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专题试卷
1/17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下列单位换算式中正确的是()A.18cm=18×0.01m=0.18mB.18cm=18÷100cm=0.18mC.18cm=18cm÷100=0.18mD.18cm=18×0.01=0.18m2.一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出一物体的长度为10.4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估读值为0.05cmB.真实值为10.45cmC.可测量的实际值为10.45cmD.没有正确的说法3.坐在行驶着的汽车里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树木B.地面C.天空中的云D.乘客坐的汽车4.要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在下列方法中,能减小误差的最好方法是()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即可求出一枚硬币的厚度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5.在物理学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正确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B.人的正常体温约39℃C.课桌的高度约80cmD.人的步行速度约1.1m/s6.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15cm,分度值0.5mm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3m,分度值1mm7.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8.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西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2/17A.甲、乙都是做变速直线运动B.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10.小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12月6曰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以下估测正确的是()A.小明的质量大约为500kgB.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m/sC.当天小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1500mD.步行后小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s1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A.18nmB.18mmC.18cmD.18dm12.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5cm、2.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43cmD.2.4cm13.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小华自己B.小华旁边的座位C.窗外的树木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越长,所需时间一定越多C.运动时间短,物体速度一定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多选题(共3题;共9分)15.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B.C.D.1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17.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3/17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三、填空题(共11题;共24分)18.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如图2,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19.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距离(S)﹣时间(t)图象.该物体做的是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20.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右图中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21.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行驶的卡车为参照物,树是________的,轿车是________的,骑自行车的人是________的.(均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22.AB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以A车为参照物,B车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选填“处于静止状态”,“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10S后两车相距________m.4/1723.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2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据图可知.(1)甲的速度________乙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甲的速度是________.25.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m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26.某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两个错误之处:①________;②________27.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图所示的标志牌,芦台32km表示________,司机最快要________h到达芦台.28.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物理学角度而言,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的人是________;以舟为参照物,舟中的人是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5分)5/1729.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2)本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缺________和________;(3)用刻度尺测出S=72cm,用停表测出t=2s,实验中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3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AC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AB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BC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31.在“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实验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因此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3)如果斜面长1.20m,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底端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4s、4s,求小车通过上半程以及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v2.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上半程0.62.4全程1.24.0由上表可知:v1________v2,由此可见,物理学里说某一物体平均速度多大时,必须指明在________的平均速度.五、综合题(共3题;共25分)3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一半路程以8m/s的速度运动,后一半路程以10m/s的速度运动.(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求:(1)小明在通过前一半路程、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各是多少?(2)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3.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知道撞上金属片挡板.6/17(1)现有刻度尺和停表,请你综合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分别测出小车AC段、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并写出注意实验步骤;(2)设计实验表格;(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4)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________m/s.34.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宽度l2;C.笔杆上铜丝绕圈总宽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3)铜丝的直径表达式________六、计算题(共3题;共15分)35.一列火车全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个直隧道所需的时间为2min,则该隧道多长?36.右表是晋江火车站JJ88CI次列车的时刻表,晋江至厦门所经历时间由表可知,求晋江至漳州、厦门到漳州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停靠站到达时刻开车时刻里程(km)晋江…8:000厦门9:309:40100漳州10:3010:4016037.一列长20m的货车,穿过1100m的潮白新河特大桥,若货车的运行速度为72km/h,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是多少秒?38.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什么?,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多长时间?7/17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解析】【解答】解:A、过程及进率符合要求.A符合题意;B、18cm≠18÷100cm.B不合题意;C、18cm≠18cm÷100.C不合题意;D、中间过程没有单位.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解答.1m=10dm,1dm=10cm,换算过程中必须保留换算后的单位.2.【答案】A【解析】【解答】解: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测量值为10.45cm,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计值,其它都是准确值,准确值是10.4cm,估读值是0.05cm,故A符合题意;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10.45cm是测量值,不是真实值,故B、C、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1)在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毫米级以下为估读值.3.【答案】D【解析】【解答】解: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之所以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是因为他选择了自己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故答案为:D.【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4.【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由于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故A不合题意;B、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B不合题意;C、用刻度尺测出10个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是最佳方案,采取累积法,总厚度较大,易测长度,误差较小;故C符合题意;D、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8/17【分析】对于不易直接测量的较小物体的长度(如硬币的厚度、一张纸的厚度等),可采取累积法(或称测多算少法);即测出多个物体的长度后,除以物体的个数.5.【答案】B【考点】温度,质量及其特性【解析】【解答】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所以A符合实际情况;B、人的正常体温约37℃左右,所以B不符合实
本文标题: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专题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5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