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审计学概论》习题第1页共27页第一章概论一、单选题1、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是(B)。A.私有制的产生B.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定C.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D.市场经济的形成2、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建立的是(C)。A.1932年成立中央苏区审计委员会B.1934年颁布《审计条例》C.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修改的《宪法》D.1983年审计署正式成立3、我国“审计”这个名词正式出现是在(C)。A.西周B.汉朝C.宋朝D.清朝4、《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B)。A.1994年8月31日B.1995年1月1日C.1995年7月14日D.1995年7月19日5、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职业团体是(A)。A.爱丁堡会计师协会B.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C.东京会计师协会D.蒙特利尔会计师协会6、审计性质应当表述为(D)。A.经济监督B.财政、财务收支的审查C.会计检查D.独立性的经济监督7、现代审计实务中,最能体现经济评价职能的审计种类是(D)。A.财政审计B.财务审计C.财经法纪审计D.经济效益审计8、称之为美国式审计的标志,是它率先实行了(B)。A.舞弊审计B.资产负债表审计C.管理审计D.三E审计(经济效益审计)9、研究审计演进历史,可以发现牵动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条主线是(D)。A.生产力发展B.资源财产私有制出现C.国家权力加强D.受托经济责任关系10、与财政财务审计相比较,财经法纪审计更加突出的审计目标是(B)。A.真实性B.合法性C.效益性D.公允性11、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D)。A.只能是内部审计B.只能是外部审计C.只能是国家审计机关D.外部审计、内部审计都可以12、按审计的范围不同,审计可分为(A)。A.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B.详细审计和抽样审计C.全部审计和抽样审计D.局部审计和详细审计13、下列属于社会审计特点的是(C)。A.内向性B.广泛性C.委托性D.针对性14、按审计执行地点的不同,可以将审计划分为(A)。A.送达审计和就地审计B.强制审计和任意审计《审计学概论》习题第2页共27页C.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D.预告审计和突击审计15、社会审计组织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按照委托人的要求进行的财务审计或经济效益审计,属于(B)。A.强制审计B.任意审计C.送达审计D.不定期审计16、在业务上指导和管理社会审计组织的是(D)。A.国家审计机关B.被审计单位的股东C.被审计单位的主要投资人D.行业协会17.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包括(D)。A.全国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B.全国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C.全国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D.全国审计机关及承办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事项的其他审计组织18.我国国家审计的总目标除真实性和合法性外还包括(A)A.效益性B.一贯性C.客观性D.公允性19.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领导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的应当是(D)A.本单位的财务经理B.本单位的财务部门C.本单位的监事会D.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20、与国家审计相比,内部审计的特点是(D)A.法定性B.强制性C.有偿性D.经常性21、由审计机构派出审计组或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进行的审计是(D)A.送达审计B.初次审计C.任意审计D.就地审计22、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审计处理处罚决定,体现了审计的(A)A.经济监督职能B.经济鉴证职能C.经济评价职能D.经济服务职能23、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将需要审查的全部资料按时送交审计机关所进行的审计是(B)A.就地审计B.报送审计C.定期审计D.详细审计24、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是(B)A.权威性B.独立性C.合法性D.公正性25、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审计类型是(D)A.财政审计B.财务审计C.财经法纪审计D.效益审计二、多选题26、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的含义是指(ACD)。A.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出现B.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C.资源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D.经济责任授权人无法直接经常的监督检查E.会计核算业务的发展27、作为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经济责任授权人无法直接经常的监督检查,是由《审计学概论》习题第3页共27页于(ACDE)。A.地理上的限制B.人际上的限制C.时间上的限制D.法律上的限制E.技术上的限制28、总结国内外审计实践,我国审计独立性应体现在(ABCD)。A.组织上的独立B.人员上的独立C.工作上的独立D.经费上的独立E.目的上的独立29、著名审计会计学家莫茨和夏拉夫等人认为审计的独立应是(ABDE)。A.财务利益方面的独立B.精神状态方面的独立C.评价依据方面的独立D.组织地位方面的独立E.自由调查方面的独立30、在《利马宣言——审计规则指南》中专门提出的独立性问题,是指(AB)。A.最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B.最高审计机关成员和官员的独立性C.最高审计机关行为的独立性D.最高审计机关报告的独立性E.最高审计机关财政上的独立性31、下列职能不属于我国审计职能范畴的是(BDE)。A.经济监督B.经济司法C.经济鉴证D.经济预测E.经济仲裁32、审计的作用可以概括为(BC)。A.公允性作用B.防护性作用C.建设性作用D.综合性作用E.效益性作用33、根据审计关系理论,与审计对象息息相关的是(AB)。A.审计主体B.审计客体C.审计原则D.审计地位E.审计作用三、简答题1.简述注册会计师行业在美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你认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这三种审计职业各自独立存在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审计学概论》习题第4页共27页第二章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一、单选题1、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机构为(C)。A.财政部B.审计署C.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D.当地政府机关2、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无需授权或批准,内部审计机构有权(A)。A.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B.对违法行为进行通报批评C.对可能转移的会计凭证进行封存D.对本单位领导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3、根据《审计机关审计复议的规定》,审计机关应当自受理审计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审计复议决定;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B)。A.15日B.30日C.45日D.60日4、在业务上给予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指导的是上一级主管部门审计机构和(A)。A.同级国家审计机关B.上级国家审计机关C.各级国家审计机关D.审计署5、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下列行为中属于合理的职业谨慎的是(D)。A.对审计事项全部采用详查法B.在所有情况下,固有风险全部确定为高水平C.对所有审计事项均确定较低的审计风险D.严格遵守审计准则6、社会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中,委托人示意作不实或者不当证明的应予以(D)。A.向主管部门报告B.向法院起诉C.向当地审计机关报告D.拒绝出具报告7、根据规定,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是本级人民政府和(B)。A.上一级人民政府B.上一级审计机关C.审计署D.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8、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主要体现在(B)。A.《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9、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正确的说法是(C)。A.它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B.它是因实施审计监督产生的审计机关的法律责任C.它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相应的刑事责任,但不包括民事责任D.它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10、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负有的责任是(C)。A.编制财务报表B.建立内部控制结构C.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表达审计意见D.审查所有重要的差错、舞弊和违法行为11.我国的审计机关分为(国务院)和(地方)两级。国务院设(审计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审计机关。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A)为主,《审计学概论》习题第5页共27页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D.不确定13、2006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该决定开始施行的时间是(B)。A.2006年5月1日B.2006年6月1日C.2006年7月1日D.2007年1月1日14、我国其它审计组织承办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事项时必须遵循的准则是(C)。A.内部审计准则B.社会审计准则C.国家审计准则D.被审计单位认可的准则15、审计人员故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属于(A)。A.舞弊B.严重过失C.一般过失D.疏忽16、内部审计机构有权暂时封存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资料,但应经过的程序是(C)。A.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B.财会部门负责人批准C.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批准D.同级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是(A)。A.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B.社会审计的法律责任C.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D.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18、下列对社会审计准则的表述最为正确的是(C)。A.指出了实施社会审计时应采用的方法和程序B.规范社会审计人员的责任范围和内容C.为社会审计人员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审计程序、编写审计报告提供了指南D.提供了评价社会审计工作的基础19、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专门学识和经验,经过适当专业训练,具备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这是要求社会审计人员应该(A)。A.经过审计领域的专业培训,并具有专业经验B.具备计划和监督审计工作的能力C.精通有关商业和财务事项D.具备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20、世界上最早的审计准则是(D)。A.《国际审计准则》B.《美国公认审计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审计准则》D.《审计准则试行方案—公认的重要性和范围》21、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包括(D)。A.全国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B.全国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C.全国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D.全国审计机关及承办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事项的其他审计组织22、我国第一部正式的政府审计准则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B.《中国独立审计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D.《内部审计标准》《审计学概论》习题第6页共27页23、下列属于审计质量控制措施的是(C)。A.对所有审计事项均采用详查法B.对所有审计项目都要实施后续审计C.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制度D.在审计业务范围内,选择简单、易审的项目进行审计24、下列关于社会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审计人员应按有关规定接受继续教育B.审计人员应以服务成果的大小决定审计收费标准的高低C.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招揽业务D.审计人员可以个人名义承接业务25、按照《国际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结束后,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的日期应当在(C)。A.15日内B.30日内C.60日内D.90日内26、国际审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B)。A.美国总审计署B.国际会计师联合会C.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D.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7、社会审计准则中要求审计报告对所运用会计准则的前后一贯性应予以揭示,其目的在于(D)。A.保证财务报表的形式和格式没有变动B.保证完全不同的业务按同一标准处理C.保证审计师能知晓所有会计处理上的重要变化D.保证未予揭示的会计处理上的变化对各期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没有重大影响28、审计准则要求审计人员应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必须(C)。A.具备从事审计工作必要的技能和知识B.保持超然独立的态度C.严格遵循审计准则的各项要求D.谨慎小心地从事审计工作29、下列关于审计准则的提法中,错误的是(A)。A.不同类型的审计主体应制定相同的审计准则B.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职业责任的最低要求C.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D.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30、为
本文标题:审计概论习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2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