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培训专题三开发方案与调整方案.
开发方案与调整方案油藏工程设计油气藏工程基础专题培训实际油田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开发模式在地质—物理模型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评价对比目的:寻求油藏最佳开发开采方式开发方案与调整方案油藏工程设计开发方案与调整方案油藏工程设计一、开发方案油藏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二)主要设计内容确定原则二、开发调整方案油藏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一)开发效果评价(二)影响剩余油分布因素分析(实例)储运工程油藏工程GasOilWater用户采油工程WOCGOCWOCtpzpypxpCKt)(2222220油藏工程设计对象(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1)油气藏的发现第一口油井出油为标志(2)油藏评价油藏的大小、性质、产能,…(3)开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开发方式、井网、速度(4)开发监测与开发分析产量、压力、含水率等(5)开发调整开发方式、井网、速度、三采等(6)废弃废弃方案油藏开发过程油藏工程设计时机(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油藏工程设计”实例——油藏(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油藏工程设计”实例——油藏(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油藏工程设计”实例——油藏(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油藏工程设计”实例——油藏(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油藏工程设计”实例——气藏(1)油藏概述①地理位置、当地经济交通状况②勘探开发简况③取资料情况④油田基本地质特征•区域地质背景•自上而下钻遇的地层情况、目的层位•目的层位构造特征•目的层位储集层特征(沉积特征、岩石特征、沉积相特征)•油层特征(砂体分布特征、隔夹层分布特征)•油水分布特征•储量计算与评价(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④油田基本地质特征•渗流物性特征(岩石骨架、渗透率、孔隙度、孔隙结构、敏感矿物与敏感性、润湿性、非均质性、多相渗流特征、)•油藏类型•油藏压力、温度系统•流体性质(1)油藏概述(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④油田基本地质特征•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计算与评价方法多,重在应用容积法时各参数取值论证应用动态法时各方法的适应性论证(1)油藏概述(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2)油藏工程设计⑤单井产能分析与油藏产能设计•单井产能分析与影响因素(影响井型、投产措施要求等)•油藏分布特征(影响开发部署)•油藏合理产能设计与论证(应该有数模对比结果)⑥油藏开发方式论证•天然能量分析•天然能量利用(合理注采比论证,应该有数模对比结果)•能量补充方式与时机论证(应该有数模对比结果)(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⑦开发层系划分与论证(应该有数模对比结果)⑧开发井网论证•井网论证(应该有数模对比结果)•井距论证(可用油藏工程方法,但最好有数模对比结果)⑨油藏开发速度论证(应该有数模对比结果)⑩油藏压力系统论证(应该有数模对比结果)油藏开发指标预测结果(数值模拟)(2)油藏工程设计(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3)经济评价与方案优选最简单的投入产出比法,但方案优选时应根据风险情况、可能的投资规模、经济效益等综合评价,并给出推荐方案(4)开发部署与实施(一)油藏工程设计内容的概述1、开发方式选择(二)、主要设计内容确定原则油藏的开发方式就是油藏的驱动方式,即开采原油采用哪几种驱动能量。油田开发方式分为天然能量开采和人工补充能量开采两大类,人工补充能量开采又分为注水、注气和热力采油等多种类型。驱动方式选择与油藏类型、油藏能量及其补充方式、各种驱动方式下的生产特征有关,既要考虑到油田的自然环境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又要考虑到合理利用与保持地层能量(压力)和地下资源。Ⅰ基本概念()poproitiNBNNBCPp()100100iiprppPPNPPDNNN评价天然能量的两个指标(1)中、高渗透多层砂岩油藏(2)低渗透砂岩油藏(3)气顶油藏(4)底水油藏(5)裂缝性层状砂岩油藏(6)砾岩油藏(7)高凝油、高含蜡及析蜡温度高的油藏(8)凝析气藏、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及带凝析气顶的油藏(9)碳酸盐岩及变质岩、岩浆岩油藏(10)重油油藏1、开发方式选择(二)、主要设计内容确定原则Ⅱ常见油藏类型(1)刚性水、气压驱动——P地=Constant(2)弹性水、气压驱动——P地Pb,无水源,P地降至Pb(3)刚、弹性水压驱动——P地Pb,有水源,P地降至Pb(4)气压驱动——P地=Pb,P地下降,伴随有溶解气驱(5)溶解气驱动——P地Pb,无水源(6)水压混气驱动——P地Pb,有水源,但P地下降(7)重力驱动——PZS1PZS2,原油重力是驱油动力1、开发方式选择(二)、主要设计内容确定原则Ⅲ各种驱动类型(方式)及其实现条件:(1)合理的开发方式和布井方案;(2)合理的采油速度及单井工作制度以便充分发挥有效的驱动能量;(3)控制油藏的动态,使之始终向着高效的驱动方式转化,提高采收率。1、开发方式选择(二)、主要设计内容确定原则Ⅳ选择驱动方式的意义(1)研究天然能量及地质条件,例如边水能量研究:•边水水体大小、几何形态•连通性(有无断层遮挡、岩性变化)•kh/状况•油层压力下降,边水侵入量大小(2)分析论证天然能量能否满足采油速度的要求(3)如何转化为高效的驱动方式1、开发方式选择(二)、主要设计内容确定原则Ⅴ论证某一具体油田驱动方式的方法:产生的地质条件:•边、底水不活跃•未实施人工注水、注气•无气顶的未饱和油藏特点是:•地层压力下降,但仍高于Pb(饱和压力)•油气比不变•产量不断下降•采收率低,通常为2—5%Ⅵ各种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1、开发方式选择tpRStpRS①弹性驱动:依靠原油、束缚水及岩石的弹性驱油产生的地质条件:•边底水不活跃、未注水和气•无气顶(或气顶很小)•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特点是:•压力急剧下降•产量不断下降•初期油井的生产气油比急剧增加,然后下降•采收率在5—25%之间Ⅵ各种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1、开发方式选择②溶解气驱:油中溶解气的释放与膨胀能。IIIIIIRSpqIIIIIIRSpq产生的地质条件:•有充足的水源•露头高差大•水层的连通性好、渗透性好•构造单一、kh/大使得水侵入油藏的速度=采液速度Ⅵ各种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1、开发方式选择③水压驱动1——刚性水压驱动:依靠边底水的静水压头、注入水的水力压头驱油特点是:a)地层压力稳定在某个水平上b)生产气油比不变c)产液量可保持不变d)采收率为35—65%Ⅵ各种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1、开发方式选择③水压驱动1——刚性水压驱动:依靠边底水的静水压头、注入水的水力压头驱油RSiRgofwPPiRSiRgofwPPi产生的地质条件是:•一般无露头•含水区远大于含油区•有时虽有供水区,但油层与供水区的连通性差,二者距离又远•或边底水活跃,但水侵量不能弥补产液量。特点是:•压力不断下降,但仍高于Pb;•生产气油比保持不变•采液、采油量下降•采收率一般为25—50%。Ⅵ各种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1、开发方式选择③水压驱动2——弹性水压驱动:依靠含水区中的水和岩石的弹性来驱油产生的地质条件:•构造完整、倾角大或厚度大•油层的kh/大•向气顶注气保压,或气顶体积远大于含油体积特点是:•地层压力稳定在一定水平上•油气界面推进到井底之前,GOR不变•在油气接触面到达井底之前,产量也较为稳定•采收率一般为25—50%Ⅵ各种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1、开发方式选择④气压驱动1——刚性气压驱动产生的地质条件是:•气顶体积小•未实施人工注气特点是:•地层压力不断下降•油井产量下降•GOR随时间而上升Ⅵ各种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1、开发方式选择④气压驱动2——弹性气压驱动RSiRgoPPiRSiRgoPPi产生的地质条件是:•油层倾角大•油层的kh/高•其他能量枯竭之后特点是:•地层压力下降•不产水或产水少Ⅵ各种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1、开发方式选择⑤重力驱动:依靠原油自身的重力作用驱油RgoPPiQoRgoPPiQo2、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是由一些独立的,上下有良好隔层,油层性质相近,驱动方式相近,具有一定储量和生产能力的油层组合而成;•用独立的一套井网开发,是一个最基本的开发单元。(二)、主要设计内容确定原则Ⅰ开发层系的概念(1)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降低层间干扰,提高垂向波及效率。(2)提高油田的采油速度,缩短开发时间(3)适应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4)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的基础2、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二)、主要设计内容确定原则Ⅱ合理的划分开发层系的目的意义①同一层系内各油层的性质相近。目的:保证各油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具有共同的适应性,减小开采过程中的层间矛盾表现在:沉积条件相近、渗透率相近、油层的分布面积接近、层内非均质程度相近(渗透率级差、突进系数、渗透率变异系数、毛管压力曲线)。Ⅲ划分原则2、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二)、主要设计内容确定原则②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指隔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岩性致密、分布稳定连续。③各开发层系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目的:保证达到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目的:保证在注水开发的条件下,层系间能严格地分开,确保层系间不发生串通和干扰Ⅲ划分原则2、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④同一开发层系内油层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⑤应考虑当前的采油工艺技术水平及适应性,在分层开采工艺所能解决的范围内,应避免划分过细的开发层系。⑥同一油田相邻油层尽可能组合在一起。Ⅲ划分原则2、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应避免将下列层组合在同一开发层系内:•岩性和特性差异很大•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油层的压力系统和驱动方式不同•油层的层数太多,含油井段过长。Ⅲ划分原则2、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二)、主要设计内容确定原则3开发井网的确定若干口油井在油藏上的排列方式或分布方式,即形成开发井网。开发井网包括井网形式和井数(井距、井网密度)两个方面的内容。井网形式即油井的排列方式,井距即油井之间的距离,井网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油井数量。Ⅰ开发井网的基本概念3开发井网的确定Ⅱ开发井网的基本形式①排状井网1Aab1(1)/wcosoiNabhSB111SPCAab适合于含油面积较大、渗透性和油层连通性都较好的油田。井网密度单井控制地质储量单井控制含油面积3开发井网的确定Ⅱ开发井网的基本形式②环状井网适合于含油面积较大、渗透性和油层连通性都较好的油田。3开发井网的确定Ⅱ开发井网的基本形式③面积井网适用于含油面积中等或较小、渗透性和油层连通性相对较差的油气藏21Ad单井控制含油面积井网密度单井控制地质储量21(1)/wcosoiNdhSB21fd2132Ad213(1)/2wcosoiNdhSB223fd3开发井网的确定Ⅱ开发井网的基本形式③矢量井网yxkk00k矢量井网实质:各方向的均衡驱替。btDdDmaxbtmaxtLULtxykkyxyxkkddyxyxyxkkddcoscos方向井距确定:3开发井网的确定Ⅲ注水开发井网的基本形式①边缘注水基本概念:注水井排位于构造上油水边缘附近的等高线上优点:注水井排与油水边缘平行,易控制水线且水线向油区均匀推进,驱油动态较好,采收率较高。缺点:受效井排少、注入水容易外溢适用条件:油田面积不大构造比较完整,油层稳定,边部和内部连通性好,油层的流动系数较高钻注水井的边缘地区要有较好的吸水能力,以保证压力的有效传播,使油田内部受到良好的注水效果。概念:注水井排将油藏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较小单元,每一块面积(切割区)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可以进行独立的开发和调整)。优点:可根据油田具体的地质情况(构造形态),选择切割井排形式、方向和距离;井网具有可调性;可先开采物性好的高产地带、切割区内生产井排受效较好。缺点:不能很好适应油层在平面上的非均质性、注水井排两侧的地质条件不一致,会出现区与区之间的不平衡、注水井间干扰大,吸水能力降低、内排与外排生产井受效不均衡3开发井网的确定Ⅲ注水开发井网的基本形式②切割注水(1)适用条件油层大面积
本文标题:培训专题三开发方案与调整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3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