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复习题答案_WNL_简化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什么是自然辩证法:A、自然辩证法的产生缘由:“自然辩证法”一词,最初是恩格斯为其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的部分手稿所定的一个归类题目,其本意是“自然界的辩证法”。B、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研究和考察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C、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a、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概括和在科学技术认识与实践中的应用。是一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反思性的特点。作为学科名称,“自然辩证法”即是“科学技术哲学”。b、自然辩证法是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整体上把握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D、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包括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a、自然观。即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方法论。b、科学技术工程产业观。科学观是指科学的本质、特征、分类与发展动力;技术观是指技术的本质、特征、体系结构与发展动力;工程观是指工程的本质、特征、发展过程、发展动力和其与科学技术的划界;产业观是指产业的本质与特征。c、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是指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的获取、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的形成以及科学理论的创立。技术方法论包括技术方法的内涵与特点、技术发明方法、技术预测方法、技术开发方法以及技术评价方法。工程方法论包括工程系统方法、工程集成方法以及工程决策方法。产业方法论包括产业化过程与机制。d、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与社会。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而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也会对科技产生影响;科技应用具有两面性。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第一,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即有助于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提高自身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以及发明新技术的能力。第二,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即有助于提高自身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第三,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概括和在科学技术认识与实践中的应用。更坚实的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第四,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即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关于自然界的辩证运动)A、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形态以及物质不灭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有多种表现形态,但它们都有共性,即物质性。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系统都处于无休止的运动中。没有脱离各种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一般”。各种物质形态的互相转化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一种物质形态的消失,必然会伴随着另一种物质形态的产生,在这种转化中物质既不会创生又不会消灭,用量的概念来表示就是质量守恒定律。B、物质系统与运动、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运动不灭原理互相联系和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运动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物质的运动存在于各种形式中,运动形式是物质系统中相互作用的表现类型,其可以概括为如下基本类型:力学运动形式、物理运动形式、化学运动形式、生命运动形式。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然而物质运动与物质本身一样是不生不灭的。一种运动形式的消失,必然有另一种运动形式的产生;一种低级运动形式的“隐退”,必然有一种较高运动形式的“显现”,运动总是不增不减的。C、运动形式的矛盾性自然界中系统的形成和运动的发生,其终极原因就是物质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固有的矛盾以及矛盾的集合。互相作用或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着各式各样的具体运动形式。如:(1)吸引与排斥:吸引和排斥是一切运动的基础,一切运动都包含吸引和排斥这一对矛盾。吸引和排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吸引过程发生时,必有另一个排斥过程发生。而在一定条件下,吸引和排斥又可以相互转化。(2)化合与分解:化合是分解为前提的,必须打开反应物的化学键,然后才有可能化合成生成物;分解也是以化合为前提的,分解的产物又可能合成原来的反应物。化合和分解这对矛盾的运动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3)同化和异化:两者相辅相成,使生命体内的组分不断更新。两者并不总平衡,同化作用强,生物体生长发育;异化作用强,生物体就衰败。生命运动的一个周期中伴随着矛盾双方地位的转换。(4)遗传和变异:该两者的矛盾推动了生物物种的演化。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⑴无人的世界即天然自然;⑵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即人化自然;⑶被技术所改造的自然即狭义的人工自然;⑷被产业所生产出的自然即人工自然。所谓的自然界的辩证发展是指⑴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的运动;⑵天然自然(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⑶人工自然转化为社会自然的运动。在自然界的辨证发展即三个转换中形成的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认识:科学:将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将天然(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将天然(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将人工自然转化为社会自然的手段。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质。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有多种表现形态,从基本粒子到天体,从无机物到生命体,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有共性,即物质性。(2)运动不灭。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然而物质运动是不生不灭的。一种运动形式的消失,必然有另一种运动形式的产生;一种低级运动形式的“隐退”,必然有一种较高运动形式的“显现”,运动总是不增不减的。(3)物质决定思维和意识。意识和思维是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功能,脑是思维的器官;感觉和意识包括幻想、想象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物质条件的刺激反应。(4)时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物质固有属性。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具有物质所固有的基本属性和基本规律。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恰恰是因为时空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当发生时空不平衡才会有力的存在。力是验证物质的时空客观存在的表观现象。(5)自然事物存在对立统一性。对立与统一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6)自然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中。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着,没有绝对孤立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在于它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某种特定的联系及其运动,都在于它同周围其他事物的一定联系、相互作用及其变化。(7)人类和人类社会是基于自然发展之上。人类和人类社会同样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和人类社会永远不能离开自然界,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和人类社会是基于自然发展之上的。(8)人类实践产生“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类观测所及从而能够感知的那部分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的观点,即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自然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在劳动生产中自然界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人所面对的自然界是人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是获得了人的本质的自然界,故人类实践产生“人话自然”。系统论自然观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摒弃唯心主义,又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与自然界不是绝对对立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关系中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理性、对自然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地方,正在于人化自然。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对自然既有能动性的发挥,又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受控于自然。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系统论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意义)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1)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2)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3)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4)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辨证统一。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自然观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学习系统论自然观的意义: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空间时间与物质运动、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的辨证联系;量子力学标志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辨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打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这些例子都表明学习系统论自然观有如下意义:A、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3)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阐明了时空与物质的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4)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岔与混沌方式,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和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辨证统一,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关于运动发展的循环观。B、提供了系统思维模式(1)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来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2)系统具有非加和关系,“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利用非加和关系实现系统的新功能;(3)把系统看作动态的开放系统,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4)对具体系统的研究侧重无序、不稳定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非线性等方面,与传统的将系统简化为稳定、有序、均匀、平衡、线性作用的思维方式不同;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及意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人并非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自然中的一员)(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4)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通过劳动“制造出来的(社会)生产力”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自然生产力范围之内,自然生产力制约着社会生产力。(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公平。其中,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公平原则的核心。(6)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
本文标题:复习题答案_WNL_简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3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