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研究
学院:15级应用经济学姓名:赵志国学号:1520800004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研究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与其说是一种理论定义,倒不如说它是基于更高层次、更为长远、整体的战略地位看待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新的主张和理想。事实上,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以人为中心,经济持续是条件,环境持续是基础,社会持续是目的,构成一个三维结构复合系统。这和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是一致的。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持续的城市规划不但指技术层面上的可持续,更重要的是环境文化心理上的可持续。科学的城市规划从而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一个科学的总体规划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源和财富。现代城市规划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城市空间的机械布置和物资构建.而是把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的结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更多地融人城市规划之中,使城市的环境、建设、保护、整治等问题在规划中应有充分的体现,并贯彻于规划的每个层次、每个环节。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而这些需要正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创造了条件。城市规划未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原因剖析1、城市定位不合理,城市发展规模控制失误。城市的发展始终应当基于自身历史,基于现实的规划才能站稳脚跟,真正实现其可持续性。而一些城市规划未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城市定位盲目跟风。同时规划时我们往往首先确定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然后确定所需的土地资源等其他资源,当城市发展规模对资源和环境的占用超过基地本身的支撑能力时,就会导致资源无法供应发展举步维艰。错误的城市定位以及规模规划造成城市建设偏离现实,即使再漂亮的设计也无法最终得以实现。2、生态、环境保护的忽视或滞后。尽管城市规划中设置了环境保护专章,但更侧重于环境整治规划,只起到补救的作用成效不大。此外规划布局未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城市规划设计者环境保护能力的单薄,规划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力的不确定性导致政府的控制力欠缺,很多城市建设对环境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3、历史文脉缺失、地方特色不浓。不少城市自然生态条件、地理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迥异,但城市规划趋同造成“千城一面”,丧失地方特色。尤其是城市的历史文脉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者错误的去改造和建设,严重损害了城市的古香古色。此外,自然特征是一个城市的天生特色,往往城市规划中对其理解不够,一些城市的森林、湿地等被挤占,既失去了自然本色,也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4、规划缺乏执行力。规划执行中的多变性导致建设后原有规划早已面目全非,这对城市整体空间系统、景观系统以及环境系统造成了威胁,不仅导致规划布局的混乱,也使规划变得毫无意义。5、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欠缺。设计者往往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整体控制,很多时候忽略了以市民的视角感受到的开放空间氛围,加之政府机构以及开发商加给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导致城市规划中真正对于人的因素的忽视。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原则1、基于现实、设计未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城市规划,需要从过去的状态摆脱出来将目光投向未来,不仅要考虑现实发展的合理胜,更要考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说城市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并通过行动去适应和创造未来的生活状态,在城市规划中对长远的城市发展目标的预测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长远目标会引导未来的行为来实现它。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的确定应该是在研究城市的历史地理文化条件后,在资源水平、生态特点的综合考量基础上而确定的,包含了对城市发展的整体定位以及规模控制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地尊重现实条件,以长远目标为统领,保持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2、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设计。首先,城市的主体是人,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应力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体现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其次,在城市发展未来的选择上,公众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在城市区的生活的时间都很长,有的甚至代代居住在那里,当地居民最了解那里的环境特征,熟悉那里的发展历史,知道城市怎样的发展是否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最后,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有赖于公众的监督。因此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规划方案的选择以及到规划的执行上,人都应是不可忽视的因素。3、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首先,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水平应决定于城市所在区域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一旦城市的发展超出其生态环境承载力,则发展是不可逆的。其次,从空间范围看,应由原来规划界所界定的城市建设区域转向与建设区域相连的更广阔的区域生态背景,不仅要考虑规划区内各功能要素的合理配制,而且还要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因此,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需要体现现代人所担负的环境责任,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1、科学进行城市定位与城市发展规模定位城市的整体定位是城市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一步,与城市的性质规模、地理环境发展进程、产业结构等相互关联,而这些都与城市的整体形象是分不开的。慎重的城市定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考察设计与评定机制,在通过充分的调研基础上,深入群众,使得城市总体定位与历史条件相符,大胆创新同时不脱离实际,这样的定位才能指导城市规划真正有意义的进行,才有得以实现的可能。首先,在客观分析和预测未来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其次,规划设计应保证在总体布局框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弹性和长远发展的余地,考虑根据实际需要局部调整用地的可能性。2、慎重对待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应该首先按照自然界的规律,以一种合作友好的姿态去对待环境,即便设计者对于专业的环境知识了解甚微也应当以尊敬的态度对待自然,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粗暴地采取一切不合理的行动简单地对待环境。首先,规划中我们应该将城市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执行任何行为之前都需要研究城市的环境与资源承载力,以确保在规划中明确体现对环境的关心,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环境专家可以为政府和规划者提供最有用的生态环境信息,弥补由于专业规划设计人员环境科学知识的相对欠缺而导致的对环境因素考虑的不足,通过环境评价专家与规划设计者在规划过程中的知识的有效结合,就能确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促进城市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后,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不论从进一步的设计角度还是施工建设角度,都需要关注场所微环境的营造,也许少一些的破坏加以改造远胜过推倒一些重新建设,也许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水也会增加对生态平衡的尊重,因此这需要设计师们更高的使命感与处理能力。3、注重地方历史文脉特色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规划建设要想得以持续发展,任何发展的前提都是尊重历史,因此地方历史文脉的保护应该是任何规划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首先,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充分保护好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历史街区使其融入城市空间环境中,使其成为城市历史文脉的见证创,造独特的城市人文环境和城市人文景观,而不是盲目地将现代的几何玻璃体堆砌在其周围丧失掉自身的存在感。其次,城市的历史文脉不仅包括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也包括老城特有的肌理、邻里模式、生活习惯等等,因而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人文历史载体的利用和城市文化内涵的延续。再次,保护地方特色的方式并不是指通过单一的博物馆式的保护,采取城市保护性更新活动确定文物建筑保护等级,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的规划方式保护历史文物建筑,比如结合步行区建设保护历史建筑,内部进行更新满足现代使用要求,外部保持原有的旧建筑传统风格,再者,城市建设不能提倡流于表面的模仿和复古,而应从深入研究其内在秩序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强化历史元素和信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承担的精神内涵,比如有节制地进行城市骨架和街道网络的改造,使大多数新建筑在尺度和形式上寻求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达到视觉上的连续性。最后,城市的特色最能体现在生活细节上,规划中应该详细考察区域特征,尊重当地的地方材料和色彩。我们应该从地方民居、旧城、老街中提取城市细节作为设计元素,然后转换运用到新城的规划设计上。它们会给规划以及城市设计带来强烈的地方文化特征,从而为城市带来应该具有的可识别性。4、增强规划执行力我们说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固然这种建设是否对环境尊重对历史尊重对文化社会尊重,是否能够长远地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而这一切探讨和努力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便是规划是否能够顺利如愿执行,倘若缺乏执行力,那么再缜密的考虑再科学的规划也空为纸上谈兵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便是实实在在的“不可持续”了。从执行力的角度而言,一方面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后,进一步的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都需要足够的重视和尊重总体规划,大的原则上不应改动;另一方面执行过程中不应该让市场规律和经济原因过分的阻碍规划的执行,控制者需要有长远的视野,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控制导向作用,实现城市空间质量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发展。5、创造积极的城市缓冲空间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以此独立开自然与城市这样一些基本元素之间的特征。一方面在城市中注重人的活动空间的建设,积极营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和空间,以人性化的街道景观增加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魅力,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和活力,如建设有顶街道、中庭等公共空间对社会开放,为人们营造环境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这两个系统用一个明显而强烈的缓冲地段区别开来,同时这两个系统之间应该非常容易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的。这种城市缓冲空间有相应的具体功能以及有机地生存和存在的理由,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观区域,公共开放的城市空间区域,提高环境质量,增强舒适性。结束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和重要;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仅是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更是关注城市生活品质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去为我们的当地居民和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永久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最终目标是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状态,创造一个多样化的统一和谐的城市空间。参考文献[1]郭培章.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李松志,董观志.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规划实践指导[J].城市问题,2006[3]黄洵,黄民生.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4]陈燕,单红梅,樊国盛.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J].江苏大学学报,2005[5]张俊军,许学强,魏清泉.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理研究,1999[6]温春阳,周永章.市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要素重要程度的感知差异[J].城市规划学刊,2009[7]胡美林.新常态下内陆资源型城市传统转型升级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5
本文标题: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1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