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基因操作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1.Genemanipulation基因操作。将在细胞外产生的核酸(物质)分子插入到病毒,质粒或其它载体系统中,再整合到特定的宿主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可连续繁殖的有机体。2.Interruptedgenes间断基因。序列中间插入有与氨基酸编码无关的DNA间隔区,使一个基因分隔成不连续的若干区段。我们称这种编码序列不连续的基因为间断基因。3.Promotor启动子。DNA分子可以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也就是使转录开始的部位。4.Subcloning亚克隆。当初始克隆中的外源DNA片段较长,含有许多目的基因以外的DNA片段时,在诸如表达、序列分析和突变等操作中不便进行,将目的基因所对应的一小段DNA找出来,这个过程叫“亚克隆”。第二章1.Restrictionandmodification限制和修饰。宿主特异性地降解外源遗传物质(DNA)的现象称为限制。外源遗传物质通过甲基化等作用避免宿主的限制作用称为修饰。2.Matchedends匹配末端。识别位点为回文对称结构的序列,经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相同的,互补的末端称为匹配粘端,亦即粘性末端(cohesiveend)。3.Bluntends平末端。在回文对称轴上同时切割DNA的两条链,产生的没有碱基突出的末端称为平末端。4.Isoschizomer:同裂酶。识别相同序列的限制酶称同裂酶,但它们的切割位点可能不同。5.Isocaudiners:同尾酶。来源不同、识别序列不同,但产生相同粘性末端的酶。6.Sitepreferences:位点偏爱。某些限制酶对同一介质中的不同位置的同一个识别序列表现出不同的切割效率的现象称为位点偏爱。7.Staractivity星星活性。在极端非标准条件下,限制酶能切割与识别序列相似的序列,这个改变的特殊性称星星活性。8.Nickingenzyme切口酶。有些限制酶只切割双链DNA中的一条链,产生单链缺口,这种酶称为切口酶。9.KlenowfragmentKlenow片段。KlenowDNA聚合酶是E.coliDNApolymerase经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裂解而从全酶中除去5'--3'外切活性的多肽大片段,而聚合活性和3'--5'外切活性不受影响。10.Sequenase测序酶。是改造的T7噬菌体DNA聚合酶,切除了99%以上的3'--5'外切活性。SequenaseVersion2切除了所有的3'--5'外切活性,用于双脱氧链终止法对长片段进行测序。11.Reversetranscriptase反转录酶。即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它有5'--3'合成DNA活性,但是无3'--5'外切活性。它来自AMV(禽成髓细胞瘤病毒)或Mo-MLV(Moloney鼠白血病病毒,又称M-MuLV)。12.Terminaltransferase末端转移酶。来源于小牛胸腺,是存在于前淋巴细胞及分化早期的类淋巴样细胞内的一种不寻常的DNA聚合酶,在二价阳离子存在下,末端转移酶催化dNTP加于DNA分子的3'羟基端。若dNTP为T或C,此二价阳离子首选钴离子;若dNTP为A或G,此二价阳离子首选镁离子。13.Ligase连接酶。催化DNA5'磷酸基与3'羟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段核酸连接起来的酶。14.T4polynucleotidekinaseT4多核苷酸激酶。催化ATP的γ-磷酸基转移至DNA或RNA的5'末端。15.Alkalinephosphatase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牛小肠(Calfintestinalalkalinephosphatase),简称CIP或CIAP,也有来自细菌(BAP)。催化除去DNA或RNA5'磷酸。16.S1nucleaseSl核酸酶。来源于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可降解单链DNA或RNA,产生带5'磷酸的单核苷酸或寡核苷酸双链;对dsDNA,dsRNA,DNA:RNA杂交体不敏感。17.ExonuleaseЩ外切核酸酶Щ。来源于大肠杆菌,催化从dsDNA3'-OH逐一去除单核苷酸的反应,底物为dsDNA或线状和带切口或缺口的环状DNA,反应结果是在dsDNA上产生长的单链区。18.Singlestrandbindingprotein单链结合蛋白。此蛋白能协同地与ssDNA结合而不与dsDNA结合,可以削弱链内二级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加速互补多核苷酸的重新退火,并通过消除阻碍DNA聚合酶前进的链内二级结构,而提高这些聚合酶的持续作用能力。19.ProteinaseK蛋白酶K是具有高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属枯草杆菌蛋白酶,可以水解范围广泛的肽键,尤其适合水解羧基末端至芳香族氨基酸和中性氨基酸之间的肽键。K指该蛋白酶通过水解角蛋白(keratin)可以为该霉菌提供所有所需的碳源和氮源。20.Lysozymes溶菌酶。一类水解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酶,常用的是卵清溶菌酶,用于破碎细胞。第三章1.Vehicle载体。将外源DNA或基因携带入宿主细胞(hostcell)的工具称为载体。具备以下三个必须元件:复制原点、多克隆位点和筛选标记。2.Geneclone基因克隆。克隆作动词时,指从单一祖先产生同一的DNA分子群体或细胞群体的过程;作名词时指从一个共同祖先无性繁殖下来的一群遗传上同一的DNA分子、细胞或个体所组成的特殊的生命群体。利用重组DNA技术分离目的基因,称之为基因克隆。3.Genelibrary基因文库。由大量的含有基因组DNA(即某一生物的全部DNA顺序)的不同DNA片段的克隆所构成的群体,称之为基因文库。4.Plasmidincompatibility质粒不相容性。利用同一复制系统的两个质粒在同一宿主中不能共存的现象称质粒的不相容性,它是指在第二个质粒导入后,在不涉及DNA限制系统时出现的现象。5.α-complementationα-互补。指lacZ基因上缺失近操纵基因区段的突变体与带有完整的近操纵基因区段的α-半乳糖苷酶阴性的突变体之间实现的互补。这两个无酶学活性的产物混合在一起时,可恢复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6.X-gal/IPTG两者都是乳糖的衍生物,X-gal:乳糖操纵子底物,可以作为生色剂,被α-半乳糖苷酶分解后可产生兰色产物,可使菌落呈现兰色;IPTG:乳糖操纵子诱导物。7.lyticgrowth裂解生长状态。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大量复制并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颗粒,导致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称裂解生长状态。8.lysogenicstate溶源状态。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将λ噬菌体基因组DNA通过位点专一性重组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DNA中,并随宿主的繁殖传给子代细胞的现象称溶源状态。9.Multiplicityofinfection感染复数。指单个宿主细胞感染的噬菌体颗粒数,等于实验所用的噬菌体与细胞的数量之比。10.Insertionvectors插入型载体。通过特定的酶切位点允许外源DNA片段插入的载体称为插入型载体。11.Replacementvectors置换型载体。而允许外源DNA片段替换载体的非必须DNA片段的载体,称为置换型载体。12.Cosmid粘粒。带有将DNA包装到噬菌体颗粒中所需的cos序列的质粒。包括质粒复制起点,可以象质粒一样转化并增殖;包括cos位点,可以象噬菌体颗粒一样包装、侵染。13.ReplicativeformDNA复制型DNA。在宿主细胞内,感染性的单链噬菌体DNA(正链)在宿主酶的作用下转变成环状双链DNA,用于DNA的复制,这种双链DNA称为复制型DNA。14.Phagemid噬菌粒。具有ColE1复制起点及单拷贝的丝状体噬菌体主要基因间隔区的质粒载体。此基因间隔区含病毒DNA合成的起始与终止及噬菌体颗粒形态发生所必须的全部顺式作用序列。含phagemid的细菌被噬菌体感染后,基因Ⅱ蛋白作用于间隔区,启动滚环复制产生ssDNA并进行包装。15.M13K07helpphageM13KO7辅助噬菌体。M13单链丝状噬菌体的衍生株,基因Ⅱ带有一个G--T的突变。M13KO7基因组双链DNA可表达产生子代单链DNA所必需的所有蛋白。M13K07中突变的基因Ⅱ产物与自身携带的噬菌体复制起点的作用尚不如它与克隆于噬菌粒pUCll8和pUCll9中的病毒复制起点的作用有效,可以确保在细胞所产生的病毒颗粒中来自噬菌粒的单链DNA能够占据优势。16.Yeastartificialchromosomes酵母人工染色体载体。利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染色体的复制元件来驱动外源DNA片段复制的载体称为酵母人工染色体载体。由自主复制序列、着丝粒、复制子及选择标记等元件组成。17.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s细菌人工染色体。是基于大肠杆菌的F质粒构建的高通量低拷贝质粒载体。包括严谨型控制的复制区oriS、启动DNA复制的由ATP驱动的解旋酶((RepE),以及三个确保低拷贝并使质粒精确分配至子代细胞的基因座(parA,parB和parC)等元件)。18.P1artificialchromosomesP1人工染色体载体。结合了P1载体和BAC载体的特性,是P1噬菌体载体的改进载体。重组分子不能通过体外包装来感染宿主细胞,而只能通过电转化来将重组分子导入宿主细胞。19.Shuttlevector穿梭载体。能够在两类不同的宿主中复制、增殖和选择的载体称为穿梭载体。第四章1.TAEbuffer醋酸缓冲液。由Tris碱、醋酸和EDTA等成分组成的缓冲体系,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2.SDS-PAGE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于检测蛋白质分子量的电泳方法,待分离蛋白质是变性的,泳动速率只与分子量相关,与本身所带电荷无关。3.SouthernblotSouthern杂交。一种检测DNA分子的方法。将DNA片段从琼脂糖凝胶转移到滤膜,结合了DNA分子的滤膜先与特定的预杂交液进行预杂交,然后与标记的核酸探针和滤膜混合。如果滤膜上的DNA分子存在与探针同源的序列,那么探针将与该分子形成杂合双链,从而吸附在滤膜上。在经过一定的洗涤程序将游离的探针分子除去后,通过放射自显影或生化检测,就可判断滤膜上是否存在与探针同源的DNA分子及其分子量。4.NorthernblotNorthern杂交。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样品中是否存在与探针同源的mRNA分子的检测方法。过程与Southern杂交相似,只不过在Blotting过程中转移的是RNA而不是DNA。5.WesternblotWestern杂交。用来检测细胞或组织样品中是否存在能被某抗体识别的蛋白质的方法。将蛋白质样品从SDS-PAGE凝胶通过电转移方式转移到滤膜,通过抗体以免疫反应形式检测滤膜上是否存在被抗体识别的蛋白质,并判断其分子量。所用的探针不是DNA或RNA,而是针对某一蛋白质制备的特异性抗体。6.Colonyhybridization菌落杂交。将细菌菌落影印到滤膜上,或将菌种点种在滤膜上然后再生长出可见的菌落,对滤膜上的菌体进行原位裂解使DNA释放出来,并使之固定在滤膜上。然后通过分子杂交,判断哪个或哪些菌落含有与探针同源的DNA。7.Dothybridization斑点杂交。直接将DNA或RNA分子以斑点的形式固定在滤膜上,然后进行分子杂交。核酸分子的斑点面积小,在单位面积滤膜上处理的样品数量就多,当检测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后,就发展成DNA芯片。8.S1酶作图S1核酸酶作图是专门用来分析真核生物中原mRNA加工剪切成成熟mRNA的剪切位置的方法。首先克隆得到待分析mRNA的基因组DNA片段,标记后用作探针,通过与mRNA杂交形成杂合链,然后从S1核酸酶消化后条带的大小来判断内含子的位置。9.Primerextension引物延伸。主要用于mRNA的5'末端作图。首先在mRNA的预测的5'末端下游约150bp位置处,设计一段互补寡核苷酸引物。以mRNA作模板,用反转录酶延伸该引物,产生的cDNA与mRNA模板互补且其长度与引物5'末端至mRNA的5'
本文标题:基因操作原理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7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