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教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1课,作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开篇,是整个整个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主要讲诉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不仅鲜明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和地域特色,而且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本单元内容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即:一、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变;二、中央集权和专制皇制权的不断强化。其中第1课主要进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种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一目重点介绍商朝以“服”为核心的“内外服联盟”政治制度的建立;第二目“封邦建国”,讲西周在商朝“服”,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封制度”;第三目“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讲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的宗法制度。二、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三、学情分析本课程是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相关内容,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建构能力,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但对模块式教学比较生疏,对问题的探究尚缺乏系统认识,对问题的理解有时容易偏激。四、课程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识记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和西周分封制及宗法制的基本内容;理解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与作用;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和评价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这一历史过程中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发展中的内在规律。2.过程与方法对“内外服联盟”与“封邦建国”的共性与差别展开比较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从内外服制度到分封制、宗法制,古人的制度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以此增强学生对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历史朝代歌》,可以帮助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历史朝代更替,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从《历史朝代歌》中我们可知,在原始社会,有尧、舜、禹这三个有名的部落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到了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朝。表面上看来第一个王朝和我们很遥远,实际上这是中华文明的童年时期,就像一个人一样,童年并非无关紧要,童年有时会影响人的一辈子。所以我们要想了解历史给今天中国政治的发展留下了怎样一笔遗产,就需要从夏商周三代讲起。现在请同学们简单浏览一下教材看一看我们这节课都要学习哪些内容。板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政治制度师:家长为了孩子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会给他制定一些规矩。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为了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制度约束,这就是政治制度。所谓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那夏朝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呢,请大家快速浏览教材回答这一问题。板书:1.夏朝:生:板书:公共权力;传子制度师:夏代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那大家理解什么是“公共权力”吗?师:公共权力表现为一定社会政治组织及其代表者所具有的影响和支配他人的一种强制力量。公共权力一般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国家的统一完整、维持并促进社会正常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从初中学过的知识我们可知道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采用“选贤任能”的禅让制,按这种制度,禹应该把联盟首领职位让给伯益,但因部分部落联盟诸侯拥戴禹的儿子启,启才继承父位,这一重大变化,就是对公众“选贤任能”权力的否定,这种强大的压倒一切的权力就是王权。因此,夏代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王权决定一切,不再受到制约。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师:但是夏朝并没有一直长久下去。夏代最后一个国王桀奢侈残暴,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这时出现了一个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人物,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周边各部落打败了桀,建立了商朝。那现在就请大家思考假如你是商朝国王,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巩固王权呢?板书:2.商朝生: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板书:内服与外服制度;神权师:所谓“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其中,内服是王畿,是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包括商王亲属的受封地和主动臣服或被征服部落的臣服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外服”具有一定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与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区共同构成国家的地方政权,这种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称为“内外服制度”。通过内外服制度进行强有力的统治,是商王的政治理想。但事实上,商王与附属国的关系是怎么样呢?生:师:商朝与其他外服部落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特征:一方面,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商王要求附属国承担义务;另一方面,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来的社会结构,商王的控制力是有限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会与商王发生战争,附属国的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师:另外,商王还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朝政治的一个特色。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要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那大家想一想商王为什么要通过神权强化王权呢?生:师:商朝人崇信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而商朝的各附属国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与之结成臣属关系,各附属国的服从与否随着中央力量的强弱而变化的,所以商王才不得不依靠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以此加强控制附属国的能力。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以神支配人,以神权强化王权、神权和王权合二为一就是商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师: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前面讲到,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并不能很好地保证商王的权力,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那么继商而起的周朝又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来维护统治呢?板书:3.西周:师: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是什么动荡呢?武王灭商以后仍然沿用了商的内外服制度,让纣王儿子武庚继续统治商朝中心地带的遗民,把商王畿其他部分一分为三;并派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管理外服区域,实质上是监视外服地区。武王去世以后,儿子成王继位,但年龄小,由周公旦辅政,武王的三个弟弟不干了,以为周公要夺权,于是联合武庚发动了叛乱,这就是“三监之乱”。结果是周公把叛乱镇压下去了,平定叛乱之后周公就开始反思了,反思什么呢?这内外服制度还是不行啊,有弊端,外服力量已经明显威胁到内服即周王的统治了,必须改革。于是周公在制度上有了一个创新,采取什么方法呢?“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就是我们说的分封制了。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西周的政局稳定下来。板书:分封制周公辅政:周武王去世后,幼子成王继位,周公旦辅政。周公辅政期间,一是及时率兵东征平定武庚叛乱;二是为稳定东方局势,营建了东都洛邑;三是周公东征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总结商代的教训,修改了传统的内外服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周公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周公辅政期间采取的措施为以后西周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师:下面同学们浏览教材,找出分封制的概念、原因、目的、内容、作用和影响。生:师: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统治制度。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因为周初延续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而这种制度又存在弊端,主要表现在外服的力量已经严重威胁到内服即周族的统治。所以,周公实行分封。其目的是要克服商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巩固周王室的权力,实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⑴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地区被称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⑵王畿以外的地区,周王分封王族、功臣、姻亲、先代的贵族建立诸侯国,进行治理。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相传在先后分封建立的71个诸侯国中,周王的亲族与同姓就占了53个。②功臣、姻亲封国的待遇与亲族类似。姻亲:指通过婚姻关系产生的亲属(配偶本身除外)。可分为三类:一是血亲的配偶;二是配偶的血亲;三是配偶的血亲的配偶。③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④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⑤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周初主要的诸侯国:①鲁国:是周公旦之长子伯禽的封国,建都曲阜。②齐国:是辅佐武王灭商的功臣吕尚(姜太公)的封国,建都营丘(今山东昌乐),后迁临(今山东临淄)。是当时比较强大的诸侯国之一。③卫国:是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建都朝歌,主要统治商的遗民。④晋国:是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这里原是夏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戎人也很多。⑤燕国:是周的同姓召(shào)公的封国。⑥宋国:是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周武王利用他以统治商的部分遗民。⑶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补充:西周新建封国与商代的附属国的不同商代的附属国是聚族而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西周封国已开始打破血缘界限,人口结构较为复杂。商代附属国居于边地;西周封国地处要冲;商代附属国的统治者是商族以外的部族首领;西周封国的统治者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姻亲,与王室关系密切。作用和影响:①在分封中,周的亲族、姻亲的功臣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的统治区域除包括商朝原控制区以外,还不断向外扩展疆土,形成一个疆域空前广阔的奴隶制国家。②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的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分封制初期,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但由于社会落后、发展不平衡、交通信息不便等诸多原因,随着诸侯子孙与周王血缘关系的逐渐疏远,封建割据状态逐渐出现。不过分封制毕竟大大加强了周王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向着后来形成的中央集权迈进了一大步。③不利的一面是:受封者权力太大,本身带有很大的分裂因素,造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割据的局面。师:这就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回忆本节刚刚学过的内外服制度,想一想这两种制度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生:师:相同点:都有王族活动区域——内服或王畿;附属国或诸侯国对王族都有一定的义务;都保留有氏族部落的特征。不同点:①商王与附属国首领未必有血缘关系,西周的诸侯主要是同姓亲族②西周对同姓诸侯的分封到达边塞要地,扩大了周王的有效管辖范围③西周时期,被分封的诸侯国对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④分封制下,贵族的等级观念比商代更严,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师:由此可见,分封制度就是内外服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西周王权大大加强,地方诸侯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历史就由商代的“内外服联盟”时期,朝着更加文明的阶段迈进,进入了“天下共主”的时代。天下共主具有氏族原始社会的遗风,它的确立靠的是臣下对其权威的承认和自觉履行其义务,例如周天子和诸侯的关系那样,周天子就是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来确立和巩固他天下共主的地位。师:通过对分封制的学习,我们知道西周的统治阶级有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死后,谁来继承他们的地位呢?西周
本文标题: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3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