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调研报告
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调研报告一、“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介二、往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情况三、“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细则四、创业计划竞赛申请书撰写要求五、创业计划竞赛团队简介及组成六、创业计划竞赛促进学生能力全面提高一、“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介1.“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背景1)“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2)“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定义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一项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取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3)创业计划竞赛的起源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自1983年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举办首届创业计划竞赛以来,美国已有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大学每年举办这一竞赛。商业计划竞赛大大推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Netscape、Excite、Yahoo等公司就是在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竞赛氛围中诞生的。在中国,创业计划竞赛最早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行。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的近400件作品,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湖北等地举办了地区性大学生创业计划赛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了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与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经过市场洗礼,一部分学生创业公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创业计划竞赛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学生参加素质教育的新载体,以及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新形式。2.创业计划竞赛的目的与意义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其意义绝不仅仅是一项学生的创业竞赛,它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1)配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适应了培养复合型、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学生们合作完成一项创业计划过程,正是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更是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的过程。参赛队员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管理知识的优势互补是创业团队的一个显著特征。2)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学生努力发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同时一些有远见的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交给学生创业团队去变成对投资家有吸引力的创业计划,这本身就是一个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并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由创业计划竞赛到创新企业的这种崭新模式,必将为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开辟新路。3)鼓励了自主创业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创业精神。过去我们主要是教育学生如何去择业,但现在的经济发展已经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紧迫要求,面对这一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努力培养青年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合适的学业阶段或毕业之后用自己的智力优势创办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创新企业。创业计划竞赛正是把握了这一机遇努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的有效形式,参加到创业计划竞赛的学生们不仅为自己描绘和创造了未来,还雄心勃勃要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学生的创业热情也一定会影响和号召一大批有志青年走上自主创业、服务社会的成长道路。4)在建立国内风险投资体系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70年代开始,风险投资对一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发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推动了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中国风险投资的起步相对较晚,1985年国内出现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1998年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学术界称1998年是中国风险投资的准备年。国内第一批风险投资企业也开始起步,其中四通利方、搜狐、亚信、金蝶财务等都是成功引资的例子。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是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它向社会展示了青年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热情,而青年创业者的启蒙和实践将直接影响到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的基础。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中,投资界、企业界人士与青年创业者的广泛接触实际上正是在探索和酝酿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投资机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是培养中国第三代自主创业和科技创业企业家的摇篮。3.基本做法“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本做法参照国际上开展创业计划竞赛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基本做法如下:1)组织主办:竞赛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名义主办。协办:邀请政府机构、科学家组织、企业家组织以及法律、会计和专利事务组织作为竞赛协办单位,为竞赛产品或服务项目的选择与专利事务、竞赛的评审事务、竞赛的成果转让事务、竞赛所涉及的科技政策事务、企业家参与等提供支持。邀请全国性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作为竞赛的协办单位,形成竞赛的舆论宣传氛围,推广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活动发展。参赛:以高等学校为单位,自愿报名,经省级共青团和科协组织推荐参加本项竞赛。2)运行参与:要求学生以竞赛小组的形式参赛。参赛者提供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组成一个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在深入研究和进行广泛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同时,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推动商业计划真正走向市场。所提出的产品或服务应为参赛者参与的发明创造或经授权的发明创造,也可以是一项可能实现开发研究的概念产品或服务;所组成的竞赛小组人数不限,可以跨校组成;所完成的商业计划报告书应可以直接应用。商业计划报告书要有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赛制:采取学校和全国两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阶段进行。以学校为单位,广泛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形成竞赛的群众基础,参赛者向学校申报参赛作品。每所学校通过省市团委向全国竞赛组委会申报5件以下作品参加预赛,在预赛的基础上选出200件作品参加复赛,对参赛作品提出进一步完善的要求;通过复赛选出60件作品参加决赛,同时对参赛作品提出更进一步的完善要求;决赛将采取秘密答辩和公开答辩进行;通过决赛评出获奖作品。通过三阶段竞赛,使竞赛活动成一个连续和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各省、市也可以组织本地的创业计划竞赛。奖励:竞赛共评选金奖20项,银奖40项,最佳团队表现奖1项。转化:吸引企业家和投资商参加参赛作品的投资合作洽谈,以投资的方式入股,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真正实现。4.竞赛涉及到的问题1)参赛所涉及的技术发明的选择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很重要的是选择一项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目前获得这样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学生自己创造发明的或参与的科技创造或发明;二是高校教师或科研单位研发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三是国家专利机构发布的专利技术产品。后两者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进行。2)商业计划报告书的写作形成一份商业计划报告是参赛的核心。商业计划报告书的写作可以由各高校教师进行指导。参赛者在基本范示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丰富。商业计划报告书应立足于把一项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成立一个虚拟的现代公司,完成它的市场化运作,必须具备真实可操作性,注入资金即可运行。3)创业竞赛的成果转化有两种方式:一是为参赛的商业计划直接注入资金,使商业计划进入市场化运作;二是出资购买参赛的商业计划报告书,供公司参考或采取另外的方式投入市场化运作。二、往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情况1.简介1)第一届·1999·北京·清华大学“挑战杯”和讯网首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和讯网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北京成功举办,竞赛由和讯网赞助,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近400件作品。大赛的举办使创业的热浪从清华园向全国扩散,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孕育了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技公司,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第二届·200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挑战杯”万维投资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2000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万维投资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上海成功举办,竞赛由万维投资网赞助。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137所高校的455件作品。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和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3)第三届·2002·杭州·浙江大学“挑战杯”天堂硅谷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2002年,由浙江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挑战杯天堂硅谷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杭州成功举办,教育部成为竞赛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作为承办单位参与了竞赛,并提供了全部经费支持。竞赛成为2002西湖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致力于打造创业天堂的杭州市甚至提出要将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永远留在杭州。竞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44所高校的参赛作品共542件。竞赛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部分参赛作品开赛前就吸引了部分风险投资,金额达10400万元,其中签订合同的项目6件,签约金额4640万元。决赛期间,正式签约项目4件,金额达5760万元。其中,南京大学的格霖新一代绿色环保空气净化器商业计划获得了高达2595万元的风险投资。4)第四届·2004·厦门·厦门大学“挑战杯”中国银行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2004年,第四届挑战杯中国银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厦门成功举办,则把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竞赛由中国银行和亚礼得集团赞助,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76所高校的603件作品参加了竞赛,其中100件作品进入了终审决赛。台湾省首次派队参加,香港和澳门的大学也应邀观摩。参加终审决赛的参赛学生达1000余人,参加观摩的媒体、企业、投资等各界人士近2000余人,使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短短4届、5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空前的规模。5)第五届·2007·山东·山东大学“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山东大学、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于10月在山东大学隆重举行。本届创业计划竞赛参赛作品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是历届竞赛中最大的,港澳台地区首次派团队参加比赛。经过四轮鏖战,挑战赛10月14日晚落下帷幕,东道主山东大学凭借“智能语音声控插座”项目最终夺冠并获得由飞利浦中国集团赞助的10万元创业奖金。同场竞技的上海交通大学获得亚军,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并列季军。2.评委对历年四届的“挑战杯”的作品情况和评委的评价情况:1)第一届(清华大学)获奖作品基本是名校作品,名校占有很大优势。出现问题:a、大量参赛项目基本规格不全面、有缺漏;b、选题狭窄,大量题材雷同;c、基本不追求报告的精美性、封面。2)第二届:(上海交大)项目取胜、热门技术、热门行业很受欢迎。3)第三届:(浙江大学)以表演取胜:服装整齐,各媒体技术的运用,社会资金开始赞助,第一次出现团队全是男生,绝大部分是硕士、博士生。4)第四届:(厦门大学)a、结构取胜。产品性、服务性项目的比例有很大改善;b、出现有全是本科生参赛而获金奖团队,最后获大奖的北师大,团队成员全是本科女生,有自己的专利,加分;c、有大专院校:获得银奖、金奖、水平深刻,结构性变化。三、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细则1.评审机制评委一般由风险投资家、专业的商业人士,经验丰富的学术及技专家家组成。主要评审包括:(1)遵守参赛原则按时提交参赛作品;参赛作品要符合格式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个人或小组的原创作品。(2)创意商业机会及发展是否实现,创意是否有较大的增长潜力?谁能成为产品或服务的目标客户?潜在市场规模有多大?(3)参赛小组的能力参赛小组是否了解要运作的商业市场?参赛小组是否具备将创意、产品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能力?公司成立或扩展后参赛小组成员愿意作多大的
本文标题: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9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