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国内英语教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述评
国内英语教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述评发表时间:2010-10-19来源:《学园》2010年第8期上供稿作者:杨晓霖[导读]近五年来,英语教学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对多层面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杨晓霖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本文主要从英语课程改革、英语教学论英语学习策略、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来论述国内英语教学五年来的趋势与热点,以期给读者展示英语教学研究发展前沿,并为国内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趋势【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8-0001-04【Abstract】Bymeansofliteraturereview,thispaperfocusesonthepublishedkeypapersduring5years(2005-2010)ontheresearchfieldofEnglishteachinginChinatorevealthetrendsandproblemsofdomesticresearch,aimingtoprovidereferenceforfutureEnglishteachingandresearch.【Keywords】EnglishteachingresearchHottopicsTendency近五年来,英语教学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对多层面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若干有代表性的阶段性成果。国内的英语教学研究在前期反思总结的基础上,集中关注以下几大问题: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法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谐课程、课堂与教学的构建;教学、教材评价与测试;英语教学的跨学科发展;新的学习方式及其教学策略等。下面,笔者就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总结述评。一英语课程改革研究随着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学理论研究重心的不断下移,越来越多的研究着手英语课程的改革研究。近年来,我国英语课程论研究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宏观层面上探索课程领域的理论发展走向,对课程统整、评价、校本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课题进行探究;(2)立足于英语学科课程层面,探索课程改革的基本动向;(3)国际经验的反思与借鉴,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英语课程政策与课程改革展开跨文化的研究,探讨前沿性的课程理论与课题的研究。1.基础英语课程的改革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对基础英语课程改革进行研究的的学者主要有钟启泉、崔允漷、张华、有宝华、李丽生、王策三等。研究主题包括: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外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及比较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英语课程改革中的情感教学、英语课程改革中的文化教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等。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地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新课程凸显“探究学习”,并非全盘否定“接受学习”,而是旨在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所谓的“探究文化”来取代传统的“应试文化”。2.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这方面的研究者以李丽生、黄汗升、杨军、李霄翔等人为代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新课程改革对具体教学实践的导向作用,如对听说课、写作课等的具体指导功能以及新旧课程的对比和反思,现代课程研究及其方法论,从文化的变迁看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转变,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及其评价,中外英语课程改革及比较研究、英语专业课程改革、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等。李霄翔结合国内外有关教学理论和我国的外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小学、中学、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管理方略,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可行性研究工具。3.英语课程改革的语言观研究语言观就是人们对整个语言体系的基本看法。近年来,对语言观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国内研究“语言观”相关问题的主要学者有任绍曾、管新平、卢植、彭宣维等。从文献来看,目前有五种主要语言观:(1)符号观。持这种观点的人把研究重点定位在语言的结构,即语言编码的规则上。由此产生了应试教学模式;(2)心理观。心理观也叫工具观,关注的是语言编码与解码的心理过程,把语言自动化视作外语学习的目标。由此产生了视听法、听说法;(3)社会观。把语言看成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规约,认为语言研究应该把语言与语言使用者及使用环境结合起来,把语言与外部环境及语言使用者的状态联系起来,注重社会性和交际性。受此影响产生了功能法、交际法;(4)整体观。“整体语言教学”的整体含义客观地反映了教育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建立了总体统筹、多元综合、全面平衡、高度和谐的新格局;(5)模因观。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一些学者以语言模因观为基础对外语教学的本质进行了理论阐释。4.教材编写与教材评价研究近年来,国外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已引起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但主要是引入以Tomlinson、Sheldon、McDonough和Shaw、Breen和Candlin等为代表的国外专家学者的英语教材评估体系观点,研究不深入,主要停留在理论上,较少研究工具设计。目前,国内外对教材评价的研究侧重用目标来衡量和评价教材质量,但各个目标缺乏量化,给评估的具体操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量化的评价体系。何安平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制订的英语教材评价表是目前国内最早的量表。二英语教学论研究1.对英语教学法的研究结构与功能的论战以和局淡出之后,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转向了模式、任务、活动等中观或微观层面。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如任务法、项目法、交际法、案例法、大脑风暴法、小组学习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成为教学法研究者的热点。国内研究英语教学法的主要学者有束定芳、余渭深、刘淑殷、毛明勇等。2.对英语教学实践的研究(1)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国外目前有七种重要的外语教学模式:Krashen模式、Bialystok模式、Stern模式、Allen-Howard模式、坎特林Candlin模式、Hubbard模式、Titone模式等。对国内英语教学影响较大的教学流派主要有五种:语法翻译法、认知法、听说法、交际法和结构·功能法。众多研究者认为,目前国内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体现了两个不可或缺的关联因素:一是教学内容突出激发学习者热情的实用性;二是创造适合语言学习特征,让学生和教师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互动课堂环境。研究主题为:对分层次基础之上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输入-输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CRI英语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大学英语EP教学模式等。(2)英语教学策略研究。研究英语教学策略的学者主要有王策三、鲁子问、王笃勤、夏纪梅、冯芃芃、李力、文旭等。研究内容集中在英语教学的基本策略理论、教学与教学策略的关系以及对教学策略的概念的分析与澄清、听说读写等不同技能教学的教学策略实证研究方面。梁爱民等提出了基于信息互动原理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该教学策略包括信息差策略、信息转换策略、个人关联策略、降低情感过滤策略和多维互动策略等,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科学的理念。鲁子问介绍了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相同与差异,提出了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与整合的方法,介绍了英语教学方法的实践操作方法,分析了英语教学过程的策略,并从英语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的策略及实践操作方法两方面对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行动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指导。(3)有效教学。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还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基础。崔允漷、孔企平、高慎英和刘良华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的实施策略;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有效教学的实践经验,如“八字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等。当前有效教学实验研究强调“设计意识”和“反思意识”,强调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它需要在“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二是建构主义(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三是多元智能(即“加德纳的理论”)。国内外学者的具体研究表明:两者都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进行整体把握,理论普遍性强,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国内学者现在较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具体的实践中,国内研究未能形成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因此,积极探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有效教学的新策略,包括“分层策略”、“训练策略”、“评价策略”等可能是未来进行有效教学研究的突破口。(4)双语教学。国内双语教学研究自2004年以来始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吴平认为,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能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技能。双语教学有其自身规律性,是能使学生用外语的思维构建起学科性的知识体系和用外语进行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应该看到,目前国内对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相对薄弱。双语教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实施模式、国际比较、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等。双语教学可以有不同的模式、沉浸型教学模式、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英语浸润模式、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模式等。(5)专门用途英语(ESP)。通过对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现阶段国内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ESP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不足。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许多研究都指出了ESP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上存在的问题,但没有深入研究对策,或只是粗略地提出一些思路。要真正解决ES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教学质量,必须做细致研究,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二是实证性研究的不足。采用实证性的方法对ESP进行研究将会更加客观,取得的结果也更有说服力。但目前大量的文章还停留在从理论的角度探讨ESP教学,缺乏实证性研究。国内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与教学方法的关系;ESP的课程设计、教师的作用、国内ESP课程设计现状(理据、方法和原则);ESP教材与其他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多层次教学模式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探索等几个方面。3.英语教学评价与测试研究教学评价已成为英语教改的瓶颈,CET-4和期中、期末考试等本质上属于终结性评价,不能对教学过程做出评价,在某种程度上,由于这种评价模式重知识轻能力;评价方式单一;对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不够重视;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轻视激励功能;评价结果缺少反馈等原因,已不适合新的教学环境。国内研究英语测试与评价的学者主要有文秋芳、崔允漷、韩宝成、鲁子问、禹明、尹世寅、彭金定等。研究话题集中在对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非测试性评价、动态测验的理论在外语测试中的应用,建立科学系统的测试性与非测试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口语教学与口语测试形成性评价研究等层面。综合研究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国内英语语言测试有以下六种趋势:(1)从只看单一的语言能力到注意测试全面的能力;(2)从只测量假设的、不自然的语言项目到注意自然的、真实的语言运用;(3)从测试以设计者为中心到注意研究测试方法及被试特征对测试行为的影响;(4)从只看答卷结果到注意研究被试的答题过程;(5)开始纠正主观题阅卷中的固有毛病,结合最新电子技术开发智能型电子评分及测试系统;(6)随着结构主义测试体系的兴起,口语测试研究越来越多。4.教学手段的多样化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倡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
本文标题:国内英语教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述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3382 .html