为此,“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城镇化发展方针做了调整,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2、人居与人居科学的方法吴良镛发展的人居科学以人居环境为对象,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以解决人居环境需求和有限空间资源之间的矛盾。发展人居科学,建设人居环境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组织协调空间开发和城镇建设的秩序安排来建设适合于生产、生活的美好环境。人居科学特别注重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组织原则。为此在认识论上人居科学认为,人居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区域、城市和建筑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居是一个生成整体,在历史发展各个阶段都具有相对整体性。在区域上,人居科学提出要顺应区域-城市条件,协调自然-人工环境,建立区域整体秩序。在方法上,人居科学突破了道氏的聚落形式体系的系统论研究局限。针对中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复杂问题,提出了抓关键问题、抓牛鼻子的复杂求简的途径;针对城乡建设具有综合集成的特点,提出了融贯综合的技术路线,发展了组织科学共同体,发挥各学科优势,形成整体合力的人建设的科学方法。3、人居科学的实践:北京2049战略提出北京应该在城市急剧发展过程中预谋新市区保留用地,促使首都经济转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寻找整体的策略。以“葡萄串”模式组织新城,千方百计避免新城的建设走向“摊更大的饼”。创造多核心的城市结构。要研究中央行政区布局结构,重构较为完善的北京旧城。既要正视50多年来中央人民政府已形成的现实,行政用地既不能作重大搬迁,也不能原封不动地全部留在原地,而又要及时地、有效地、有步骤地“疏解”,分期分步地重构城市整体秩序。对历史文化名城实行“积极保护”与“整体创造”。要从更大的范围内保护和建设好有效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东南西北四大公园,形成北京中心城居中、四大公园环绕的格局。3.1北京发展面临的问题最近几年来,北京所处的京津冀地区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在“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强烈的首都情结和庞大的全国人口规模”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北京人口仍会继续膨胀,到2049年,北京人口与2010年相比,可能会出现人口倍增状况。其中京津城市走廊也将从现在的3400万增长到6000万以上,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同时也将面临严峻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不断加密。另一方面,北京中心城区的空间规模在继续扩大,向五、六环之间蔓延。同时,交通的系统性和结构性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十几年来,北京汽车保有量急速增长,千人拥有量达200辆,但交通拥堵显著恶化。主要问题在于城市道路路网尚未形成与北京这样特大城市相适应的科学体系,与空间布局一样,高等级路网集中于中心城区,城市外围地区发育不够完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性不强,以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北京轨道交通网络的服务区域要显著大于巴黎和伦敦,核心地区的网络密度要低于这些城市,这也造成了服务范围大、服务强度过高的问题。空间布局也助长了交通恶化。例如商业、金融等国家、市级服务业集中在三、四环之间,住宅、工业建设向中心城区的边缘拓展,长距离通勤比较普遍。再其次,城市特色也面临挑战。多年来,北京住宅有年近1000万m2的建设量,但没有形成世界一流的宜居环境。加之旧城保护已开展许多年,但是旧城的人口疏解进展仍然缓慢,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中北京旧城的历史遗存目前不足旧城三分之一;而中央机关用地在旧城已近40%,由于旧城用地的功能混杂,也影响了中央行政职能有效效率,造成交通拥堵。这样,既要保护旧城,又要服务中央,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也是制约北京发展的重大问题。3.2北京2049战略北京发展的基本判断:从国家战略看,北京需要提升全球城市地位竞争能力,持续加强在全球和东北亚政治、文化枢纽的地位。从北京发展看,北京率先完成后工业化转变,必须改变区域发展模式。从大趋势看,可能采取的战略是:区域解决,发展大北京地区;功能提升,完善首都职能,以城市区域应对全球竞争。3.3北京2049的空间秩序展望具体说来:(1)构筑北京特大城市地区格局。发展区域城市,减缓中心城区发展的巨大压力。促进有秩序的多中心网络化城镇区域格局,引导人口和产业在特定地区和节点疏解和集中。(2)强化京津城市走廊,增强城市地区世界竞争力。京津城市走廊包括北京东南部和天津大滨海在内的几十个大小城镇组成的复合城镇系统:其中北京要突出四大定位,突出国家首都和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和服务作用;天津要突出北方经济中心及其国家航运中心和现代制造业中心职能;廊坊可以利用北京新机场机遇,发展临空经济;曹妃甸、黄骅可以利用港口优势,积极发展临港和临海工业。(3)积极推进“首都圈”协调发展。首都意味着高度的政治决策力、外交影响力、经济控制力、科技创新力、文化推动力、持续发展力。北京作为首都圈的核心,应在首都圈的框架下合作互惠地解决北京在能源、水资源、生态保障方面的区域需求。应积极回应周边地区在产业合作、交通对接、区域均衡发展等方面迫切的需求。(4)设立城市地区副中心,进一步促进中心城区疏解。(5)转变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式。六环内改善宜居环境质量,六环外保障新城战略的实施,市域外促进世界城市的区域扩展和紧凑发展为主。(6)多中心的区域空间新整合。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与网络建设,面向区域拓展“两轴两带多中心”。依托京张、京承、京开、京福、京哈、京石等高速公路与四环的联系,建立大北京地区的空间格局。(7)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促进高速铁路、市郊铁路、城乡公共交通三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整合,引导特大城市地区发展。(8)构筑区域基础设施廊道。京冀密切合作,建立跨界协调机制,在交通、土地利用、市政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等方面处理跨界地区的协作事宜,并探索成立“跨界协作特区”的可能性,以实现北京、河北省互惠共赢。城市特色塑造途径的探索1城市特色的形成与设计所谓自发形成,仅是初始时没有总体规划设计,发展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同形式的“设计”、“控制”介入。当然还有很多城市特色是设计而成。2城市特色塑造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城市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的进步与变化而不断发展,随着时代的步伐,城市发展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二战后,20世纪中叶开始,城市发展过程批判了现代主义的规划理论,到世纪末出现了新城市主义等城市发展理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逐渐形成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中国的城市发展虽然比西方先进国家晚了若干年,但整体发展趋势还是紧随世界发展潮流。3城市特色塑造途径的探索3.1公共空间的特色探索公共空间,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是市民与旅游者的公共活动场所、空间体验场所和形态的意象场所,往往又是城市特色的彰显地。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主要通过空间结构表现。现代城市好的公共空间结构应追求:网络化、立体化、步行化和景观化。公共空间结构是城市设计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对象。3.2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扬的特色探索20世纪,世界范围内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受到高度的重视,从1933年的雅典宪章开始,大量的国际会议完善了保护的概念、方法,并拓展到历史街区和城镇。然而当前,我们不但要探索静态保护方法,更要探索保护与发展结合的方法,要探索历史遗存与新建设共生创作方法,新旧共生能为城市特色的发展创造新的路径。3.3城市要素整合的特色探索城市分区与城市整合是城市规划设计互补的两个重要方法,城市为了满足合理的土地使用,卫生、安全、市政和文脉传承等的基本要求,设置了各种控制线,便于建设管理。但对于城市的重要地区,建构特色区域,往往运用三维的立体整合手法更易达到目的。要素整合包括:建筑、市政、景观空间的整合,也包含:公共与私用空间、自然与人工空间、地下与地上空间、交通与其他空间,以及历史与现代空间等的整合。城市综合体是城市要素三维整合的高级形式。4强化城市设计的创作性。城市设计不是简单地布置功能空间,组织公共空间、交通空间、景观空间及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空间等,更重要的是建构这些空间及其整合空间的独特性。很多城市设计将空间形态模式化,是当前城市特色组织的一个障碍,也是城市设计的误区。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期,城市设计对特色塑造应有其新的方法和研究领域,避免简单地停留在传统的城市形态和审美标准上,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城乡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城乡非建设用地: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在规划期内不被用于城镇及乡村建设的用地,包括水域、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弃置地、露天矿用地以及大型的城市绿地等。1、类型划分根据管制强度分为“两级”:强制性与引导性;根据主体功能分为“五类”:生态安全类、资源安全类、景观保护类、环境改善类、战略储备类。2、规划的意义非建设用地规划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从生态学角度,是为了保护景观资源和生态敏感地区,保持城市生态结构完整性,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二,从城市规划角度,是为了控制大城市建成区的无序蔓延,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因此,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具有有机融合、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态耦合关系。3、规划的理论依据(1)城市生态学理论。非建设用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放性、非均衡性与动态性等特点。(2)景观生态规划理论。非建设用地的构成基本要素包括斑块、廊道与基质。景观生态学特别强调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注重景观单元之间生态流的水平过程,这就要求维护自然残遗斑块之间的联系,强化水系、防护林等生态廊道的空间联系作用,改
本文标题:城市规划杂志论文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1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